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涅槃經》曰:“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三世因果,循環不失。”人的一生,種善因結善果、種惡因結惡果,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不會間斷。真正的善良,不會因為丑惡的存在就會消失;真正的行善,不會為了回報才去表達善意。善良有著巨大的力量,人心因善良而山高海闊,世界因善良而溫暖光明。驚人的因果定律告訴我們:你的善良,絕不會讓你吃虧。人這一輩子,沒有誰能一直順風順水,誰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痛和各種各樣的苦。我們之所以能夠走出晦暗、走向明媚,是因為我們始終堅持用善意去為人處事。上天之所以給我們兩只手,一只是為了幫助自己,另一只是為了幫助別人。狄仁杰辦案出神入化,十辦十贏,這不僅在于他的智謀和才華,更在于他的善良。狄仁杰以一顆善心普度眾生,幫助了很多人,也得到很多人的支持,就連壞人敵人最后也被感化,心甘情愿為狄仁杰所用。虎敬暉是狄仁杰手下一名武將,狄仁杰很欣賞他,像對待親兒子一樣對他。然而,虎敬暉還有另一身份,他正是狄仁杰要查案件的中心人物,一直充當臥底。終于,在一次執行任務中,他露出破綻,被狄仁杰控制住。朝廷要犯,理應處死,可狄仁杰即便再痛心,最后也放走了他。其實,虎敬暉早已感受到了狄仁杰的菩薩心腸,他冰冷的心慢慢被融化,由一個殺手變成知恩圖報的人。《六祖壇經》中有一句話說:“一切福田,離不開心地。”當你播下善良的種子,便會在某一天開出幸福的花、結出幸運的果。人生路上,你的每一次善意,都是在給自己積攢福報,從而讓人生行穩致遠。《增廣賢文》有言:“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行善之人最終會有好報,作惡之人最終會有惡報,報與未報,只不過是時間的早或晚而已。大善之人,以慈悲為懷,既能體恤他人難處,又能心生憐憫。戰國趙盾是個大善人,他在路上遇到一個快要餓死的人,于心不忍,便把自己的干糧都送給了他,這個人叫示瞇明。有一次,晉靈公設宴要殺死趙盾,示瞇明發現端倪,便在暗中保護,拼死相救。所謂“一報還一報”,當年我陷入困境,你援助;如今你遇到難處,我報恩。善念,本質上是一種心疼,當你心疼了這個世界,最終這個世界也會心疼你。古往今來,總是不乏天性本惡之人,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是清朝年間的和珅。和珅是歷史上的大貪官、大惡人,他搜刮民財,弒殺忠良,貪得無厭。由于他深得乾隆器重,忠臣再多不滿,百姓再多怨言,也無可奈何。正當人們對“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產生懷疑的時候,嘉慶登基了。最終嘉慶殺了和珅,大惡人的“美好”傳說也付諸東流。善惡有輪回,也許暫時沒有多大區別,但時間長了,必然會受到因果報應。心懷善念,常施善行,福雖未至,禍已遠離,終將好運連連、順風順水。《周易》有言:“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一個家庭,總是修善積德,必定會吉慶綿延、繁盛不衰;總是作惡多端,必定會屢遭禍患、殃及后代。這個世界的法則,永遠是以善為大,凡事從善意出發的人,必有后福。行善積德,人不知,天知,最后都會變成人生路上遇見的驚喜和好運。網上有一個故事,一個叫小凱的出租車司機,因為善良救了自己一條命。小凱在婚姻變故后,每次深夜回家,都像是跟誰撒氣一樣“砰”的一聲甩上門。鄰居老太太雖受到影響,但很理解人,總是等小凱回來后再睡覺。而小凱得知后很過意不去,就連上樓都輕手輕腳,輕開門、輕關門。老太太告訴小凱,他開出租車很不安全,回到家一定要特意關一下門,這樣她才安心。半年后的一天,老太太等到凌晨兩點,還沒聽見關門聲,預感不妙。老太太叫醒兒子,打電話詢問,于是公司派出所有司機尋找,發現小凱出了車禍。讓人沒想到的是,小凱在醫院醒來的第一件事,竟然是從口袋掏出一串鑰匙,對同事說:“麻煩你到我家去一趟,打開門再用力關一下。”上天對待蕓蕓眾生,總是一視同仁,從不會偏向誰,但善念善行符合天道,所以經常受到上天的眷顧。人的心只有拳頭那么大,可是一個人的善心是容得下全世界的。如果說慈悲是人生的最高境界,那么良善就是人生的最好風水。世界是個回音壁,但行好事,莫問前程,你盡管善良,上天自會作出最好的安排。生而為人,什么都可以丟,就是不能丟了善良;什么都可以作,就是不能作惡。誠如《水木格言》中所說:“不管是高低貧賤,心地善良是做人的根本,如果你一心幫助他人,即使根本不求回報,回報也會突如其來。”世間一切,都有因果,善良的人,為人處世慈悲為懷、問心無愧,福報總會在不經意間降臨。善良之人,天必佑之,你的善良,根本不會吃虧,終究會獲得上天眷顧、好運青睞。來源:走心夜讀(ID:zxyd999520),作者:莞爾一笑,轉載請聯系編輯微信gzzjw888,圖片源于網絡,侵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