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芩、黃連、黃柏皆為清熱藥,在臨床中常用,總是結伴出現,都具有較強的清熱之力,能用于治療因濕熱、血熱、心火等導致的諸多病證。這三味藥用于婦科,能為治療許多婦科病證貢獻一份力量,我們來看看“三黃”在婦科中都有哪些妙用吧。 黃芩具有清熱燥濕、涼血止血之功。常用于血熱妄行、濕熱下擾沖任之月經先期,月經量多,崩漏,產后惡露不絕以及癥瘕、炎癥出血等。多與黃連、黃柏、生地黃、牡丹皮、大黃、蒲黃、益母草等配伍。方如保陰煎、芩連四物湯等。 本品入肺經,以清瀉上焦肺火、膈熱見長。用于治經期、妊娠外感,肺熱咳嗽,經行吐衄、口糜舌爛等病證。常與杏仁、甘草、梔子、金銀花、連翹、桑葉等配伍。方如桑菊飲加黃芩、梔子,涼膈散等。 其苦寒入膽經,善清膽熱。用治熱入血室證。與柴胡、半夏、生姜、大棗、赤芍、生地黃等配伍。方如小柴胡湯。用治發熱,脅痛拒按,大便秘結之膽腑郁火熱證(膽囊炎)。配柴胡、枳實、芍藥、川楝子、郁金、大黃等。方如大柴胡湯等以瀉膽腑郁火。 黃芩寒降清熱,苦以燥濕,善清中焦、大小腸濕熱。如濕熱中阻之盆腔炎,癥見嘔吐、腹痛,濕熱損傷腸道之妊娠、產后瀉痢,與半夏、枳實、厚樸、澤瀉、木香、黃連配伍,方如四苓芩芍湯。治療肝經濕熱之盆腔炎、陰道炎,癥見脅痛、腹痛、帶下,配龍膽草、柴胡、梔子、澤瀉等,方如龍膽瀉肝湯等。治妊娠黃疸,配梔子、茵陳、大黃,方如茵陳蒿湯。 黃芩有清熱安胎之功。用于血熱之胎動不安,胎漏下血。常與黃柏、生地黃、阿膠、甘草、白芍、白術配伍。方如保陰煎。 黃連 本品入心,寒以清熱,善治心火亢盛,血熱妄行之婦科血證,如崩漏、月經過多、經期延長、癥瘕出血、經行吐衄等。多與黃芩、牡丹皮、生地黃、大黃等配伍。方如涼血地黃湯。 其大苦大寒,寒能清熱,苦能燥濕,清中焦濕熱為其所長,凡濕熱內蘊均可使用。如濕熱郁阻,升降失司之腹痛、嘔吐、崩漏等舌紅苔黃膩者,多與黃芩、半夏、枳實、白芍、蒲黃炭等配伍,如清利固沖湯。治療妊娠濕熱瀉痢,方如四苓芩芍湯合香連丸等。黃連對痢疾桿菌有較強的抗菌作用,是治瀉痢要藥。 本品尤長于瀉心火,清胃熱,解熱毒。溫病熱入心營及三焦熱盛神昏譫語,高熱煩躁之斑疹吐衄等證,多與犀角、生地黃、麥冬、丹參、大黃等配合,方如清營湯。心火亢盛,腎水不足之經行前后、絕經期前后心煩失眠者,與黃芩、阿膠等配伍,方如黃連阿膠湯。 黃柏 本品苦能燥濕,寒能清熱,長于清下焦濕熱。用治濕熱帶下,與車前子、茯苓、茵陳、牛膝等配伍,方如止帶湯。妊娠產后痢疾,與秦皮、黃連、白頭翁相配,方如白頭翁加甘草阿膠湯。妊娠黃疸,與梔子、茵陳相配,方如梔子柏皮湯。 黃柏苦寒清熱,又入腎經。對血熱兼腎陰虛之月經先期、量多不凈、崩漏,有清熱養陰、調經止崩之功。常與生地黃、熟地黃、牡丹皮、黃芩續斷配伍。方如清經散、保陰煎。 黃柏主入腎經,善瀉相火,退虛熱。用治陰虛火旺之免疫性不孕,絕經前后諸癥之潮熱盜汗、腰膝酸軟等。常與知母、熟地黃、山茱萸、牡丹皮、丹參、菟絲子、山藥等配伍。如知柏地黃湯等。 ?本文僅作知識分享,不構成對任何藥物或治療的推薦和推廣,不能代替專業醫生的醫療建議。如有診療需要,請咨詢和聯系正規醫療機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