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讓血糖穩定達標,需從多個角度或多個方面來掌控,僅依靠藥物遠遠不夠。雖然糖尿病無法根治,但也要穩定好血糖,目的是預防糖尿病并發癥,保護重要臟器。想要了解血糖管理的如何,不能只看空腹血糖,還需從5個角度來綜合分析。 如何衡量血糖管理情況? 1、空腹血糖 無低血糖的基礎上,空腹血糖應低于7.0毫摩爾;能耐受的情況下,空腹血糖應低于6.1毫摩爾;但老年人應適當的放寬限度,低于8.0毫摩爾即可。 2、餐后血糖 除了關注空腹血糖外,餐后血糖也很關鍵。無低血糖的前提下,餐后血糖的目標值是小于10.0毫摩爾。之所以測量餐后血糖,主要是了解所吃的食物是否會影響血糖。特別是餐后兩小時能提供重要價值,從吃第一口飯算起,正正好好兩個小時測量血糖。 3、血糖波動 一天24小時內血糖出現規律性波動,即使健康人也是如此。對糖尿病患者而言,血糖波動幅度小最好。一日三餐后兩小時血糖跟餐前血糖的差值,獲得的值相加后處于3,如果超過2.2毫摩爾,說明血糖波動幅度大。 4、糖化血紅蛋白 該檢查項目能了解最近三個月的血糖情況。不過,相當一部分糖尿病患者直接放棄糖化血紅蛋白,原因是需抽血,等待多個小時才能拿到檢查報告。然而,此檢查項目卻必不可少,若血糖控制不佳,那么每三個月檢測一次;血糖穩定的情況下,每隔六個月測一次就行。糖化血紅蛋白的控制目標是小于7.0%,老年糖尿病可以放寬到小于8.0%。 5、低血糖 血糖并不是越低越好,小于3.9毫摩爾被判斷為低血糖,其危害并不亞于高血糖,沒有及時糾正會直接傷害神經系統,嚴重時可威脅生命。低血糖主要表現為全身乏力、明顯的饑餓感、手抖、心慌、出汗等,還需立即吃含糖食物;反復出現低血糖,還需及早就診,在醫生指導下調整用藥量。 溫馨提示 糖尿病患者需從多個角度看待高血糖,不能一味的關注空腹血糖,還要關注另外4個方面。無論血糖控制好壞,都要在醫生指導下科學用藥,提高治療依從性,不可隨隨便便用保健品或中藥替代降糖藥或胰島素,以免使得血糖急劇升高或下降,反而會帶來一系列并發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