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看到學校門衛室的靠外的窗臺上擺滿了外賣盒子,想起了意外的恐怖經歷。 昨天因為很想吃粥(因為牙齒的問題)中午于是拿出地圖軟件搜了搜,準備去店里吃,看有沒有可以不用嚼的直接吃的配菜可以加。逛了幾家在美團餓了么上面銷量很靠前的幾家外賣粥鋪,結果有驚人發現!七拐八繞發現重大問題——那些外賣店鋪非常不符合衛生標準,其實就是一個幾乎只有四五平米的小房間,連店鋪都算不上,門口擺一個泡沫塑料箱子,用于放客戶的外賣粥,等著騎手來拿。弄出啥東西全憑那兩個人(那家粥鋪好像是夫妻兩個在開)的良心,但是人的良心嘛,尤其是生意人的,基本上靠不住,或者說生意人基本就沒有良心可言。以及發現挨著的有很多家這樣的“格間”,有點類似本科時候搜狗廣場那個小的美食街的狀況。沒進去之前我還以為那里是廢棄的居民樓或者倉庫,但是走進去了真是令人驚呆了,什么賣炸雞的,賣面條米線的,賣快餐飯的……就啥都有,當然也有一兩個很小的空的攤位隔間。那些攤位隔間的門口附近走道里有很多垃圾,而且光線也很暗,陰森森的,并且那些“店主”都用很冷森森的目光看我,我走在里面有點害怕,要不是因為有不少身穿藍色或者黃色工作服的騎手們在里外行走奔跑穿梭,我是絕對不敢走進去的。逛了好幾家所謂的粥鋪,不是已經關門了(但是地圖上還有)就是這種只做外賣訂單的。為什么只做外賣訂單的“店”也在地圖導航上有顯示呢?因為平臺默認是需要一個店鋪的,才能外送,所以必須要有店鋪地址,且騎手上門需要地圖導航,所以肯定會有個地址。但是這個地址所在的所謂“店鋪”和一般正規的餐飲店有啥不同?區別大了。要知道,餐飲業首先要有一個審核,然后才能拿到餐飲業的營業執照(絕大多數行業開店都是這樣),還有工商注冊登記,并且會定期檢查。還有就是定期會有工商人員上門檢查(雖然很多檢查也就是例行公事,但是有比沒有強),以及那些店鋪的工作人員都需要經過體檢辦理健康證。等等,尤其是在疫情期間,餐飲業的店鋪都需要餐具消毒記錄。等等。但是!這些作坊都算不上的外賣點,就是,找個了小隔間,一個灶臺,上面各種瓶瓶罐罐食材,弄出來一個盒飯,打包,外賣!回學校之后,看到許多騎手穿梭,許多同學點外賣,腦海中浮現的那家“粥鋪”門口坐著的男的(應該是所謂店主)神情,感覺像極了著名韓國電影《寄生蟲》里面那個長期居住在地下室的胖保姆的丈夫的詭異的臉!真是恐怖極了!看到學校的那些外賣盒子,就想到了那些狹窄隔間外面堆著的垃圾,好可怕,幸虧平時不怎么吃外賣。學校食堂雖然不好吃,但起碼相對有安全保障啊,那些外賣,一秒鐘關掉手機上的平臺店然后卷鋪蓋走人哪找去?大家真的真的,少點外賣,寧可到外面店里吃,還能順帶走走路,鍛煉身體,省配送費呢,是不是。就算真的要點外賣,也要點那種確定有正規餐飲店鋪和經營許可證的店的外賣,那才是正常的外賣。但是現在可能說,一些外賣平臺為了加大競爭力,入駐幾乎無門檻了,你隨時都能注冊一個店鋪信不信?更別提什么要餐飲經營許可證了……國家相關部門有待監督,監督。回學校在學校門口買了兩杯那種早餐粥,一杯小米一杯黑米,起碼這是正常的,要命,白走了兩三公里。哎,但是也算是有了收獲。想起了小時候老師說如果你們看過加工辣條的工廠,估計再也不想吃辣條了。現在還是初春,等到夏天,不知道那里會不會是蒼蠅到處飛……??珍愛生命,少吃外賣……最好是不吃。尤其是在學校的學生,因為上了大學了,很多人都會放縱,在寢室打打游戲看看劇,時間不知不覺過去,連出門吃飯都懶得去……就順手點個外賣……這個時代,毀掉一個年輕人最好的方式就是:給一部智能設備,一根網線,一些足夠點外賣的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