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原計劃一個半月完成的戰役,粟裕半個月解決,陳毅高度評價

     夢想童年594 2023-03-18 發布于江西

    1949年4月20日夜,江蘇泰州白馬廟,第三野戰軍司令部里燈火通明,熱鬧非常。

    這一天注定是載入史冊的一天,因為這一天,我軍歷史上規模空前的戰役——渡江戰役發起,百萬大軍從一千多公里的戰線上千帆競渡,直沖敵陣。古從遠古走來的滔滔長江,又一次記下了這個中華民族歷史上由分裂走向統一的輝煌時刻。

    按照戰役部署,第三野戰軍與第二野戰軍組成三個突擊集團,從東起江陰、中間經蕪湖、西至湖口的1600華里寬的戰線上,采取中央突破的戰法,向對岸的45萬國軍發動全面進攻。第三野戰軍將承擔中路和東路的突擊任務,由中突擊集團先動。

    文章圖片1

    這一天夜里,中突擊集團第7、第9兵團30萬大軍在三野第一副政委譚震林指揮下,乘風破浪、勢如破竹。最快的部隊僅用15分鐘就沖上對岸,當時針劃過24日零時的時候,在長江南岸東西長120公里、縱深20公里的區域內,我軍登陸部隊超過了20個團!

    “我們已經踏上江南的土地。”

    凌晨,27軍軍長聶鳳智發出了渡江戰役開始后的第一封電報,也是第一封捷報!

    首戰告捷,司令部里一片歡騰。但是粟裕卻沒有高興的時間,此時此刻,腰挎手槍的粟裕正拿著指北針,一個人在屋子里盯著地圖聚精會神地看著,似乎根本不清楚有捷報傳來。

    眾所周知,手槍、指北針、地圖是粟裕大將一生最為鐘愛的三樣東西,戰爭年代更是須臾不離。三樣東西仿佛正如他的特點:膽識過人、忠誠擔當、深謀遠慮。晚年毛主席身臥病榻之際,對這位在井岡山時期就跟著自己出生入死、忠誠不二的大將依然念念不忘:

    “將來打仗,我還要用粟裕。”

    此時盯著地圖出神的粟裕,正在謀劃著一場足以載入傳奇史冊的行動!

    文章圖片2

    根據戰役計劃,三野第8、第10兵團35萬大軍組成東突擊集團,由粟裕親自指揮,于4月21日19時發起進攻,從揚中至江陰段渡江。

    這一地段與南京近在咫尺,所以是國民黨軍重兵布防的地段。從湖口至江陰,國民黨淞滬警備司令湯恩伯一共部署了14個軍,單是在東突擊集團的正面就擺了7個軍,還有4個軍放在蘇州、丹陽、上海,隨時可以通過京滬鐵路增援。

    不僅如此,湯恩伯還把海軍江防第二艦隊25艘艦艇擺在南京江面,東面的江陰要塞上,100多門大口徑火炮也足以封鎖這一地段。

    但是,粟裕對突破長江早就滿懷必勝的信心。

    因為國民黨海軍江防第二艦隊和江陰要塞部隊已經做好起義準備,只等我渡江大軍炮聲一響,立即舉旗。尚未開戰,對手的艦炮和大炮就已經調轉炮口,勝利還有什么懸念?

    按照渡江戰役總前委制定的《京滬杭戰役實施綱要》的要求,東突擊集團過江后,馬上切斷京滬鐵路,與東進的中突擊集團、第二野戰軍主力東西對進,一舉合圍集結于滬寧杭地帶的幾十萬敵軍。

    簡而言之,渡江戰役的主要任務和之前我軍的作戰原則一樣,就是殲滅敵軍的有生力量!

    但是,當中突擊集團的捷報送來時,一向深謀遠慮粟裕突然察覺到一個看似不起眼的問題,敵軍為何如此不堪一擊?

    要知道,千里江防是敵人“自鳴得意”之作,而且蕪湖段自古以來就是守衛南京的最后一道屏障。歷史上,元滅南宋之戰,元軍襄樊出動,在蕪湖大敗13萬宋軍,與從江淮南下的部隊一道,攻取南京、杭州,滅亡南宋。近代湘軍進攻太平天國國都天京,也是沿襲這一路線。

    湘軍創始人曾國藩是蔣介石一輩子崇拜的偶像,不可能不清楚這段歷史,而長江防線又是夢想“劃江而治、卷土重來”的老蔣一手策劃交給湯恩伯執行的。

    但敵軍的迅速潰退已經是事實。粟裕沒有時間再去追查子丑寅卯,他此時想的是自己對面的敵軍會不會也會一觸即潰。

    那樣一來,兩股敗退的敵軍勢必向上海、杭州亦或是華南腹地逃竄,屆時我軍勢必要長驅萬里追殲,亦或是攻打碉堡環繞大城市。

    無論哪種局面,都與《京滬杭戰役實施綱要》以及黨中央的指示精神背道而馳。

    早在1949年2月8日,毛主席給渡江戰役總前委的電報中提出了“把軍隊變工作隊”的重要指示。要求:

    “軍隊不但是一個戰斗隊,而且主要地是一個工作隊,軍隊干部應當全體學會接收城市和管理城市。過去軍隊干部和戰士們所不熟悉的一切城市問題,今后均應全部負擔在自己身上。”

    “接收城市”和“管理城市”的前提,首先就是要保護城市。一座城市如果被戰火夷為平地,也就談不上接收和管理了。

    在過去20年的革命戰爭中,由于敵強我弱的原因,我軍長于運動戰,很少有在一座城市扎根的情況。

    解放戰爭中后期,攻堅戰成為消滅敵人的重要手段,但是由于敵軍兵力強大,據城死守。往往一仗下來,城市會遭到很大程度的摧殘。

    文章圖片3

    如今敵軍主力雖說被大部消滅,但是南方地區仍然有近200萬部隊,并且南方城市特別是滬寧杭地區一直是全國最為繁華的地帶,又是反動派經營時間最長的地區,一旦敵軍據城死守,勢必會對這一地區帶來嚴重破壞,影響大局。

    因此,為了避免悲劇的發生,最好的辦法就是運用我軍最擅長的運動戰,將敵軍消滅在城外。

    《京滬杭戰役實施綱要》正是立足于“軍隊干部應當學會接收城市和管理城市”的原則來制定的。

    渡江戰役總前委委員、第三野戰軍司令員兼政委陳毅回憶說:

    “我們原先認為渡過長江需要經過三四天甚至于一個星期的惡戰,或者渡過去了站不住腳被打回來;或者只能占領灘頭陣地逐步發展,不能像秋風落葉一樣橫掃千里。原先準備在無錫、南京要打一下,一個半月打下南京。”

    由此可見,在戰役發起之前,指揮百萬大軍的鄧政委、陳毅、劉伯承、粟裕、譚震林這5位渡江戰役總前委委員甚至是毛主席,都對這場歷史上規模空前的戰役抱有“打硬仗、打惡仗”的態度,絲毫沒有任何輕敵的念頭,依然保持著最艱難的時候練就出的那種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優良作風。

    文章圖片4

    也正因為統帥們頭腦清醒、決策果斷,百萬大軍才能勢如破竹、所向披靡,創下了一個千古奇跡。正如陳毅所說:

    “這是歷史上一個空前偉大創造,完全出乎我們意料之外。”

    而這個歷史上空前偉大創造的起點,正是始于1949年4月20日晚拿著指北針看地圖的粟裕。

    但是粟裕卻沒有什么創造歷史奇跡、揚名立萬的虛榮心和功利心,有的只是優秀將領追求勝利的使命擔當,有的只是一位革命軍人對黨和人民事業的赤膽忠心!

    就在這個時候,膽大心細、深謀遠慮的粟裕謀劃出了一個大膽方案!

    從地圖上看,中路敵軍和東路敵軍如果撤退,上海、杭州方向的可能性最大。而如果向這兩個地方退卻,必經之路不外乎京滬鐵路和京杭公路。我軍如果要圍殲南逃的敵軍,就必須修正戰役計劃,渡江后一刻也不停地向縱深穿插!

    從事后來看,這的確是我軍殲滅敵軍有生力量、使江南大地最大限度地免遭戰火蹂躪的唯一戰機,稍縱即逝。

    文章圖片5

    然而改變百萬大軍的作戰計劃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百萬大軍猛然加速、作戰地幅驟然擴大,后勤補給如何保障?突然這么一個大尺度動作,勢必會造成部隊混亂,上級能否同意?這畢竟是兵家所忌。

    果不其然,東突擊集團的渡江行動還沒開始,主持全局工作的鄧小平和陳毅就發來了電報:

    “三野第7、第9兩兵團于25日以前殲滅沿江當面之敵,從26日開始實施第二步作戰。要求各部隊在戰術上仍應穩扎穩打,有組織有準備進行戰斗,防止輕敵亂碰。”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是古訓,渡江戰役計劃制定之前,粟裕也早就想到了這一點。

    渡江戰役原定時間是4月15日,后來因為有北平和談,毛主席要求推遲半個月或一個月,并且詢問推遲渡江時間會對戰役造成哪些不利因素。

    粟裕馬上回電:

    “4月下旬為黃梅雨季,現已到桃花汛,江水日漲,將發生以下困難:

    1、現有船只三分之二為內河船只,爾后江中行駛困難,因此以現有船只渡江,每次過江人數勢必減少三分之二,爾后江中行駛困難,因此以現有船只渡江,每次渡江人數勢必減少三分之二;

    2、雨季稻田放水,部隊展開不易,江面寬闊浪大,江陰下游無法渡江,甚至10兵團方面只能作為鉗制佯動方向。

    3、糧草困難,尤以燒草。”

    渡江戰役不僅我軍投入兵力空前,動用各種保障力量也是空前的。為了不使敵軍破壞渡江船只,我軍采取了一個叫“掘渠翻壩”的辦法來隱藏船只。單是這一項工程所動用的人力,總前委鄧書記說:

    “為了掘渠翻壩,曾使用了2100個人工。”

    顯然,這2100個人工不單指我軍百萬官兵,更有同等數量下的老百姓。“掘渠翻壩”成為我軍成功渡江的重要因素,敵軍根本無法對我軍渡船造成任何傷害,也為我軍出奇制勝提供了保障。以至于中突擊集團的船隊在距離對岸僅有兩三百米的時候才被發現。

    人多了消耗的糧食也就多。上文中說到陳毅談到的“或者渡過去了站不住腳被打回來,或者只能占領灘頭陣地逐步發展”絕不會是遭到國民黨軍多么強烈的抵抗,顧慮仍在于巨大的后勤壓力。

    毛主席要求推遲戰役時間的時候,鄧、陳也談道:

    “現我百萬大軍擁擠江邊,糧食、柴草均極困難,如果過久推遲,則必須將部隊后撤就糧、就柴草。”

    這也就是為什么當我軍逼近上海時,總前委的領導們和毛主席一致要求部隊暫停前進的一個重要因素。

    如果換成一般的干部,既有工作計劃又有上級明確指示,按部就班地執行就可以了。更何況在敵情并未完全明朗的情況下,擅自行動再釀成大錯,得不償失。

    但粟裕就是粟裕,只要戰機來臨,縱有千般困難,也要緊緊把握。縱觀粟裕大將的戎馬生涯,哪一場勝仗不是在困難重重的情況下取得的輝煌戰果?

    粟裕有自信,更相信他麾下這支從紅軍時代起經歷了無數戰火和鮮血錘煉起來的雄師勁旅,和他一樣擁有著對爭取勝利的使命擔當,和他一樣擁有著對革命事業的赤膽忠心!

    所以,之后粟裕在給部隊下達命令時,沒有激情四射的煽動詞句,只有簡單簡簡單單的14個字:快追、快堵、快截、快殲,跑得、打得、餓得。

    文章圖片6

    幾十萬大軍面對的不僅僅是奪路逃竄的敵人,還有脾氣陰晴不定的老天爺。我軍就是要趕在桃花汛來臨之前,在雨季稻田放水之前,把數十萬奪路逃竄、驚魂未定的敵軍全部殲滅,早早還江南大地一個朗朗乾坤!

    看到鄧、陳兩位領導發來的電報,粟裕沒有片刻猶豫,又拿出了他“斗膽直陳”這一獨特的溝通方式。

    在得到三野參謀長張震的同意后,兩人聯名向總前委、中央軍委和第二野戰軍指揮部發去一封電報:

    “我軍全線渡江后,定將造成敵之紊亂。尤以南京上游機動兵力既少又弱,我應乘登陸勝利之威,迅速展開插向敵之縱深,如此不僅使敵無暇調整部署,且將促成敵之更大混亂達成分割包圍。”

    根據粟裕的謀劃,中突擊集團第9、第7兵團應迅速向東挺進,爭取在4月26、27日分別到達靠近江蘇、浙江邊界的郎溪、廣德,與南下的東突擊集團第10兵團東西夾擊向杭州、上海潰逃的敵軍。

    短短一封電報,一個當機立斷、決勝千里的粟裕躍然紙上!

    發完電報后的粟裕立即指揮東突擊集團渡江,由于有江陰要塞炮兵的接應,我軍的進展十分迅速。從4月21日晚7時開始行動,僅僅24小時,35萬大軍除了擔負牽制任務的第34、第35軍進攻儀征、浦口牽制南京守敵外,其余部隊全部登岸,占領揚中、鎮江、江陰,先頭部隊甚至沖上了京滬鐵路鎮江至無錫段。

    與此同時,西突擊集團第二野戰軍3個兵團35萬人在劉伯承司令員、李達參謀長指揮下從湖口至安慶間渡江成功,奮力向南推進。

    就在東、西兩路大軍渡江的同時,粟裕之前的預言應驗了:湯恩伯于22日下午下達了全線撤退的命令。

    事實上,早在湯恩伯下令之前,千里江防上的幾十萬國軍就如洪水決堤般潰退了。1600華里戰線上,蔣軍11個軍除了東線有3個軍象征性的“反擊”了一下之外,其余各軍一碰見我軍馬上掉頭逃竄。

    文章圖片7

    幾乎是在湯恩伯下達撤退命令的同一時刻,總前委下達了“我7、9兵團向東挺進,不為沿江敵據點所抑留”和“7、9兩兵團歸粟裕指揮”的命令。早有準備的粟裕則當機立斷,向第7、第9兵團及東突擊集團各軍下達了向郎溪、廣德方向急行軍的命令,并將這一部署上報總前委和中央軍委:

    “此間各部已照上述部署進行,請7、9兵團即遵此電執行,并報請總前委追認批準。”

    這樣的措辭,如果是一般的領導人,多半會認為這是越權行事而產生不必要的桎梏。

    但作為百萬大軍實際指揮者的鄧政委和陳毅,非但不會為此有不悅,反而感到高興。

    在敵情變幻莫測的關鍵時刻,前后方在幾乎沒有任何溝通的情況下居然能夠不謀而合,除了思想高度統一外沒有任何原因可以解釋。對于任何一個團隊來講,這都不失為一個天大的幸事!

    于是,陳、鄧很快回電:

    “同意你們的部署,望7、9兵團迅速東進打通東西聯系。”

    如果要評價渡江戰役敵我雙方的勝敗得失,單就指揮層協調溝通就足以說明問題。與我軍指揮層高度默契、深度融合的情況相比,蔣軍的指揮層則是支離破碎、雜亂無章。

    蔣軍的長江防線和我軍渡江戰役的準備幾乎是同步進行的。渡江戰役總前委的前身是淮海戰役總前委,1949年1月初,淮海戰役第三階段還在進行時,毛主席就指示劉、陳、鄧、粟、譚5人就渡江作戰研究方案。

    1月21日,經歷了150萬大軍全軍覆沒、半壁河山“淪喪”全過程的國民政府總統蔣介石,在政客們的一片指責聲中宣布“下野”。但是折騰了大半輩子、屢敗屢戰的蔣介石并不甘心認輸,“下野”后第4天,就召集何應欽、湯恩伯、顧祝同在他的住地溪口,商討構筑長江防線。

    嚴格來講,蔣軍長江防線是從宜昌至上海,長度接近3600華里,總兵力有80—90萬人。淞滬警備總司令湯恩伯指揮45萬人連同絕大多數海軍、空軍、裝甲兵、炮兵防御從湖口至上海1600里地段,湖口至宜昌2000里地段由華中軍政長官白崇禧指揮40余萬人防守。

    從部署上看,蔣軍兵不可謂不多,將不可謂不精。綽號“小諸葛”的桂系軍閥二號人物白崇禧自不必說,代總統李宗仁的親密戰友,憑借數十萬廣西子弟與蔣介石分庭抗禮20多年不落下風,最后甚至臨門一腳,將李宗仁推上總統寶座。

    文章圖片8

    如此做派,豈能被睚眥必報的蔣介石所容?

    湯恩伯,相當的的抗日名將,就連日軍名將岡村寧次也對其刮目相看。更重要的是對蔣介石耳提面命,甚至不惜出賣對自己有養育之情、提攜之恩的叔父陳儀。

    能打仗又聽使喚的將軍,蔣介石沒有理由不以大事相托。
    從蔣軍的部署來看,湯恩伯和白崇禧手中的兵力雖然旗鼓相當,但實際卻是相去甚遠。且不說白崇禧擔負的防線比湯恩伯多一半,但是他手里的兵力也有近一半屬于蔣介石嫡系部隊,比如川湘鄂綏靖公署主任宋希濂指揮的第14、第20兵團。

    早在淮海戰役時,蔣介石就有心調這支人馬前來解困,但由于白崇禧作梗未能成行。

    文章圖片9

    耿耿于懷的蔣介石在北平和談期間專門找到宋希濂,向他下了一道密令:

    “今后西南地區極其重要,你指揮的部隊,可轉移到鄂西山地去,以鞏固川東門戶。”

    老蔣一招“釜底抽薪”,抽去了白崇禧一半人馬。單靠白崇禧那25萬沒有海空軍掩護的桂軍守2000里江防,即便是真諸葛亮在世,也只能望江興嘆。

    再看湯恩伯的防區,自西至東,由輕到重。最從湖口至蕪湖只有6個軍,而且多半是雜牌軍或被殲滅后重建的部隊,和擁有11個軍呈縱深配置、海空軍主力配合的南京至上海段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拿最西段從湖口至銅陵的800華里地段來講,蔣軍部隊是從淮海戰役中僥幸逃脫的第8兵團,雖然有3個軍的兵力,實際上不過5萬人左右。兵團司令劉汝明,原是西北軍馮玉祥舊部,赫赫有名的“逃跑將軍”。西突擊集團渡江后,劉汝明帶著嫡系第55軍向浙江方向逃竄,我軍居然沒有追上。

    千里江防,如此薄弱,就連湯恩伯也感嘆:

    “從湖口到上海790公里,光靠18個軍防守是不夠的。”

    兩個防區的結合部,竟然如此薄弱,距離白崇禧所在的武漢僅400多里,蔣介石如此布置,是否可以理解為他有意想讓渡江的二野大軍掉頭向西與桂軍打個昏天黑地,借刀殺人?要知道,蔣介石部署長江防線都是秘密進行的,不要說遠在武漢的白崇禧不清楚,就連在南京城里當代總統的李宗仁也一無所知。

    不僅如此,蔣介石還另有企圖。

    投機商出身的蔣介石秉承了投機者的一切特點:精打細算、小聰明大糊涂。

    想“借刀殺人”的蔣介石萬萬沒有想到,我軍的三把軍刀,剛出鞘便齊齊揮向了湯恩伯集團頭部、背部、腰部,刀刀致命。

    單靠45萬部隊能守住千里江防,恐怕連自己也不相信。試想,徐蚌會戰中的80萬精兵尚且守不住江淮這個彈丸之地,如今45萬烏合之眾就能守住偌大的長江?

    文章圖片10

    所以,不是蔣介石不曉得元滅南宋之戰和湘軍攻南京之戰,而是他實在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一斤面無論如何攤不出十斤的大餅,而且攤得越大,餅就越薄。

    “以長江防線為外圍,以滬杭三角地帶為重點,以淞滬為核心,采取持久防御方針,最后堅守淞滬,與寶島遙相呼應。”

    這是蔣介石給湯恩伯的又一道密令,更是構筑長江防線的真實意圖。

    熟悉歷史的朋友應該很清楚,從清末到民國,寧滬杭地區始終是帝國主義在華最大的勢力范圍,也是國內大資產階級財富聚集的地方,更是蔣家王朝的“龍興”之地。

    1937年淞滬會戰,蔣介石不遺余力調集重兵到淞滬地區與日軍作戰,目的就是讓無情的戰火將帝國主義拖下水。當主力部隊與日軍血戰的時候,一艘艘滿載文物古跡的船只和一列列滿載生產設備、金銀財寶的列車,緩緩向西開進。

    如今我軍大兵壓境,蔣介石故技重施。

    根據李宗仁的回憶可知:

    湯恩伯運走金銀約有黃金390萬盎司、價值7000萬美元的白銀和7000萬美元的外匯,總價值約5億美元左右。

    不得不說,蔣介石的確精于算計,但也只是算計,談不上謀略,更談不上智慧。

    無論長江南岸的蔣軍如何輾轉騰挪,有一點是清楚的,那就是戰場主動權牢牢掌握在我軍手中。

    第二、第三野戰軍百萬大軍的打擊目標就是盤踞寧滬杭地區的45萬蔣軍,至于武漢方面的桂軍,則是雙管齊下、軟硬兼施。

    毛主席一方面利用北平和談的機會盡量爭取和平解決,一方面又調集四野第12兵團連同地方部隊約20萬人予以牽制。

    “亂而取之”。尚未開戰,對手內部就亂象顯現。我軍一動,對手便亂作一團。如果攻擊再猛烈一些,對手更是方寸大亂。

    粟裕要的就是對手方寸大亂,自己趁亂取之!

    4月23日,當東突擊集團各部隊全部登上南岸之后,幾天幾夜沒合眼的粟裕抖擻著精神隨部隊一道渡江,同時命令部隊繼續按照既定部署快速前進。

    任何事物都有正反兩面。敵軍亂竄奔逃,我軍求戰心切,免不了也會出現組織混亂、部隊疲憊的情況。

    但就是在這場以亂制亂的追殲戰,我軍指揮層再次體現出了令人難以置信的高度默契。

    文章圖片11

    就在粟裕過江的當天,總前委收到劉伯承發來的電報,大意是西突擊集團改變原定作戰方向,不再向西奪取蕪湖、南京等地,而是以全軍南下直插浙贛線,殲滅當面潰逃之敵的同時斬斷湯恩伯與白崇禧的聯系,讓粟裕在東線放手大打。

    陳、鄧二人幾乎是不假思索地同意這一計劃,同時上報軍委。

    這樣一來,原定計劃由三野大軍野戰殲敵、二野大軍攻城略地這一配合作戰的格局編成了的機會變成了兩大野戰軍聯合進行殲敵、攻城的格局,一如幾個月前的淮海戰役。

    “配合”與“聯合”,一字之差,結果卻是天壤之別。

    一個橫掃千軍,一個風卷殘云。一東一西,猶如一把鐵鉗,開合自如,相得益彰。幾十萬蔣軍的命運,就此注定。

    4月25日至29日,三野第9、第10兵團將從蕪湖逃竄的蔣軍第20軍,從南京、鎮江逃竄的蔣軍第4、28、45、66軍和51軍一部全部殲滅于行進途中,殲敵數量多達11.6萬余人。之后,第7兵團一路向東急進,搶在蔣軍破壞之前跨過錢塘江大橋,于5月3日解放杭州。由于毛主席下令暫停進軍上海,從5月3日起,連續奮戰20天、縱橫千余里的三野大軍這才慢慢勒住韁繩。

    西線的第二野戰軍也不甘落后,從4月23日起開始行動,5月6日便控制從義烏至東鄉段的800里浙贛線。之后,二野各兵團繼續追殲南逃的敵軍,直到5月14日為了配合三野發起的上海戰役、做好迎擊帝國主義武裝干涉的準備,奔襲千里、殲敵10萬、解放城鎮86座的二野大軍暫時停住了腳步。

    就在第二野戰軍還在狂飆突進的時候,陳毅在丹陽主持召開三野干部會議,在高度評價了我軍的歷史功績后又滿懷激動地說:

    “原先準備在無錫、南京要打一下,一個半月打下南京,結果三天就實現了計劃,半個月解放蘇南、皖南,進入浙江、贛東北,證明了人民解放軍的強大,敵人的腐朽,軍無斗志,亡魂喪膽,不敢抵抗,繳械投降。”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本高清中文字幕免费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免费视频不卡| 精品九九人人做人人爱|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天堂麻豆宅男 | 67194熟妇在线观看线路| 亚洲人成影院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AV| 一区二区三区鲁丝不卡| 蜜臀AV在线播放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亚洲精品日韩精品| 一二三四在线视频观看社区| 东北寡妇特级毛片免费| 老师在办公室被躁在线观看| 日韩有码中文字幕国产| 尹人香蕉久久99天天拍| 69天堂人成无码免费视频 | 国产精品VA尤物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国产午夜成人无码免费看| 综合偷自拍亚洲乱中文字幕| 青青草原国产AV福利网站| 久久亚洲精品情侣| 免费无码成人AV在线播放不卡| 94人妻少妇偷人精品| 久久人搡人人玩人妻精品首页 | 丰满少妇被猛男猛烈进入久久| 亚洲理论在线A中文字幕| 日本丶国产丶欧美色综合| 小嫩批日出水无码视频免费| AV无码中文字幕不卡一二三区 |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电影蜜月| 国产不卡精品视频男人的天堂| 自拍日韩亚洲一区在线| 午夜宅男在线永久免费观看网| 精品亚洲精品日韩精品| 少妇特殊按摩高潮惨叫无码| 日韩AV无码精品一二三区| 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观看| 色猫咪av在线网址| 天干天干天啪啪夜爽爽AV| 久久亚洲2019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