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麥家在接受采訪時說:“文學能讓世界變小、讓我們變大。你讀了文學書,最后你會覺得世界是很小的,比如美國就在你的腳下,古羅馬就在你的心里。慢慢地你讀了很多文學書,你的個人就長大了,世界反而變小了。知識性、工具性的書看多了,是很有必要轉型來讀文學類書的。因為我們要修復一下自己的內心,讓自己內心更加豐盈一點。而這個是工具書所幫不了的,必須還得是文藝。” 下面給大家帶來麥家心中值得一讀的文學類著作: 《二十首情詩和一首絕望的歌》 [智利] 巴勃羅·聶魯達 / 陳黎 / 張芬齡 / 南海出版公司 生命中只有兩樣東西不可缺少:詩歌和愛情。送一首詩給你的愛情! 聶魯達20歲寫就時的《二十首情詩和一首絕望的歌》,為他贏得了全世界的贊譽。《船長的詩》《一百首愛的十四行詩》是聶魯達寫給愛人瑪蒂爾德的情詩,充滿了突發的和熾烈的激情。“愛是這么短,遺忘是這么長”“我喜歡你沉默的時候,因為你仿佛不在”等經典的聶魯達詩句,打動著每一個戀人。 他的詩篇具有自然力般的作用,復蘇了一個大陸的命運與夢想。——諾貝爾文學獎授獎辭 巴勃羅·聶魯達是二十世紀所有語種中最偉大的詩人。他書寫任何事物都有偉大的詩篇,就好像彌達斯王,凡他觸摸的東西,都會變成詩歌。 ——加西亞·馬爾克斯 《草葉集》 [美] 沃爾特·惠特曼 / Walt Whitman / 趙蘿蕤 / 后浪丨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草葉集》首版于1855年,作者生前多次重加編排增添內容,直到第九版,也稱臨終版,從最初的十二首詩到最后的四百余首。全書共分十二輯,外加三個補編。詩集得名于書中的詩句“哪里有土,哪里有水,哪里就長著草。”詩集出版后,極具創新的自由體詩歌形式和廣闊的題材,開創了美國詩歌的新時代,并影響了世界各地的詩人,比如智利的聶魯達,葡萄牙的佩索阿,土耳其的希克梅特,英國的戴·赫·勞倫斯等等,是世界文學的瑰寶。 《海上勞工》 維克多·雨果 / 羅玉君 / 四川人民出版社 / 《海上勞工》是雨果流亡海島期間創作的一部重要小說,主要描寫了主人公吉利亞特對船主利蒂埃利的侄女戴呂施特深沉純潔的愛,為搶救杜朗德的機器表現出的勇敢與才能,以及為了成全戴呂施特與埃伯納茲爾·戈德萊神父的婚姻而作出的自我犧牲,表現了主人公與偏見、迷信及自然力的英勇斗爭,塑造了一個集“約伯與普羅米修斯”于一身的海上勞工代表。 《故事新編》 魯迅 / 人民文學出版社 《故事新編》是魯迅的一部短篇小說集,收錄了魯迅在1922年~1935年間創作的短篇小說八篇。1936年1月由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初版,列為巴金所編的《文學叢刊》之一作者生前共印行七版次。 這八篇小說分別是:《補天》、《奔月》、《理水》、《采薇》、《鑄劍》、《出關》、《非攻》、《起死》。外加一篇《序言》。此書主要以神話為題材,多數是在“博考文獻”的基礎上,“取一點因由,隨意點染。” 其中,《補天》寫于1922年冬天,原題《不周山》,收錄于《吶喊》初版,后改名《補天》并抽出;《奔月》、《鑄劍》寫于1926年和1927年,《鑄劍》在《莽原》上發表時題名《眉間尺》;《補天》、《理水》、《非攻》、《采薇》、《起死》寫于1934至1935年。 《長恨歌》 王安憶 / 南海出版公司 一個女人四十年的情與愛,被一枝細膩而絢爛的筆寫得哀婉動人,其中交織著上海這所大都市從四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滄海桑田的變遷。生活在上海弄堂里的女人沉壘了無數理想、幻滅、躁動和怨望,她們對情與愛的追求,她們的成敗,在我們眼前依次展開。王安憶看似平淡卻幽默冷峻的筆調,在對細小瑣碎的生活細節的津津樂道中,展現時代變遷中的人和城市,被譽為“現代上海史詩”。 本書榮獲第一屆世界華文文學獎,并于2000年獲得我國文壇上最具榮譽的大獎——茅盾文學獎。 《塵埃落定》 阿來 / 浙江文藝出版社 一個聲勢顯赫的藏族老麥其土司,在酒后和漢族太太生了一個傻瓜兒子。這個人人都認定的傻子與現實生活格格不入,卻有著超越時代的預感能力和舉止。在其他土司遍種罌粟時,傻子少爺突然建議改種麥子,結果鴉片供過于求,無人問津,大批饑民投奔麥其麾下,麥其家族的領地和人口達到空前的規模,傻子少爺也因此而娶到了美貌的妻子塔娜,并開辟了康巴地區第一個邊貿集市。然而當傻子少爺回到麥其土司官寨后,一場家族內部關于繼承權的腥風血雨卻悄然拉開了帷幕…… 《紅高粱家族》 莫言 / 浙江文藝出版社 用靈性激活歷史,張揚生命偉力,弘揚民族精神,使中國當代戰爭小說面貌為止一新; 通過這部小說,莫言把他的“高密東北鄉”安放在世界文學的版圖上; 入選《亞洲周刊》評選的二十世紀中文小說“百年百強”; 入選WORLD LITERATURE TODAY“75年來世界40部杰出作品”榜單; 電影、電視劇《紅高粱》的原著小說。 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經典暢銷“莫言長篇小說全編”系列,全新修訂升級 《紅高粱家族》是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的長篇小說,創作于1986年,是“莫言長篇小說全編”(修訂版)系列中的一冊。是莫言向漢語文學,乃至世界文學奉獻的一部影響巨大的力作,曾入選《亞洲周刊》評選的二十世紀中文小說“百年百強”和英美學界重量級期刊WORLD LITERATURE TODAY評選的75年來世界四十部杰出作品榜單。 小說通過“我”的敘述,描寫了抗日戰爭時期,“我”的先輩們在高密東北鄉上演的一個個轟轟烈烈、英勇悲壯的故事。 “我”的先輩們一方面奮起抗擊殘暴的日本侵略者,一方面迸發出可歌可泣的傳奇愛情,同時也展現了人類在情感受到世俗規則壓迫時陷入的沖突。 “歷史上的人物、事件在民間口頭流傳的過程,實際上就是一個傳奇化的過程。歷史是人寫的,英雄是人造的。人對現實不滿時便懷念過去;人對自己不滿時便崇拜祖先。我的小說《紅高粱家族》大概也就是這類東西。”——莫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