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富書作者:Lisa;主播:李鑫 來源: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原創 不管你說什么,他總是會第一時間提出否定,你若回應,對方會繼續反駁,直到把你辯倒為止。這樣的人看似言語上勝了別人,其實是傷了彼此的感情。越是不成熟的人,越喜歡在生活中爭對錯,論輸贏,以此來凸顯自己的存在感。殊不知有時候,輸贏并不重要,越成熟的人,越會克制自己的「習慣性反駁」。
寬容豁達,接納不同 他年輕時特別喜歡與人辯論,而且經常參加各種辯論比賽,后來還教別人怎么辯論,甚至他還計劃寫一本關于辯論的書。但經過多年辯論經歷之后,他有一天靜下心來,明白了一個道理:天下只有一種方法,能得到辯論的最大利益,那就是盡量避免辯論。很多時候,不是所有事情都要分出個輸贏對錯,不爭不駁,寬容一點反而更好。楊絳覺得錢鐘書的發音有口音,不純正,錢鐘書不服氣。兩人找了一個會講英語的法國人評判,結果法國人認為楊絳是對的,錢鐘書錯了。楊絳回憶時稱:“我雖然贏了,卻覺得無趣,很不開心。”確實,家是講愛的地方,不是講理的地方,爭來爭去,即使贏了,對關系來說也是傷害。聰明的人,是寧愿嘴上吃虧,也希望關系向好的方向發展。然而在生活中,也有很多夫妻,為了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大動干戈,情緒一來,完全不管不顧,對方哪里痛就戳哪里,爭到最后,往往是贏了道理,輸了感情,最后兩敗俱傷。羅翔老師說:“一個人成熟的重要標志,就是腦海中能夠同時存在看似對立的觀點。”這個世界本就沒有那么多絕對的事情,心胸寬廣一些,少些計較,你會發現生活中有很多美好。一個人越是成熟,越會發現,很多時候對錯不是那么重要,這個世界也不是非黑即白。少點辯論,多點寬容,我們才能跟這個世界和諧相處,自己也會更快樂。有人說:一個人的認知水平高低,決定了他的處事方式。某一天,國學大師季羨林和朋友臧克家一起在飯館吃飯。鄰座坐了一對母子,中間,媽媽把孩子獨自放在凳子上,去了洗手間。由于孩子好動,不一會,就從凳子上跌落下來,哇哇大哭。這時,孩子媽媽回來,看到孩子在哭,不分青紅皂白,破口大罵:孩子媽媽見狀,以為季羨林理虧,一直不停的數落指責,聲稱要去醫院檢查,讓季羨林賠償醫藥費等等。直到飯店老板出來澄清,媽媽還是不依不饒:“早說不就得了。”事后,臧克家問季羨林:“明明自己被誤會了,怎么不開口分辨,任由他人責罵?”季羨林說:“一個開口就罵人的人,你就算分辨,也只會得來無休止的辯駁,何苦自找不痛快呢?”的確,因為認知局限造成的想法,是很難被說服的,哪怕是費盡唇舌也很難達成共識。與其將時間花費在本就沒有意義的爭論上,不斷糾纏,費時費力費心,不如敬而遠之。莊子說:“井蛙不可以語于海者,拘于虛也;夏蟲不可以語于冰者,篤于時也。”說的就是跟不同頻的人對話,是講不通的,因為受環境和認知的局限,說再多也是雞同鴨講,不如不講。一個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和一個從沒讀過書的人,在事情的看法上能達到一致的概率是極低的。比如,同樣是買花,有的人認為是生活情調,心中充滿幸福感;有的人則認為是太虛不實際,花個上百元就為了看幾天,不如買點吃的喝的。若是倆人爭論起來,那還真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誰也說服不了誰。最好的辦法就是不爭論,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正是這些不同,造就了精彩又不同的人生。很多時候,一個人之所以喜歡反駁是因為認知不夠,格局太小,所思所見便以為就是全世界,思維自然受限。真正的智者,會克制習慣性反駁的欲望,不斷提升認知,放大格局,從多角度了解世界的真相。當站的位置足夠高,看到的必將是更廣闊的世界,自然不會被眼前的這點瑣事煩擾。

最大的智慧:改變自我 林肯說:“一個成大事的人,不能處處計較別人,消耗自己的時間去和人家爭論。無謂的爭論,對自己性情上不但有所損害,且會失去自己的自制力。”真正的聰明人,從不將時間放在無謂的爭執上,他們更喜歡把時間和精力用于自己身上。世界乒乓球冠軍,中國乒乓球大滿貫第一人鄧亞萍,從小受身為乒乓球教練的父親影響,想當一名優秀的運動員。但是她先天條件并沒有很好,在她九歲的時候,曾被教練說過“沒有培養前途,不適合打球”,但她沒有放棄,也不多說什么,想要打球,就把精力放在自己身上。身高矮,跑得就要比別人更快,出球也要又快又狠,打法還要與眾不同。她不懼苦累,每天負重三十斤練習,終于靠針對自身設計的全新打法一步步從市隊打到了省隊、全國,直至走向全世界。她說:“就是一直打,勇往直前,你說我不行,我就打給你看。”正是這種不服輸,和自己死磕的精神,讓鄧亞萍做到連續八年世界排名第一,成為十八次冠軍得主。這才是真正的強者,面對質疑,只關注改變自己能夠改變的,用實力證明自己。生活中你是否也曾有過這樣的困境,當有人質疑你,否定你,你的選擇是什么呢?太多的人,為了逃避真正的努力,在反駁中迷失了自己,不僅能力得不到提升,關系也會進一步惡化。只有不去辯駁,不斷努力,才有更多的時間來精進自己。 一味反駁或許會帶來暫時的勝利,但你永遠無法通過這表面上的勝利贏得對方的尊敬。不強求不爭辯,學會尊重和包容,把關注點多放在自己身上才是聰明的做法。點個在看,愿你能克制自己的反駁欲,成為一個不與人爭,卻沒有人能夠與之相爭的智者。作者簡介:Lisa,富書作者,用讀書打開世界,用文字表達自己,圖書《好好生活》正在熱銷中,和500萬人一起升級生活認知,知乎、微博@富書,本文首發公眾號: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ID:FranklinReadingClu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