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睡不著,白天睡不醒,作息還是假期的作息,時間卻成了工作的時間。 一邊打開電腦登錄工作郵箱,一邊習慣性地打開手機短視頻或游戲; 一邊計劃著在自己的崗位上發光不適,一邊懷念著假期里放縱自由的生活…… 開工一周了,你的假期綜合癥還未破解? “假期綜合癥”究竟是何方妖孽?竟如此讓人欲罷不能! 什么是假期綜合癥 假期綜合癥又稱“節后綜合癥”,指人們在度過長假期后出現的生理或心理問題,通常由假期內奔波勞累、作息紊亂、飲食不規律,假期后學習、工作壓力大,思念家人等多因素導致。 在臨床上,假期綜合征并不是一種疾病,主要指人們結束自由自在的休假時光,重新回歸工作崗位或學習生活時,由于不適應而出現的效率低下、注意力難以集中、情感壓抑,甚至失眠郁悶等一系列現象。 假期綜合癥的主要表現 ●失眠紊亂,精神萎靡 長假玩樂過度,甚至通宵喝酒打牌,不給身體充分的休息時間,打亂了人體正常的生物鐘,造成植物神經系統紊亂,“睡眠紊亂”就會找上門。 ●代謝紊亂,消化不良 長假期間胡吃海喝,由于身體攝入過多的高脂肪或熱量高食物,加重腸胃負擔,引起消化不良,表現為腹脹、腹瀉或便秘。 ●退潮憂郁癥 在高度興奮、高度熱鬧的節假日過后,又回歸到平靜的、日常的生活,因而感到孤單、抑郁、無聊等癥狀。 ●恐懼上班 經過連續幾天的吃喝玩樂,好多人開始上班時還有些不適應,一些上班族還出現了焦慮、郁悶、煩躁等情緒,甚至對上班懷有恐懼的心理。 功能醫學教你應對假期綜合癥 “假期綜合癥”其實是一種“現實性焦慮”。“假期結束”像是一個針對快樂系統的“危險警報”,越是接近,警報聲就越響亮。 這個報案裝置源于我們的快樂本能。肆意的玩耍,自在的做事,情緒的宣泄都是“快樂本能”的需要,它平衡著我們的“超我要求”,讓我們的生活張弛有度。 但是隨著日益緊張的社會競爭,這個需要越來越變成一種奢望。 無論是學生,還是職場菜鳥,江湖老炮,人人都被壓力武裝成一節高速列車上的車廂,看著井然有序地在軌道上奔馳,但框架內的零件早已是破敗不堪了。 通過積極調整,很多人的癥狀會自動消失的,無須過度擔心。 ●早作準備,松弛有度 人們在假期期間,生活作息和平時差別較大,親朋好友聚餐娛樂,很容易便開始“放縱”自己。下次假期結束前,應該預留一兩天,用來恢復精力和體能,并安排上班該做的事項。 ●心理暗示,調節情緒 很多人習慣沉迷消極情緒,“放個假我成了小廢物了”、“只想繼續休假”、“沒有干勁,下次小長假是什么時候”......其實,越是這樣越找不回狀態。 節后如果意志消沉,不妨嘗試和自己的內心進行對話,進行一些積極的心理暗示: “我一定可以調整好狀態的” “先從簡單的開始做” “每天恢復一個好習慣” ...... 我們的身體是很聰明的,你和它說什么,它就會反饋什么,積極的心理暗示,有助于產生積極的情緒、進而采取積極的態度與行為方式。 ●做好節后規劃,緩解焦慮情緒 節假日后,面對工作很多人會焦慮、煩躁、不安、提不起干勁...... 但是,如果能梳理清楚每天要完成的工作內容,整理羅列、一目了然,這樣就能有效緩解節后面臨一堆事務的不適感和無序感,增加我們對工作的掌控感,能幫助我們盡快回歸正常的工作狀態。 ●規律作息,給睡眠“充電” 早睡早起,調整作息時間,逐漸恢復到正常工作所需的睡眠和覺醒時間,給身體一個緩沖期。 ?為了提升睡眠質量,睡前聽一段舒緩的音樂。 ?睡前要盡量不使用電子產品。因為電子產品會產生藍光,藍光會抑制褪黑素的分泌(促進睡眠的激素),進而導致入睡困難。 ●調整飲食,減糖減油 假期結束,腸胃在推杯換盞、山珍海味的“助力”下不堪重負,這時候可以通過清淡飲食來為腸胃減減負。 ?適量飲水,促進身體新陳代謝及胃腸蠕動,緩解腸道反應。 ?吃些富含維生素和粗纖維的食物,如菠菜、蘿卜、山藥、小米、山楂等。 ?用水果、堅果、奶制品等代替部分甜點和膨化食品。 ?在復工初期,可以適當增加碳水攝入量,粗細搭配,因為對于腦力勞動者而言,碳水能從某種程度上,幫助他們更快適應工作節奏。 ●適當運動,減輕疲勞 運動可以使人體產生內啡肽和多巴胺,改善機體免疫力,幫助人們消除疲勞。相關專家指出,運動能使人放松且感到快樂,從而減少負面情緒。 ?慢跑、游泳、健步走、羽毛球等有氧運動都有助于緩解壓力。 ?30至45分鐘的凈運動時間中,有氧運動和拉伸運動的組合,會提升睡眠質量,抗疲勞。 ?圍棋、橋牌等智力運動能讓人心境平穩。 通過以上方式能在很大程度上解決假期綜合癥,但如果相關癥狀持續時間超過一個月,則需要前往醫院就診。 不管是否情愿,生活總在催促我們邁步向前,路還很長,夢還很遠!新的一年,我們一起加油! 借用媒體的一段話: 新的征程已拉開帷幕,那些尚未實現的夢想、那些還沒到達的遠方,都在等待你動身前往! 請接收這份擺脫假期綜合癥的指南,趕緊調整好狀態,迎接工作和生活,和假期綜合癥說“bye bye”吧! - End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