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宇宙探索編輯部》終于上映了。 它的豆瓣評分8.5,在今年上映的內陸影片中是最高的一部,也是近3年評分最高的電影之一。 有人看完后直呼驚喜,“有笑有淚有共鳴,難見的生活化幽默,紀錄片質感,提前預定今年最佳”。 “今年看過最浪漫的一部片子。“ 這是90后導演孔大山的首部長片,2年前的平遙電影節,就引爆業內口碑。 電影真正上映后,喜歡的人恨不得二刷三刷。我在看的時候,目睹那些天馬行空的想象變成現實,那一瞬間的不可思議直擊心底。 很多人是因為郭帆監制,沖著《流浪地球》的噱頭去看這部電影的。不過,它不是視覺大片,而是一部低成本土味公路片。也因此,導演每次路演時,都要先“道歉”。 它的獨特之處,在于沒有用恢弘的場面和酷炫的特效,而是回歸到生活本身。 在外灘君看來,這部電影雖然無厘頭,卻浪漫而有趣。雖然觀感有些粗糙,內核卻無比溫柔,依舊值得一看。 下文有劇透 01 在荒誕生活中 呈現極致浪漫 中年男人唐志軍,落魄的科幻雜志主編。 因為雜志社經營不善,他為了拉投資,親自演示穿宇航服,卻不小心被困在里面。眼看就要窒息,眾人情急之下,叫來了救護車、消防車、吊車。 當他從窗戶被吊出來時,就像是被抓的外星人。隨著交響樂《歡樂頌》響起,圍觀的大爺大媽們一臉好奇,只有他自己不快樂,這種極其荒誕的反差感,讓人忍俊不禁。 他回到家,煮了碗面,就著電視機的雪花點吃起來。忽然靈機一動:“這不是普通的電視雪花點,是宇宙誕生時的余暉。” 荒誕之余的浪漫,讓人會心一笑。 無論是小鎮上的“外星人駐地球聯絡處”,還是“接小孩專用”三輪車里的中年人,都散發出類似的詩意氣質。這些具像又溫情的表達,在其他科幻片中并不常見。 就連孔大山自己也覺得,這種東西太小眾、太奇怪了,雖然有一些喜劇的元素、科幻的成分,但找不到一個對標電影或者明確的類型標簽。 電影中最浪漫的,莫過于唐志軍一路翻越高山、深谷和積雪叢林,騎著小毛驢,揮舞著綁著胡蘿卜的棍子往前走。當他在一個山洞里找到畫著外星人和人類的巖壁時,洞口深處飛來一群麻雀。 這些不一樣的畫面,戳中了人們內心最柔軟的地方,“詩意又浪漫,不停地追尋意義,追尋本身成了意義”。 “不浪漫嗎?浪漫死了。” 電影中的科幻元素也很非主流。壞掉的電視機,古板的石獅子,還有塑料外星人,都讓人聯想起《走近科學》里的各種讓人哭笑不得的“神秘事件”。 這是荒誕性的一種可能性,展示了中國民間獨特的“土味兒”科幻氛圍。它不是天馬行空脫離現實,而是脫胎于現實,讓被日常所困的我們,看得更遠一些。宇宙就是一行詩,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個字。 02 100多分鐘的手持鏡頭 晃暈了無數觀眾 《宇宙探索編輯部》上映后,影評人一致叫好。 不過,也有些真沖著科幻來的人,被100多分鐘的手持長鏡頭晃吐了。 有網友說自己平時不暈車,坐后排看到一半想吐,就直接沖出去了。還有網友說每次轉場的時候,都得閉上眼睛,不然生理嚴重不適。 這是一部有門檻的電影。搖擺的手持攝影,密集的跳切剪輯,讓人感覺暈乎乎的。要是去看的話,座位一定要盡量往后選。 不過,這種特殊的效果,其實是主創團隊刻意求之的。電影采用了偽紀錄片的拍攝方式,拍攝時沒有燈光、沒有打板、沒有分切鏡頭,每場戲都是用長鏡頭拍下來的。 因為大部分畫面都是在西南山區拍的,劇組的監視器就是兩塊7寸顯示屏。孔大山總是經常跟在攝影師身后,邊走邊看脖子上掛的小屏。 為了讓畫面更真實,他還特意叮囑攝影師,讓鏡頭再晃一點,呼吸感再強一點。沒想到,等畫面從7寸屏投放到大屏幕上時,他才發現“呼吸感有點太重了”。 剪輯時,他也沒有以鏡頭為單位,而是從一個鏡頭里摳出某一句話或某兩個字。每個鏡頭,都被細分成無數小細節,再進行重構組合。電影里一個2分鐘的對話,實際可能有10分鐘。 種種因素疊加起來,使得這部電影很“挑觀眾”。 03 《西游記》的內核 每個人都是唐志軍 好的電影,往往不會流于表面,而是讓人探索,欲罷不能,是導演和觀眾的一場斗智斗勇。 《宇宙探索編輯部》就是這樣一部電影,我在看的時候,無數次被唐志軍身上那股執拗勁兒打動。 它就像是現代版《西游記》,一群人帶著自己的困惑,踏上西去的旅途。電影的英文名,就叫《Journey to the West》。 就連劇中的主角名字,也遙相呼應。唐志軍對應唐僧,內心無比堅定;孫一通對應孫悟空,只是頭上的緊箍咒變成了一口鍋;秦彩蓉對應豬八戒,同樣嘴碎愛吐槽;那日蘇對應沙僧,都是干活擔當。 他們帶著30多年前的無線電設備,一路跋山涉水,雖然麻煩不斷阻礙叢生,依舊我行我素。這種固執乍看有些可笑,細品則讓人感動不已。 或許,我們每個人都是唐志軍,心中總有些遙不可及的夢想,甚至不被人所理解。 雖然我們無法像他們那樣瘋癲固執,卻能在他們的故事里,產生某種精神共鳴,不知不覺間淚流滿面。 就像孔大山所說:“希望它給大家的感受,就像是你有一個特別不靠譜的朋友,在你難過的時候,他突然跑過來,不停給你開各種莫名其妙的玩笑,最后你突然意識到,他只是很笨拙地想要安慰你。” 影片最后,回歸親情。唐志軍寫了首詩送給死去的女兒,可他流淚滿面,念不出來。因為眼淚本身,就是這首詩。 我們這才恍然大悟,原來幾十年來,唐志軍一直苦心尋找外星人,是想探尋“人類在宇宙存在的意義究竟是什么”,從而找到女兒當年因抑郁癥而自殺的原因。這漫長的一路,其實是他的自我救贖。 話說回來,這個世界上,真有外星人嗎?誰知道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