![]() 如果我們問小朋友一個問題: 什么動物長得像人類,又特別聰明呢? 小朋友基本上會給出相對正確的答案: 猴子!猩猩!狒狒! 不過,如果你問孩子,“最”貼近人類的,當屬哪一位呢? 小朋友可能就回答不上來了。 大人也是一樣,絕大部分家庭里也沒有專業動物學家呀…… 不過,聊天止步于此,稍微有點兒可惜呢! 為啥我這么篤定呢?答案就是:其實編輯和大家是一樣的。面對娃發出十萬個為什么攻擊的時候,其實我們也經常答不上來。 但是,我們可以把“別人的知識”變成“我們自己的”! 今天就教你如何手把手面對娃的“靈魂拷問”, 從“血脈壓制”變成“知識壓制”! 比如,先帶著娃讀完《鋒繪》雜志的科普故事,再看完國家動物博物館孫路陽專家帶來的動物小知識,你就能輕松駕馭,引導話題,不僅給孩子解釋得清清楚楚,還能讓孩子繼續拓展對動物和自然科學的興趣,而且…… 你在娃眼中的形象更值得欽佩了! 想想就開心——育兒的路上,跟《鋒繪》編輯部一起學會“投機取巧”一下,也很不錯嘛! 編輯星系 ![]() 在2023年3月上刊中,小怪獸烏拉拉和小朋友們一起去了非洲,見到了聰明的類人猿黑猩猩,還認識了專門研究黑猩猩的科學家珍珍阿姨。 ![]() ![]() 在珍珍阿姨的帶領下,小怪獸烏拉拉了解到了黑猩猩的有趣行為,讓大家大開眼界。 其實黑猩猩和去年的云南之行中遇到的北白頰長臂猿同屬“四大類人猿”,但長臂猿科與人科是并列在人猿總科之下的。 從親緣關系上來看,雖然長臂猿與人類的基因組相似度高達96%,但根據基因組計劃研究的結果表明,與人類最“親近”的仍然是黑猩猩,而黑猩猩與人類基因組的相似度更是高達了98.8%。 看來小怪獸烏拉拉和小朋友們在非洲結識的黑猩猩大牙、禿頭、美美、又又都這么聰明,都是有跡可循的啊! 文|孫路陽 編輯|星系 其實,我們人類和猿、猩猩們是同一個“家族”的! 咱先來預習一下: 孫路陽制圖 還記得去年12月刊的“北白頰長臂猿一家”嗎? 沒錯,其實咱和他們是一大家子…… 在很早以前的傳統分類中,猩猩科并不屬于人科,二者是并列的狀態。 但現如今,猩猩屬、大猩猩屬、黑猩猩屬、人屬都已歸入人科,再加上長臂猿科,共同構成“人猿總科”這個大班級。 它們均憑借較大的體重和體型,以及增大的腦容量和無尾的特征區別于其它的靈長類動物。 與此同時,它們被人們親切地稱為“類人猿”。 黑猩猩屬:地球上最接近人類的動物 在小怪獸烏拉拉和魏來老師、小伙伴們的求知旅程中,我們一起看到了黑猩猩的“聰明”表現: ![]() ![]() ![]() ![]() ![]() ①會使用工具 ②有社交行為 ③出現自我意識 ④會使用簡單手語 ⑤能表達情感 ![]() 動物園里的猩猩在飼養員的輔助下手握畫筆畫畫 攝影:孫路陽 不過,你可別以為黑猩猩屬就只有黑猩猩一個物種,還有倭黑猩猩呢! 倭黑猩猩 圖據谷歌圖片知識共享 黑猩猩和倭黑猩猩在近300萬年前和人類祖先走向不同的進化方向,那時的它們還沒分化為2個物種。 直到約200萬年前,黑猩猩和倭黑猩猩才分道揚鑣成為非洲內陸上的兩個種群,并進化出了不同的社會行為。 黑猩猩分布在非洲中部和西部,但倭黑猩猩的分布地較為狹窄,他們僅分布于剛果共和國,可以說是實打實的“剛果籍”大型類人猿。 更狹窄的分布地使人們對倭黑猩猩的了解并不多,其實倭黑猩猩和人類的基因組相似度也高達近98.7%。 這時,小朋友要發問了: 都是“黑毛猩猩”,倭黑猩猩和黑猩猩有啥不同? 別被他問住!鄭重地告訴他: 倭黑猩猩,是以雌性為主的社會模式,黑猩猩則相反哦! 在黑猩猩社會中,所有成年雄猿的地位都在雌猿之上,而較為親密的社會聯盟也都發生在雄性之間。 而倭黑猩猩的社會以雌性為主,雌性處于等級制度的頂端,尤其最為年長的雌猿往往處于群體的中心地位。 而在以雌猿為中心的倭黑猩猩群里,整個群體更加愛好和平,即使有爭吵也很少會進一步晉升為嚴重的暴力行為。 而在黑猩猩的社會中,暴力、打斗、沖突是經常發生的。 此外,黑猩猩和倭黑猩猩有一個格外顯著的外貌特征,那就是倭黑猩猩留了一頭精致的中分發型,這和黑猩猩濃密凌亂的秀發顯得格外不同。此外,倭黑猩猩比黑猩猩提醒更纖細苗條。看上去有點兒弱不禁風的樣子。 大猩猩——體形最大的靈長類動物 大猩猩和其它類人猿放在一起還是很好區分的,它有著魁梧的體格,堅實強壯的肌肉,看上去就是一副極其不好惹的樣子。 看過那部著名的奧斯卡金像獎獲獎電影《金剛》的娃鐵定會感慨,這只大猩猩怎么這么厲害! 《金剛》劇照 這時候,又到咱發揮優勢的地方了!繼續告訴娃: 這是山地大猩猩!金剛的原型! 沒錯,雖然咱不是動物學家,資深研究者,但是咱知道,而且這小知識點拿捏得十分準確。 大猩猩與黑猩猩、倭黑猩猩共同生活在非洲,它們是靈長類中體型最大的,而大猩猩屬下分為三種:西部大猩猩、東部大猩猩、山地大猩猩。 成年的雄性大猩猩背毛會變為銀白色,因此也被稱為“銀背大猩猩”。 大猩猩 圖據谷歌圖片知識共享 大猩猩是群居動物,在一個大猩猩群體中,銀背大猩猩多充當首群體中的首領。 當人們面對一只站立達1.75米、體重可達500斤的雄性大猩猩時,你很難想象,這個物種幾乎全部吃素,它們的食物主要以野果、樹葉為食。 大猩猩是長期被人類誤解的大型靈長類。人們因其彪悍的體格認為它們是兇猛的野獸,但相較于狂暴易怒的黑猩猩而言,大猩猩實屬溫柔恬靜這一派系了。 猩猩(紅毛猩猩)——過目不忘的大臉盤子 猩猩,也叫紅毛猩猩。它們分布于東南亞的熱帶雨林中。在猩猩屬下有3個物種,即:蘇門答臘猩猩、婆羅洲猩猩和達班奴里猩猩。 不同于黑色毛發的黑猩猩和大猩猩們,猩猩都是橙紅色的毛發,可謂是人科家族中的“紅毛美人”。 猩猩最為獨特的行為便是樹棲且獨居,它們每天會在高高的大樹上用樹枝等植物筑巢用來晚上睡覺,平時幾乎很少下到地面上來,是嚴格的樹棲動物。 有趣的是,成年雄猩猩具有極其寬大的肉質臉盤,這樣的獨特樣貌簡直讓人過目不忘。 婆羅洲猩猩 攝影:孫路陽 實際上,夸張的大臉盤子是獨特的第二性征,也就是說成年雄性的臉盤越大越能吸引到異性的青睞。 猩猩的手掌和人類很像 攝影:孫路陽 讓我們繼續回到小怪獸烏拉拉的旅程中。 和四只黑猩猩結下深厚的友誼后,小怪獸烏拉拉和舍不得幼崽又又,甚至冒出了想把又又帶走住一陣,再送回來的想法。 不過,科學家珍珍阿姨是這樣解釋的: “黑猩猩是野生動物,它們雖然聰明,但畢竟和人類不同。大自然才是最適合它們的家園。” 雜志前的孩子們也一定有這樣的想法,就像我們平時去動物園,看到可愛的幼崽,孩子們也會嚷著“讓它來我們家做客吧!” 圖據谷歌圖片知識共享 這是因為他們年紀還比較小,不太懂得野生動物有自己獨特的生活環境,無法融入人類社會。 但這時候,咱當爸媽的,必須有兩把刷子,咱不能說“哎呀!不行!”就完了,咱們要告訴娃—— 黑猩猩在自然環境下是不會變成人類的,因為人類和黑猩猩從一開始在分化的道路上就走向了不同的岔路口。 500多萬年前,黑猩猩和人類還有著共同的祖先,之后,隨著東非大裂谷的出現,非洲的氣候和環境產生了極大的變化,一些古猿被迫去往陸地開始新的生活,而這當中就有人類的祖先,而黑猩猩的祖先選擇繼續在原地適應環境變化來謀求生存。 就像一對雙胞胎姐妹,姐姐選擇留在家鄉打拼,而妹妹選擇離家出走,去向詩和遠方的田野尋找新生活。 從此姐妹一別,彼此在各自人生道路上歷經歲月、奮斗造就了截然不同的兩種人生。 我們常說人生永遠沒有回頭,就像一輛列車自出站之后只能一路向前,這就如同像黑猩猩和人類的祖先一樣,自百萬年前的那次分道揚鑣,完后余生都在各自的進化道路上越走越遠。 (哎呀,怎么突然傷感了起來……) 一場紙上游歷下來,孩子們意猶未盡的時候,咱們就幫他們來個“知識點升級”,不妨再問問他們: 故事中的珍珍阿姨,你覺得是虛擬的,還是真人呢? 你知道世界黑猩猩日是哪天嗎? 當他們眼中放光的時候,咱故作謙虛地娓娓道來: 珍珍阿姨的原型就是黑猩猩研究方面的先驅人物:珍·古道爾博士。 珍·古道爾 圖據谷歌圖片知識共享 她于1960年深入非洲開始了對黑猩猩的研究,在長達50年的研究中,總結出了大量關于黑猩猩的珍貴資料和研究數據,為日后人類研究靈長類動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珍·古道爾在大型靈長類研究領域是劃時代的人物代表,她身上所展現出來的對于野生動物和大自然的熱愛是值得所有人去關注和了解的,因為那是一個關于熱愛、勇敢與執著的長篇故事。 現如今,人科下的除人類以外的所有大型類人猿都處于瀕危或極度瀕危的境況,為呼吁人們對大型類人猿的保護,后來將每年的7月14日定為世界黑猩猩日。 但孩子會問,為什么選這一天呢? 我們不妨鄭重地告訴孩子: 就在1960年7月14日那天,珍·古道爾首次踏入現在的岡比溪國家公園,開始了研究野生黑猩猩的旅程。 ![]() 小怪獸烏拉拉尤其要鼓勵每一個小朋友積極走進大自然, 在那里,你能感受到生命帶給你的奇妙體驗,你會為其著迷,也會愛護并守護它。 或許,你會成為下一個珍.古道爾博士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