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末年,戰火連綿,為躲避兵亂,年僅七歲的沐英跟隨母親離開家門,在逃難途中,母親不幸去世。 定遠孤兒沐英流浪到濠州,被朱元璋收養。朱元璋當時剛參加起義軍不久,職位可能是郭子興身邊的九夫長, 掌管九名親兵。 馬皇后當時與朱元璋新婚燕爾,尚未生下子嗣,夫妻二人收沐英為義子,養在身邊,視若己出,不僅教他讀書識字,還教他騎馬射箭、行軍打仗。 一年后,朱元璋帶兵攻占滁州,打出自己的一片天地,開始派人尋親,不久大嫂王氏帶著兒子驢兒,姐夫李貞帶著兒子保兒前來投奔。 朱元璋把侄子、外甥全都收為什么養子,為他們改名為朱文正、朱文忠。 收養義子是當時的流行做法,朱元璋陸陸續續收了二十多個義子,比如朱文遜、朱文剛。沐英當時跟朱元璋姓朱,名為朱文英。 后來,朱元璋讓養子恢復原來的姓氏,如朱文忠恢復李姓為李文忠。 根據明代李紹文《皇明世說新語》的記載,朱元璋問沐英原來姓什么?沐英哭著說:我是您的孩子,深沐您的養育之恩。朱元璋接連問了幾次,沐英都是同樣的回答。 父母去世時,沐英年齡太小,或許忘記了原本的姓氏。 沒弄清沐英本來的姓氏,也不能再讓他隨自己姓朱,朱元璋于是賜姓沐,從此朱文英改名為沐英,字文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