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看,這是你的肝,又嫩又滑又有彈性。它有個頭號敵人——乙肝病毒。 感染了乙肝病毒后,你的肝會發生什么變化呢? 1.病毒性肝炎是怎么發生的? 提起病毒性肝炎,相信大家并不陌生,我國最常見的病毒性肝炎類型為乙型肝炎(下文簡稱“乙肝”),指的是乙肝病毒(HBV)感染引起的肝臟炎性疾病。
乙肝到底是怎么發生的呢?乙肝病毒會通過母嬰、血液和性傳播的途徑入侵人體。它們不會直接殺傷肝細胞,卻會激起人體的免疫反應。 免疫系統在“消滅”病毒的同時,不小心“誤傷”了肝細胞,這才導致了肝細胞的損傷及炎癥壞死。
根據病程,乙肝可以分為急性乙肝(6個月以內)和慢性乙肝(6個月以上),前者大部分可以治愈,然而后者往往很難根治。 2.肝硬化是怎么發生的? 慢性乙肝如果不經過規范治療,很可能會遵循著這樣一條發展路徑:肝炎 → 肝纖維化 → 肝硬化。 免疫系統在與乙肝病毒的持續較量中,肝細胞會反復壞死、修復、再生,發生纖維化。 久而久之,肝臟也會變得硬邦邦,也是我們常說的“肝硬化”。
肝硬化分為兩個階段:代償期與失代償期。 代償期:肝臟有明顯的病理變化,肝功能正常或輕度異常,但臨床上沒有特異性癥狀。 失代償期:又稱為肝硬化晚期,肝臟有實質性損傷,肝功能明顯異常,臨床上可能會出現乏力、肝掌、蜘蛛痣、腹水、消化道出血和肝性腦病等癥狀。 3.肝癌是怎么發生的? 比肝硬化更可怕的是肝癌。肝癌的誘發因素有很多,比如乙肝病毒感染、肝癌家族史、環境、酒精性肝病、脂肪性肝病等。 其中,乙肝病毒感染是首要的危險因素,有數據顯示,我國約90%的肝癌患者,都曾經感染過乙肝病毒。 如果乙肝病毒長期在人體內得不到有效控制,肝細胞就有可能發生癌變。
癌細胞會快速生長繁殖,搶奪正常細胞的營養并擠占其生存空間,甚至通過淋巴、血管向全身擴散轉移,導致全身各器官衰竭,危及患者生命。 4.乙肝其實可防可治可愈 我國曾是一個乙肝大國,乙肝患者也一度在家庭、婚姻、就業等方面被“特殊”對待。 其實,乙肝病毒主要通過性行為、母嬰和血液三種途徑傳播。隨著各項防治措施的開展,乙肝在我國已經得到有效控制,成為可防可治的慢性病。
目前,乙肝在臨床上有多種治療方案,最重要的還是抗病毒治療。 部分患者通過口服核苷(酸)類藥物,聯合注射干擾素,可以達到臨床治愈。乙肝患者也能像正常人一樣吃飯工作、結婚生子,壽命與常人無異。 肝是人體最繁忙的器官,“007工作制”為人們排毒解憂,我們也要努力為它創造健康良好的“工作環境”,積極預防乙肝病毒, 主動檢測,規范治療,拒絕“肝”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