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敏的寶寶小月牙已經8個月了,和媽媽小敏一樣,寶寶從小就是個愛笑的寶寶。 正所謂“人如其名”,小寶寶一笑起來眼睛彎彎的,像小月牙一般可愛。這天小敏趁著秋高氣爽的好天氣,帶著孩子出門散步。 ![]() 正當小月牙被地上的落葉吸引,發出驚喜的“咿咿呀呀”的叫聲的時候,隔壁鄰居汪奶奶走了過來。 汪奶奶是個年過八旬的老太太,有著一張飽經風霜的瘦削的臉龐。她平時走路的時候習慣性地駝著背,拄著個拐杖。 汪奶奶看到可愛的小月牙,臉上露出了慈祥的笑容,她邁著顫顫巍巍的腳步,想要上前逗一逗小寶寶。汪奶奶一臉笑意地從兜里掏出個糖果,想要遞給小寶寶。 誰知,小月牙卻非常不領情,一看到汪奶奶的臉就“哇”地一聲放聲大哭起來,整個人也使勁地往媽媽的懷里躲。 ![]() 媽媽小敏看到這樣的景象,非常尷尬,連忙解釋道:“小朋友膽子小,多熟悉熟悉就好。” 而汪奶奶卻搖了搖頭,自言自語道:“看來我真是老骨頭了,小寶寶看到我都怕了哦。”小敏忙不迭地解釋,但是似乎也無濟于事。 回到家后,小敏心中滿是疑惑,自家的寶貝一直以來都不怎么怕生,即便是見到陌生人,有時候還會露出甜甜的笑容。今天小月牙這表現著實反常,怎么她看到汪奶奶第一眼就開始放聲大哭呢? 小寶寶突然反常,開始見到某個人大哭,很多家長都會有這樣的體驗。有些家長可能還會有迷信思想,認為那個人和孩子八字不合,所以孩子見著會特別害怕。老一輩人可能會有迷信思想,但是作為年輕的父母,還是需要明白這其中的緣由。 ![]() 一般來說,小寶寶從7、8個月齡開始,會進入到一段特殊的“認生期”,這和孩子的生長發育,尤其是視力的發育有很大的關系。 寶寶進入認生期的表現之一,就是見到陌生人或者某個陌生人的時候,會表現出害怕、恐懼、緊張的情緒。 這時候,家長們切忌一味地責怪自己的寶寶,給寶寶貼上“膽小”、“內向”的標簽。一般來說,小寶寶到了2周歲之后,認生期才會基本過去。 有些家長看到這里可能會疑惑了,為什么自家的孩子看到別的媽媽,臉上總是笑嘻嘻的,而看到某個人的時候,尤其是年邁的老人或者比較威猛的男性的時候,會格外恐懼呢?難道說孩子的“認生”還分人嗎? ![]() 的確,6個月月齡前的寶寶視力還未發育完善,這時候他們的世界是模糊的,分辨不清美丑老幼。 而到了6個月之后,隨著孩子視力發育的完善,他們眼前的世界變得清晰起來。與此同時,他們也具有的一定的“審美能力”。 媽媽們一般來說都比較年輕,眼角帶笑,充滿善意,因此對于寶寶們來說,是沒有什么威脅的,是很好接受的。 而飽經風霜的老人臉部脂肪流失多,笑起來滿臉皺紋,在寶寶的原始審美中,這樣的模樣會讓他感到有些恐懼。 ![]() 威猛的男性亦是如此,在寶寶們眼中,他們的目光是“冷冷的”,他們的身材是高大威猛,令人恐懼的。 總而言之,寶寶見到某人就大哭,是有原因的,別人或許不懂,但爸媽心里要有數。 那么,話說回來,在知道了寶寶有“認生期”之后,家長們需要怎么做,才能更好地幫助孩子度過這段時期呢? 寶寶進入“認生期”怎么辦?父母學會這樣做,幫助寶寶順利度過 首先,給予寶寶十足的安全感 寶寶們在認生期的表現,可能會讓爸爸媽媽們難堪,甚至會感到有些失望。但是即便如此,爸爸媽媽們也要給予孩子十足的安全感。 ![]() 有些爸媽為了讓孩子克服認生的恐懼心理,硬把孩子塞給陌生人抱,孩子哇哇大哭也不管。 認生是孩子發育過程中,非常正常的反應。認生并不是一種“疾病”,也不能說明孩子內向、膽小。 因此,父母強迫孩子去和陌生人親近,會給孩子的心理帶來陰影。孩子處在這一時期,是非常缺乏安全感的。因此做父母的就要盡量給予孩子充分的安全感,來陪伴孩子度過這一特殊的時期。 ![]() 其次,可以讓其他家庭成員和孩子多接觸 想要幫助孩子度過認生期,家長們千萬不能心急,要循序漸進。如果孩子對于陌生人非常恐懼,那么爸爸媽媽們可以先從家人們著手,讓其他家庭成員多和孩子接觸。 因為相較于陌生人來說,其他家庭成員和孩子之間的熟悉度會更高,孩子也更容易接受與他們之間的互動。 最后,要選擇和具有親和力的陌生人打交道 既然6個月以上的寶寶已經能看清人的面部特征,具有初始的審美能力,那么爸爸媽媽們在帶孩子出門的時候可以有選擇性地和陌生人互動。 ![]() 一般來說,可以優先選擇讓寶寶和其他孩子或者孩子的媽媽們互動,這樣對于認生期的寶寶們來說更容易接受。 寫在最后 想要陪伴孩子順利度過認生期,爸爸媽媽們首先要理解孩子這一時期的特點,從心底里接受孩子的任何表現,不強迫孩子變得勇敢,也不給孩子貼任何負面的標簽。 如果寶寶在認生期能夠獲得足夠的安全感,那么他在長大之后也能夠成為一個充滿安全感,自信的人。因此在孩子“認生期”家長要順應孩子的成長規律,陪伴孩子一起長大。 內容來自U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