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25 · 一、李商隱的詩歌,于感嘆身世、憂時憫亂中,流露著濃厚的感傷氣氛,善于表現細微的感受和個人心緒,詩篇精工典麗,富于聯想和暗示情味。 這種藝術特點的追求使得他的詩歌在藝術形式上特別注意精工雕琢,重在抒發人的感覺和情緒心理,以哀怨悱惻為美,以悲涼蕭瑟為美,以淡泊情思為美,以幽艷細膩為美,追求韻外之致,體現出一種帶濃郁傷感情緒的美。 二、李商隱的七言律繼承了杜甫七律錘煉謹嚴、沉郁頓挫的特點,又融合了齊梁詩的濃艷色彩和李賀詩的幻想象征手法,形成了深情綿邈、綺麗精工的獨特風格。 如《重過圣女祠》:“一春夢雨常飄瓦,盡日靈風不滿旗。萼綠華來無定所,杜蘭香去未移時。”于寫景中融合比興象征,寄寓困頓失意的身世之感。將李賀古體的奇艷移入律體,語言綺麗而對仗工整,音律圓美婉轉。他愛用冷僻的典故,詩中意象特別美麗,而整體意旨往往隱晦。李商隱將人生感慨的抒寫向更深細隱微方面發展,善于用艷麗精致的藝術形式表達悵惘落寞的情緒,詩中充滿了迷茫與悲涼的體驗,深婉精麗,韻味深厚,得“近而不浮,遠而不盡”之趣,富于象征暗示色彩,有朦朧美。 三、李商隱的詩歌是心靈的象征。 是一種純屬主觀的生命體驗的表現。因而寫得深情綿邈、沉博艷麗,于精工富麗的辭章中體會出婉轉情思,如“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如“欲問孤鴻向何處,不知生世自悠悠”、如“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感情細膩,意境婉約,具有沉痛凄切的抑郁情調和憂傷的美,很容易引起讀者心靈的共鳴,為感傷唯美主義的典型。 四、李商隱的藝術表達多用比興象征手法表達自己內心的感受。 他對比興本身形象的鮮明、生動、完整十分注意,力求其既富生活實感,又具啟發性,能引起由此及彼的豐富聯想和美感。如《無題二首》的:“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李商隱不注重事件的交待與勾勒,抒發的是一種純粹的情致,并著意營造和渲染有助抒發這種凄美情致的特別氛圍,創造出惝恍迷離的深隱朦朧之美。如:“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如:“來是空言去絕蹤,月斜樓上五更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