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公四年(前633年),被廬之蒐,作三軍,每軍各設(shè)一名將、佐,地位從高到低分別為中軍將、中軍佐、上軍將、上軍佐、下軍將、下軍佐,并按照“長(zhǎng)逝次補(bǔ)”原則,輪流執(zhí)政。 中軍將:郤縠 上軍將:狐毛 下軍將:欒枝 中軍佐:郤溱 上軍佐:狐偃 下軍佐:先軫 五年(前632年),郤縠戰(zhàn)死。 中軍將:先軫 上軍將:狐毛 下軍將:欒枝 中軍佐:郤溱 上軍佐:狐偃 下軍佐:胥臣 八年(前629年),清原之蒐,增設(shè)新上軍、新下軍,狐毛、狐偃相繼去世。趙衰代狐偃,下面的位置沒(méi)找到明確資料,推測(cè)應(yīng)為補(bǔ)進(jìn)原則,荀林父加入。 中軍將:先軫 中軍佐:郤溱 上軍將:先且居 上軍佐:狐偃–趙衰 下軍將:欒枝 下軍佐:胥臣 新上軍將:趙衰–箕鄭 新上軍佐:箕鄭–胥嬰 新下軍將:胥嬰–先都 新下軍佐:先都–荀林父? 襄公元年(前627年),先軫脫下頭盔鎧甲,沖進(jìn)狄軍中戰(zhàn)死,郤溱應(yīng)該也已去世。 中軍將:先且居 中軍佐:趙衰 上軍將:欒枝 上軍佐:胥臣 下軍將:箕鄭 下軍佐:胥嬰 新上軍將:先都 新上軍佐:荀林父 新下軍將:屠擊 新下軍佐:先蔑 七年(前621年),夷之蒐,排位最前的四卿在同一年相繼去世,軍隊(duì)大面積調(diào)整,裁撤新上軍、新下軍。括號(hào)里為襄公內(nèi)心原打算的安排,幾天后,狐射姑和趙盾做了職務(wù)調(diào)換。同年,狐射姑逃亡,應(yīng)該是依次補(bǔ)進(jìn),先蔑應(yīng)該是因在秦國(guó)迎接公子雍,職位沒(méi)有變動(dòng)。 中軍將:狐射姑(士榖) 中軍佐:趙盾(梁益耳) 趙盾 狐射姑–先克 上軍將:先克(箕鄭) 上軍佐:箕鄭(先都) 箕鄭 荀林父 下軍將:先蔑 下軍佐:荀林父–先都 靈公三年(前618年),五將亂晉,趙盾重組六卿,家臣臾駢暫替先克未成年的兒子擔(dān)任一個(gè)職位。 中軍將:趙盾 上軍將:郤缺 下軍將:欒盾 中軍佐:荀林父 上軍佐:臾駢 下軍佐:胥甲 十三年(前608年),趙盾懲罰免職遣送胥甲,先榖臾駢交接時(shí)間不詳。 中軍將:趙盾 上軍將:郤缺 下軍將:欒盾 中軍佐:荀林父 上軍佐:先榖 下軍佐:胥克 成公六年(前601年),趙盾死,胥克被排擠廢黜。 中軍將:郤缺 上軍將:先榖 下軍將:欒盾 中軍佐:荀林父 上軍佐:士會(huì) 下軍佐:趙朔 景公三年(前597年),郤缺死,欒盾應(yīng)該是在這之前死去。 中軍將:中行林父 上軍將:士會(huì) 下軍將:趙朔 中軍佐:先榖 上軍佐:郤克 下軍佐:欒書 四年(前596年),先榖叛國(guó)敗亡,次年六卿調(diào)整如下。 中軍將:中行林父 上軍將:郤克 下軍將:荀首 中軍佐:士會(huì) 上軍佐:趙朔 下軍佐:欒書 六年(前594年),中行林父認(rèn)為彌補(bǔ)了邲之戰(zhàn)的過(guò)錯(cuò)后,告老。 中軍將:范會(huì) 上軍將:趙朔 下軍將:中行庚 中軍佐:郤克 上軍佐:荀首 下軍佐:欒書 八年(前592年),范會(huì)擔(dān)憂郤克不能復(fù)仇齊國(guó)為亂,告老。 中軍將:郤克 上軍將:荀首 下軍將:范燮 中軍佐:趙朔 上軍佐:中行庚 下軍佐:欒書 十年(前590年)左右,趙朔死,其子過(guò)于年幼未能入卿。 中軍將:郤克 上軍將:中行庚 下軍將:欒書 中軍佐:智首 上軍佐:范燮 下軍佐:原同 十二年(前588年),以獎(jiǎng)勵(lì)鞌之戰(zhàn)立功將士為名,增設(shè)三軍。 中軍將:郤克 上軍將:中行庚 下軍將:欒書 中軍佐:智首 上軍佐:范燮 下軍佐:原同 新中軍將:韓厥 新上軍將:鞏朔 新下軍將:荀騅 新中軍佐:屏括 新上軍佐:韓穿 新下軍佐:邯鄲旃 十三年(前587年),郤克死。 中軍將:欒書 上軍將:中行庚 下軍將:原同 中軍佐:智首 上軍佐:范燮 下軍佐:郤锜 新中軍將:韓厥 新上軍將:鞏朔 新下軍將:荀騅 新中軍佐:屏括 新上軍佐:韓穿 新下軍佐:邯鄲旃 十七年(前583年),下宮之難,趙氏幾乎滅絕,智首也去世,新三軍被合并為新軍。 中軍將:欒書 中軍佐:中行庚 上軍將:范燮 上軍佐:郤锜 下軍將:韓厥 下軍佐:智罃 新軍將:邯鄲旃 新軍佐:郤至 厲公四年(前577年),中行庚去世,邯鄲旃去世或是被郤氏剝奪卿位。 中軍將:欒書 中軍佐:范燮 上軍將:郤锜 上軍佐:中行偃 下軍將:韓厥 下軍佐:智罃 新軍將:郤犨 新軍佐:郤至 七年(前574年),范燮去世,誅殺三郤,胥童為卿,具體信息不詳。次年,悼公繼位,重組八卿,由于沒(méi)找到原資料,推測(cè)應(yīng)該如下。 中軍將:欒書 中軍佐:中行偃 上軍將:韓厥 上軍佐:智罃 下軍將:范匄 下軍佐:呂相 新軍將:彘魴 新軍佐:令狐頡 悼公元年(前573年),第二次重組八卿,罷免欒書,呂相去世。 中軍將:韓厥 中軍佐:中行偃 上軍將:智罃 上軍佐:范匄 下軍將:欒黡 下軍佐:彘魴 新軍將:令狐頡 新軍佐:趙武 四年(前570年),令狐頡死。 中軍將:韓厥 中軍佐:中行偃 上軍將:智罃 上軍佐:范匄 下軍將:欒黡 下軍佐:彘魴 新軍將:趙武 新軍佐:魏絳 八年(前566年),韓厥告老。 中軍將:智罃 中軍佐:范匄 上軍將:中行偃 上軍佐:韓起 下軍將:欒黡 下軍佐:彘魴 新軍將:趙武 新軍佐:魏絳 十四年(前560年),智罃、彘魴相繼去世,綿上之蒐,裁撤新軍。 中軍將:中行偃 上軍將:趙武 下軍將:欒黡 中軍佐:范匄 上軍佐:韓起 下軍佐:魏絳 平公二年(前556年),欒黡去世。 中軍將:中行偃 上軍將:趙武 下軍將:魏絳 中軍佐:范匄 上軍佐:韓起 下軍佐:欒盈 四年(前554年),中行偃去世。 中軍將:范匄 上軍將:韓起 下軍將:魏絳 中軍佐:趙武 上軍佐:中行吳 下軍佐:欒盈 六年(前552年),魏絳死,欒盈被驅(qū)逐奔亡。 中軍將:范匄 上軍將:韓起 下軍將:魏舒 中軍佐:趙武 上軍佐:中行吳 下軍佐:程鄭 十年(前548年),范匄和程鄭去世。 中軍將:趙武 上軍將:中行吳 下軍將:范鞅 中軍佐:韓起 上軍佐:魏舒 下軍佐:智盈 十七年(前541年),趙武去世。 中軍將:韓起 上軍將:中行吳 下軍將:范鞅 中軍佐:趙成 上軍佐:魏舒 下軍佐:智盈 二十五年(前533年),智盈去世。 中軍將:韓起 上軍將:中行吳 下軍將:范鞅 中軍佐:趙成 上軍佐:魏舒 下軍佐:智躒 頃公元年(前525年),個(gè)人傾向于趙成這個(gè)時(shí)間去世?。 中軍將:韓起 上軍將:魏舒 下軍將:智躒 中軍佐:中行吳 上軍佐:范鞅 下軍佐:趙鞅 七年(前519年),中行吳去世,之后都找不到具體的明確資料,所以以正卿去世推測(cè)為主。 中軍將:韓起 上軍將:范鞅 下軍將:趙鞅 中軍佐:魏舒 上軍佐:智躒 下軍佐:中行寅 十二年(前514年),韓起去世。 中軍將:魏舒 上軍將:智躒 下軍將:中行寅 中軍佐:范鞅 上軍佐:趙鞅 下軍佐:韓須 定公三年(前509年),魏舒去世。 中軍將:范鞅 上軍將:趙鞅 下軍將:韓不信 中軍佐:智躒 上軍佐:中行寅 下軍佐:魏取 十一年(前501年),范鞅去世。 中軍將:智躒 上軍將:中行寅 下軍將:魏侈 中軍佐:趙鞅 上軍佐:韓不信 下軍佐:范吉射 十九年(前493年),智躒去世,因范中行氏叛亂,廢除中軍將佐。 上軍將:趙鞅 上軍佐:韓不信 下軍將:魏侈 下軍佐:智申 三十七年(前475年),趙鞅去世。 上軍將:智瑤 上軍佐:韓庚 下軍將:魏駒 下軍佐:趙無(wú)恤 出公二十二年(前453年),趙氏聯(lián)合韓魏滅亡智氏。 趙氏:趙無(wú)恤 魏氏:魏駒 韓氏:韓虎 |
|
來(lái)自: 夢(mèng)想童年594 > 《春秋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