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在《道德經》中講: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 《孫子兵法》中也有卑而驕之,主動示敵以弱的說法。 王陽明說,將欲取之必固與之,掩匿精悍示以弱,皆誘我以利也。 其實說的都是一個意思,人生就像是一道數學題,正確答案只有一個,解題方法有無數種。 比如,一道題你可以正著算,也可以反方向驗算,可以這么解,也可以那樣解。 很多人賺不到錢,要么是不懂示敵以弱的道理,要么就是只會一種解題方法,不會舉一反三。 比如《孫子兵法》中“增兵減灶”的戰術,可以迷惑敵人。 你反過來“減兵增灶”一樣可以起到迷惑敵軍效果,許多人就是死抱著教條不肯絲毫改變。 示敵以弱的效果不變,但你使用的方式方法可以萬變,萬變而不離其宗,才是大智慧。 這個世界很多真相,就是陰陽顛倒,你看到假不一定是假,你看到真也未必就是真的? 最好的為人處世之道,最好的生存法則,往往就是,強者示弱,弱者逞強 當然,你一眼就看出來了,知信行者說的復雜,其實效果最好的方法,就是強者示弱。 比如在職場當中,明明你工作的業績最好,功勞最大,能力最強? 老板表揚的時候,你要說這都是老板管理,同事們相互幫助的功勞,自己沒有什么。 日常生活在家中,你賺錢最多,給家里貢獻最大,你要說都是老婆做好賢內助的功勞。 你或許會說,這么做你不是傻逼嘛,白白把到手的功勞讓出去? 是的,有此疑問很正常,證明你是普通人,這里既有人性的規律,又有精明的算計。 你說知信行者就是胡說八道,你就要強者逞強,弱者示弱,是怎么樣就怎么樣? 當然也沒有任何問題,在家里,在職場中都沒問題,但是你如果做生意,這樣就很難賺到錢。 古人講,將欲取之必先予之。 無論你想要得到什么,都是首先就要付出什么,這就是人性和價值交換最本質的規律? 你是生意人要想賺錢,首先就是讓你客戶占到便宜,有多大便宜,就讓對方占到多大便宜。 如果發生爭論和分歧,首先你要主動示弱認輸,讓對方感覺占理贏了爭論。 這就是上面《孫子兵法》里說的,增兵減灶和減兵增灶的核心原理。 失去面子,輸了爭論,看似吃虧,一時狼狽,實則你是用最小代價,換取了最大的勝利。 孔子被路人大罵,你整天吹牛說周游列國,實際上你就是累累若喪家之犬。 孔子哈哈大笑,說得好,你形容我的形象最準確。 有人聽說老子修行很高,就去家里拜訪,看到老子家到處都有老鼠洞,還能看到散落的糧食。 認為老子不過如此,浪費糧食,不會治理老鼠,就說老子你連老鼠都不如。 老子莞爾一笑,你說我是牛,是豬,是老鼠都沒有關系,我就是我而已。 有人問莊子,到底什么是道,你必須要用我能看到,接觸到的東西比喻,否則你就是騙人? 莊子隨口回答,道在屎尿中,那個人一聽簡直就是“放屁”大怒而去。 哈哈,就是這樣,強者恒強不算本事,強者懂得示弱,才是真正的人生大智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