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辭手法 | 藝術效果 |
比喻 | ①生動形象,凸顯特征;②化抽象為具體,化深奧為淺顯,“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含不盡之意見于言外”;③引發讀者聯想,激發讀者共鳴 |
借代 | ①突出特征,強調重點,增強形象性;②委婉含蓄,具體生動;③有時具有回避、掩飾的作用 |
擬人 | ①突出事物特征;②賦予無生命事物以生命,賦予無情感事物以感情,使語言形象化,顯得生動活潑;③便于抒情,激發想象,增強感染力 |
夸張 | ①鮮明地突出事物的特征,激發聯想;②鮮明地表達褒貶好惡,引起共鳴;③生動形象,幽默風趣 |
對偶 | ①句式整齊,音節勻稱,抑揚頓挫,音樂感強;②表意凝練,概括力強,具有警策之效;③讀來朗朗上口,悅耳動聽,便于吟誦與記憶 |
排比 | ①強調內容,增強說服力;②強化抒情,增強感染力;③增加氣勢,增強表現力;④層層遞進,逐層深入地闡述事理,有深化內容之效 |
設問 | ①通過自問自答,強調思想內容或情感態度;②引起人們注意,令人深思,發人深省;③能輔助反映思維過程,起厘清思路、提綱挈領的作用 |
反問 | ①加強語氣,顯得義正詞嚴;②引起讀者注意,增強表達效果;③變化句式,掀起波瀾 |
反復 | ①強調、突出反復的內容;②一唱三嘆,加強語勢和抒情效果;③間隔反復還具有串接文句文段、連接內容、分清層次的作用 |
反語 | ①多用于批判對象、揭露對象本質、進行諷刺嘲笑,語中含刺,能增強批判性;②具有幽默感 |
雙關 | ①言在此而意在彼,表意委婉;②含蓄雋永,耐人尋味,能增強抒情效果;③生動、活潑、幽默、風趣 |
通感 | ①化抽象事物為具體形象,突出特征,增強表達效果;②調動讀者的多種感覺,激發聯想,耐人尋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