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人、南人第三甲,三十二名賜同進士出身 【授將仕郎】 一、張宗元 貫衢州路開化縣。──《詩[經]》。 字仲[亨] 【[八四]按吳師道《吳禮部集》卷一五《送張州判序》稱宗元為三衢張仲亨,唐元《筠軒集》卷九亦有《送知事張仲亨序》詩,因知宗元字仲亨,今據補亨字。仲字原脫偏旁。】 ,行十一,年四十二,四月初八日。 曾祖□之,宋□□郎。祖由孫,宋進士。父孟傳,母江氏、徐氏。永感下。娶余氏。 鄉試江浙第二十六名,會試第十名。 授臺州路黃巖州判官。 二、任登 貫濟南路錄事司。──《書[經]》。 字子升,行□,年□[十]六,七月初五日□時。 曾祖靜,元帥□□;[祖]顯,崇仁縣丞。父士恭。母房氏。□□下。娶□[氏]。 鄉試[山東第]五[名] 【[八五]鄉試地名原缺。按依《元典章》卷三一《科舉程序條目》,濟南人參加山東濟南路鄉試,而依本錄行文體例,山東濟南路當簡稱山東。今據補山東二字。】 ,會試第卅九名。 授淮安路□□縣丞。 三、雷杭 貫建寧路建安縣,儒戶。──《易[經]》。 字彥舟,行七,年卅二,十二月初一日辰時。 曾祖時,宋國學上舍,祖桂子,宋鄉貢進士。父逢年,母李氏。嚴侍下。從兄機,進士。娶葉氏。 鄉試江浙第一名,會試第四十八名。 授漳州路錄事。 四、張周干 貫真定路錄事司,見寓揚州路。──《詩[經]》。 字國楨,行一,年廿八,八月初三日□時。 曾祖振,[人]匠提舉。祖天佑,廬州知事。父讓,崇明州吏目。母王氏、殷氏。具慶下。娶馬氏。 鄉試燕南第九名,會試第十五名。 授保定路安州判官。 五、陳植 貫吉安路永豐縣,民戶。──《春秋》。 字中吉,行十二,年四十一,二月十一日卯時。 曾祖克仁,[祖]□□,父俊叟,母毛氏。具慶下。娶袁氏,繼李氏。 己巳鄉試第廿一名,鄉試江西第一名,會試第六名。 授南康路錄事。 六、李干 貫汴梁路(■〈目代〉)[睢]州襄[邑]縣 【[八六]按元代汴梁路下無■〈目代〉州而有雎州,且下轄有襄邑縣,見《元史》卷五九《地理志二》。今據以正補。】 ,民戶,居大都──《詩[經]》。 字維楨,[行]□,年卅一,四月二十四日□時。 曾祖堅,祖□將,□□[總]管府知事;父世杰,白石湖大使。母陳氏、王氏。嚴侍下。娶未。 鄉試大都第七名,會試第四十五名。 授河南府錄事。 七、徐祖德 貫處州路青田縣,儒戶。──《詩[經]》。 字景熙,行六,年廿六,五月十二日寅時。 曾祖洪,宋迪功郎。祖夢奇,大中大夫宣慰副使。父泉孫,延平教授。母方氏。具慶下。娶未。 鄉試江浙第四名,會試第廿二名。 授江浙行省管勾。 八、張崇智 貫鄧州,遷襄陽路均州鄖縣,見居武昌。──《易經》。 字惠貞,行四,年卅七,正月初六日□時。 曾祖□,祖載德,贈奉訓大夫、追封穰縣男。父永□,奉訓大夫、漢陽同知。母程氏,繼虞氏,封(欀)[穰]縣君 【[八七]據上文改。】 。具慶下,娶徐氏。 國子伴讀。鄉試大都第六名,會試第四十三名。 授淮安路鹽城縣丞。 九、趙毅 貫陜西奉元路錄事同,軍戶。──《書經》。 字近仁,行三,年卅一,九月初五日午時。 曾祖伯杰,金□□□。祖仲容,葭州知州,父鑒,興平稅使。母李氏。□□下。娶李氏,繼李氏。 鄉試陜西第一名,會試第廿六名。 授陜西行省管勾。 十、[余觀] 【[八八]姓名原脫。按《元詩選》癸集有余觀詩,其小傳云:「余院判觀,觀字□□,岳之平江人,登元統元年癸酉進士第」。今據補余觀二字。】 貫岳州路平江州,儒戶。──《書經》。 字[嘉]賓 【[八九]嘉字原脫。按《傅與礪詩文集》卷七有《余觀嘉賓及第歸岳陽卻赴常寧州判官》詩,陳旅《安雅堂集》卷二亦有《送余嘉賓赴常寧州判官》詩,今據補。】 [行]□,年廿六,正月十六日□時。 曾祖師孟,□□□,祖端昂,父元升。母鄧氏,□□。具慶下。娶胡氏。 鄉試[湖廣第]□□名,會試第卅四名。 授常寧州判官。 十一、張楨 貫汴梁路錄事司附籍侍衛軍戶。──《春秋》。 字約中,行八,年廿九,二月十一日□時。 曾祖國維,將仕郎。祖鼎,將仕郎。父道淵,將仕郎、汴梁路經歷。母史氏。慈侍下。娶未。 鄉試河南第三名,會試第五名。 授彰德路錄事。 十二、鞠志元 先世居吉安路吉水州,今籍岳州路巴陵縣。──《詩經》。 字希仁,行四,年四十,二月初八日。 曾祖三復,宋進士。祖子端,宋進士。父頤孫。母鐘氏,繼黃氏。慈侍下。娶彭氏 鄉試湖廣第十六名,會試第三十二名。 授寶慶路邵陽縣丞。 十三、成遵 貫南陽府鄧州穰縣,軍戶。──《春秋》。 [字誼叔] 【[九○]誼叔,據《元史》卷一八六《成遵傳》補。】 ,行三,年卅,十一月二十日寅時。 [曾祖]□□,[祖]□□,[父]輔仁,母周氏。慈侍下。娶雷氏。 鄉試[大都第□名] 【[九一]成遵鄉試地,宋褧《燕石集》卷四《送翰林編修成誼叔》詩稱系由國子生鄉舉于大都,今據補。】 ,[會試]第廿□名。 授翰林[國史院編修官] 【[九二]據《元史》卷一八六《成遵傳》補。】 。 十四、陳毓 貫□□路□□□。──《春秋》。 字符□,[行]□,[年]□[十]六,正月初八日酉時。 曾祖□□,□□□,祖幼黃,宋待補太學生。父以德,[母]□[氏]。重慶下。娶易氏 鄉試湖[廣]第一名,會試第六名。 授瑞州路新昌州判官。 十五、周璇 貫真定路錄事司,民戶。──《書[經]》。 字子衡,行一,年廿九,四月初十日酉時。 曾祖斌,祖壁,贈承事郎。父思義,[廉]訪司知事。母蒲察氏。具慶下。娶申氏。 鄉試真定第五名,會試第七名。 授太常禮儀院郊祀署太祝。 十六、江文彬 貫建寧路錄事司,儒戶。──《書[經]》。 字質甫,行一,年卅六,十月初六日申時。 曾祖斯立,祖翼子,父元父,母趙氏。具慶下。娶黃氏。 鄉試江浙第十八名,會試第卅名。 授泉州路錄事。 十七、程益 貫濟南路錄事司,軍戶。──《春秋》。 字光道,行一,年卅一,四月廿一日寅時。 曾祖[萬,江南郡獄掾] 【[九三]據蘇天爵《滋溪文稿》卷一八《程府君墓志銘》補。】 。祖璧,□□郎。父恭,承務郎,南陵縣尹。母劉氏,繼張氏。[具]慶下。娶張氏。 己巳山東第四[名],鄉試山東第□名,會試第卅一名。 授翰林國史院檢閱官。 十八、鄧梓 貫[龍興路奉新縣] 【[九四]據同治《南昌府志》卷二九葉一八上補。】 。──《詩[經]》。 字[文]若,[行]□,[年]□□□,四月廿八日午時。 [曾祖]□□,[祖]□□,[父]□□,母王氏。具慶下。娶易氏。 鄉試[江西] 【[九五]鄧梓為江西龍興路奉新縣人,當就鄉試于江西,今據補。】 第三名,會試第廿八名。 授南豐州判官。 十九、郭文煥 貫成都路錄事司,儒戶。──《春秋》。 字質方,行三,年卅三,十二月初九日卯時。 曾祖誠,祖復,父善宗,母何氏。嚴侍下。娶白氏。 鄉試四川第三名,會試第四十七名。 授重慶路錄事。 二十、劉基 貫處州路青田縣,儒戶。──《春秋》。 字伯溫,行七,年廿六,六月十五日。 曾祖濠[宋翰林掌書] 【[九六]據張時徹《誠意伯劉公神道碑銘》(見于劉基《誠意伯文集》卷首,四部叢刊本)補。】 。祖槐,宋太學生。父■〈火侖〉,儒學教諭。母[富]氏 【[九七]據上引《劉公神道碑銘》補。】 。具慶下,娶富氏。 鄉試江浙第十四名,會試第廿六名。 授瑞州路高安縣丞。 二十一、劉文□ 貫大都路警巡院附籍儒戶,先里濟南。──《詩經》。 [字]□□,行一,年卅五,二月廿九日,亥時。 曾祖□□,□□□,祖德昭,刑部同知令使。父王 【[九八]此字原僅殘存偏旁。】 ,儒學教諭。母張氏。[具]慶下,娶殷氏。 己巳鄉[試]第五名,[鄉試大都]第□[名],[會試]第廿七名。 授[上]都路[奉]圣州判官 【[九九]元代大都、上都二路轄下州名以圣為第二字者,唯有奉圣州,隸上都路,見《元史》卷五八《地理志一》,今據補。】 。 二十二、徐邦憲 [貫龍興路富州] 【[一○○]據同治《南昌府志》卷二九葉一八上補。】 ──《書[經]》。 字□□,[行]□,年卅二,十二月初四日。 曾祖正道,[祖]□□,[父]□□,母鄒氏,具慶下。娶(催)[崔]氏 【[一○一]原文顯誤,今改正。】 。 儒學教諭。鄉試[江西第]□□名 【[一○二]徐邦憲為江西龍興路富州人,當就鄉試于江西,今據補。】 ,會試第四十二名。 授袁州路分宜縣縣丞。 二十三、許寅 貫晉寧路臨汾縣,軍籍。──《詩[經]》。 字可賓,行三,年卅,十一月初二日□時。 曾祖濟民,祖固,父肯終,母張氏。具慶下。娶程氏,繼高氏、韓氏。 鄉試大都第十名,會試第三十五名。 授翰林國史[院]檢閱官。 二十四、朱彬 貫建昌路新城縣附籍儒戶。──《詩[經]》。 字仲文,行二,年廿六,正月十五日□時。 曾祖應元,祖何,父禮。母翁氏。具慶下。娶黃氏。 鄉試江西第十九名,會試第廿四名。 授翰林國史院典籍官。 二十五、于及 貫益都路錄事司,軍戶。──《易[經]》。 字□□,行一,年廿七,九月廿日子時。 曾祖守中,祖□,浦江縣尹。父欽止,岳州教授。[母]鄭氏、喬氏。[慈]侍下。[娶]□[氏]。 鄉試山東[第]□[名],會試第□名。 授□陽□□□。 二十六、艾[云]中。 貫龍興路錄事司。──《易經》。 字翼□,行三,年廿六,二月初二日辰時。 曾[祖]□□,祖梓,父德新,母徐氏。具慶[下],娶陳氏。 鄉試江[西第]九名,會試第卅六名。 授贛州路錄事。 二十七、鄧世綸 貫高唐州武城縣,軍戶。──《詩經》。 字君理,行卅六,年廿七,八月十九日酉時。 曾祖彬,祖愨,父煥,母杜氏。具慶下。娶高氏。 鄉試東平第五名,會試第四十一名。 授東昌府錄事。 二十八、熊爟 貫龍興路富州,□[戶]──《詩經》。 字成舉,行七,年卅一,二月十七日子時。 曾袓莊孫,宋迪功郎。祖涯,父樾。母雷氏、徐氏、(母)鄧氏 【[一○三]依本錄行文體例,母字顯衍當刪。】 。慈侍下。娶黃氏,繼黃氏。 鄉試江西第廿二名,會試第四十四名。 授贛州路會昌州判官。 二十九、李哲 貫[保定]路博野縣 【[一○四]按元代博野縣隸保定路,見《元史》卷五八《地理志一》,今據補保定二字。】 ,軍戶。──《春秋》。 字[公毅] 【[一○五]字原脫。按賴良編《大雅集》卷三葉二下記:「李哲字公毅。」今據補公毅二字。】 ,行一,年卅一,十一月十五日戌時。 [曾]祖□□,[祖]□□,父居禛,母趙氏。慈[侍下]。娶朱氏。 鄉試[燕南第]□[名] 【[一○六]依《元典章》卷三一《科舉程序條目》,保定路人就真定路鄉試,而本錄均稱鄉試燕南,今據補。】 ,[會試第]□一名。 授□□□□□。 三十、許廣大 貫臺州路天臺縣,民戶。──《書經》。 字具瞻,行一,年廿一,正月初十日酉時。 曾祖漁著,宋進士。祖文的,父嗣。母張氏。重慈下。娶葉氏。 鄉試江浙第廿名,會試第十八名。 授慶元路昌國州判官。 三十一、張本 貫延平路將樂縣,儒戶。──《禮記》。 字在中,行一,年卅六,正月十二日子時。 曾祖興,祖日宣,父德昭,母廖氏,繼廖氏,具慶下。娶蕭氏。 鄉試江浙第十一名,會試第卅八名。 授贛州路寧都州判官。 三十二、張文淵 貫汴梁路尉氏縣,寓居武昌[路]錄事司。──《易經》。 字希顏,行一,年廿九,二月十六日卯時。 曾祖德,祖凱,父壽之,母周氏,具慶下,娶袁氏。 鄉試河南第五名,會試第十九名。 授襄陽路均州判官。 漢人二十五名 南人二十五名 |
|
來自: 新用戶4541Ay47 > 《歷史傳記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