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多少? 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緊盯著陳某人。 “四斤八兩,這是他們這兒最小的魚了。”陳某人耐心解釋。 你開什么玩笑!將近五斤魚,就咱倆,能吃得了?! “我想著,平時咱們吃那是三斤魚,今天我餓了,應該可以吃得下吧。” 你別膨脹了,那是不可能滴! 來石泉縣前,陳某人就計劃著要看石泉老街,在老街上吃石鍋魚。所以,等我們看過鳳堰古梯田的油菜花以后,驅車到了預定的賓館,放下東西就直奔這兒來了。 但這里其實并不是老街,在老街旁邊,一排店幾乎全是石鍋魚,陳某人在網上看好的那家人太多,還要叫號,干脆就坐到旁邊這家了,反正估計味道也都差不多。 坐下人家就叫去挑魚,等到伙計先端上來兩個素菜——一個豆腐,一個茼蒿后,陳某人才告訴我他挑了一條四斤八兩的魚! 我的媽耶!就這你還敢要了兩個菜! 陳某人辯解,這已經是這里最小的魚了。 “那你就跟他說,咱們就倆人,肯定吃不了,讓他劈成兩半,咱們跟別人分一下。如果是我,我絕對不會同意要這么大的魚。” 說這話也沒用,我知道,他們父女倆都是這種在外面舍不下臉的人,人家說最小他們就認了,最好忽悠。 別說,這豆腐新鮮水嫩,還真不錯。我倆三下五除二把豆腐涮來吃掉了,還在伙計面前夸了他家的水豆腐。 但是他們這種只有四五斤以上的大魚的賣法,實在有點不厚道。 我和陳某人強撐著吃掉了三分之二的魚塊,剩下三分之一,我堅決制止了陳某人打算寧可撐死人也不能浪費的想法,決定打包帶走。 怎么不能打包?我看到里面有人問店家要塑料袋打包。 我們旁邊一桌,也是一對中年夫妻,倆人不知進去店里干什么出來(我們都坐在外面),女的問男的咋辦,男的說繼續(xù)吃,女的說不行,會撐死人的。 我好心地接話:“可以打包。” 女的看向我:“我們不是本地人。” “我也不是呀。”我笑盈盈地回答她,但看她的意思,是不會打包帶走的,那就只能不要了,多浪費啊。 后來我們把剩下的魚塊在鍋里涮得六七成熟就撈起來,連同鍋里的酸菜,統(tǒng)統(tǒng)打包,回家后放到冰箱;第二天晚上稍微加點水煮開,味道居然還是很鮮美。 我跟陳某人說起這兒的魚,旁邊緊鄰著漢江,一路上我們看到很多放網養(yǎng)魚的梯式工具,養(yǎng)的魚應該就是供給這些石鍋魚的店里的。 “可以撈小一點的魚拿出來賣啊。”我說。 “恐怕他們就沒有小魚。”陳某人說。 “哦。”我恍然大悟,“小魚不掙錢,他們就是要把魚都養(yǎng)到這么大才肯撈出來賣呢。” “我看好多游客跟咱們一樣都是兩個人,那這么大的魚吃不了不是都浪費了,這也太浪費了!” 畢竟,肯像我一樣吃不了打包帶回家的游客,能有幾個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