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賽德斯L4500A是德國的重型貨運卡車,最初是為民用而發展,二戰暴發后廣泛被德軍用于西線和東線的軍事單位中。 從1939-1944年共約生產了9500輛,是德國軍隊后勤支持的重要支柱之一,梅賽德斯L4500A為四輪驅動,7,2升柴油發動機。后作為一個專用的軍用車型改裝了眾多的種類如:戰地廚房、高炮搭載車、救護車等。 梅賽德斯L3000A卡車是德軍主要的3噸級軍用卡車。該型車以柴油為動力由戴姆勒-奔馳出品分 A和S系列。這些車輛從1939年一直生產到1944年,(總共制造了27668輛A/S及改裝車)。1944年,梅賽德斯L3000A被停止生產,因為軍方認為用汽油發動機的歐寶-閃電3噸卡車更適應德國國情,因為它更容易維護,也更適應在俄國寒冷的條件下使用。 巴巴羅薩行動開始后,俄國嚴酷的天氣和泥濘的道路對德軍的運輸車輛提出了新的要求。德軍在西歐的大量汽車根本對付不了蘇聯破爛的道路網絡,第一個冬天就有數以千計的運輸車被遺棄在俄羅斯的泥濘和積雪中,即使是四輪驅動的奔馳L4500A也不能在俄羅斯缺乏良好的道路上履行職責。這就奠定了1943年奔馳L4500R半履帶卡車的出現,雖然以L4500A為基礎改進而來的L4500R車重增加了承載能力確無提高,反而最大速度縮小到36公里/小時。安裝6缸柴油發動機112匹馬力,燃油消耗量也高達200公升每100公里。但德軍運輸車隊終于能夠在俄羅斯的原野上行駛。梅賽德斯L4500R半履卡車成為東線車隊的主力之一,從1943-1944,共生產1486輛。 由于俄國的惡劣地形條件迫使德國軍隊在1941年初開始推動全履帶支援車輛的設計。 奧地利斯太爾公司生產的斯太爾RSO/01牽引車由于安裝了保時捷設計的V - 8風冷汽油發動機使該車擁有了6700英磅一檔的高牽引力及其3306磅良好的有效載荷能力,很快就證明了它在俄國東部戰線能可靠的改善交通狀況,從而獲得了軍方好評。但是,高油耗的發動機(3至5.5英里每加侖)卻只能支持它每小時9英里緩慢速度卻并不適合長距離人員物資輸送,因此斯太爾RSO/01牽引車的主要任務是前線牽引迫擊炮,榴彈炮和輕型火炮。從1942年至1945年有超過25,000輛斯太爾RSO/01牽引車被送到了前線。 二戰中德軍的野戰餐車令人驚嘆,在各類無不展現著德國軍事高科技的坦克和軍車隊列中你不難從Hf.13野戰餐車的外觀上發現木制包鐵車輪(戰爭后期才有橡膠車輪)、鐵皮煙筒等一戰時期的痕跡。野戰餐車是戰時德軍配備所必不可少的車輛之一。其實,每個陸軍師不僅有流動廚房設備一套,而且還擁有烘烤和屠宰隊。讓人奇怪的是,盡管在機械化領域占有世界領先位置,德國工業卻沒有提供足夠的機動力給野戰餐車,克萊娜Hf.13野戰餐車在戰爭前期和中期是靠馬來拖拉的,直到戰爭的最后才有汽車拖行。 克萊娜Hf.13野戰餐車依靠煤和木柴加熱,它有一個200升的湯鍋用來煮土豆和香腸另配一個90公升咖啡壺給官兵提供咖啡和開水,下面有一個食品的儲存空間,一次可以為125—225名士兵供應飯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