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藝校四年的最后一年,我們進入實習期,那年我們班分組到各地實習,我那一組,由王新隆老師帶隊去株洲,有一話劇團和一歌舞劇團,我們參加話劇團的舞美實踐,比如設計《福爾摩斯》劇的場景,繪制布景,后來校方又安排我們去了南岳衡山寫生,當時坐火車到衡山山下后,住一段時間,先觀看了南岳廟,當時文革剛過不久,廟里尚無燒高香的,十分寂寞,我們在附近畫了一些風景,這期間還步行去過水簾洞,當時去那里的還真不多。折回南岳廟附近,過后是步行上山,中途經忠烈祠,這個是埋骨二戰國軍烈士的地方。祠中見過那幾個導彈模樣的東西,英雄風骨散丘山的地方四周長滿青松翠柏,風景極佳,對于衡山,杜子有詩云:"瀟湘之山衡山高,山間朱鳳聲嗷嗷。"但我那時沒見鳳凰,可能運氣不好吧。 我們雷家祖先先于永嘉南渡到江西豐城后,又進入湖南,最先是宋朝的雷千一,做過衡山指揮使,落藉當地,其后人又遷湖北再折回湖南的,這個是我后來才知道的。 衡山有個名人叫王夫之,我手中還有他的詩文集,這個是影響較大的文化人。 在衡山我們住在半山一個廟附近,記不清叫什么了,那里有一個碑寫著"極高明″,附近還有一些大一點的巖石碑,記不清寫的什么了,我們在那畫了一段時間,最后才去祝融峰,這個是峰頂了。 在峰巔住了一晚,第二天看了日出。 當時在湘地較高峰,算是極目楚天闊,或遙岑遠目的境界,胸襟也為之開闊,想得的心情也多一點。 那年我十五、六歲, 青春年少。
同行者:王新隆 黃楷夫 張方白 馮放 陸榮斌 張旭輝 李國強 李澤民 雷家林
附我有關衡山的詩詞
千年神追實不易,沉郁宏音響天際。劉高頓挫洪武前,連天烽火境如一。沅湘清波江閣迴,衡峰云霧山鳳戲。家山萬里楓樹秋,雁過五嶺看海極。(《杜甫誕辰1300年有感而作》)(劉高指前明代早期詩人劉基、高啟,江閣為“杜甫江閣”。杜甫有“...君不見瀟湘之山衡山高,山巔朱鳳聲嗷嗷。”之句。)
南歸鴻雁,到衡脈初處。飛上麓峰觀楓樹,湘江寒水北去。舊地重游動愁思。西風呼,秋盡歲將暮。同歸路,重振羽。朱鳳招手祝融峰峙。雁陣再列,山青水綠,一一飄然過。(淡黃柳-歸雁) 
部分南岳水粉畫寫生 






文章作者:雷家林,1964年生,1977年至1980年就學于湖南省藝術學校舞臺美術科,從師李朋林,王新隆諸人,1981年入長沙西區文化館學習半年從師朱輝,陸露音,1982年至1985年畢業于湖南省廣播電視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書法以自學為主,受湖南名家史穆,顏家龍諸人指導。 主要文章:《中國藝術散論》、《宋畫哲學》、《家林論唐宋藝術》、《說唐代書法》、《說宋朝書法四家》、《提倡美書》、《家林讀苦瓜和尚畫語錄》、《完美的女神--品讀安格爾的《泉》》、《張旭與懷素的草書展示的唐朝浪漫精神》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