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曾經跟我學習的家長向我反饋,通過自己的學習,她的女兒情緒越來越穩定了,學習也變得積極主動了,對父母也變得體貼感恩了。她說最讓她開心的是,女兒也會主動盡自己所能去幫助身邊的人了! 女兒和她分享,那一次放學后回家比較晚,是因為在路上碰見了一個老奶奶,老奶奶向她問一條路該怎么走,他的女兒向奶奶說明了該怎么走,但是感覺奶奶還是不清楚,于是她就干脆護送奶奶到達的目的地。 這位媽媽非常智慧,她說這是讓她最高興的。我常常也強調,當一個孩子能夠在生活當中樂于助人的時候,那么他的未來就會一片光明。 那為什么這位家長的孩子越來越優秀了呢?最初的時候,她的女兒也是非常叛逆,脾氣很大,甚至呈現不想讀書、打媽媽的的行為。其實主要是因為這位媽媽她的思維發生了轉變,他開始不再以成績和上學為中心,而是以孩子的品德為中心,不再處處擔心,替孩子承擔,而是學會放手,讓孩子自己成長。她不僅思維轉變了,而且身體力行,開始更好地孝順父母,然后在生活當中盡自己所能去幫助他人,并且盡自己所能去捐助有需要的人。 所以當她發生了很大的轉變之后,孩子不知不覺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孩子也能夠在生活當中盡自己所能去幫助他人,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事實上當一個孩子有了利他之心,那么他內心自然就會逐步的升起內在動力。所以最好培養孩子內在動力的方法,其實就是讓孩子升起利他之心。那么家長在平時生活當中,如何做才能夠影響孩子呢? 第一,常常微笑。常常微笑不僅對于自己的身心很有幫助,同時也給身邊的人帶來愉悅,帶來希望,帶來信心。生活當中我們大部分人會重視飲食上的健康,比如覺得吃農家天然菜更健康,但是大部分人卻忽略了情緒感受對健康的影響。所以常常保持微笑,讓自己的身心處于被滋養的狀態,同時也滋養身邊的人。 第二,孝順父母。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道,是一切善的起源和根本,家長在生活中孝順父母長輩,孝順另一半的父母,孝順身邊的老人,那么,孩子就會自然受影響,也會有孝順的良好品質。 第三,盡可能多說好話。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有時候關鍵一句話,能夠救一個人,可能也會殺死一個人, 第四,祝福他人。古人說: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彥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 意思是:別人有技能,好像自己有了一樣。別人有才德,他心里喜歡他,超過了他口頭的贊揚。祝福他人,贊嘆他人,我們自己的心量越來越大,同時也給他人帶來正能量! 第五,勸人為善。給人錢財、贊美他人,只是暫時幫助他人,如果我們能夠影響一個人的思想觀念發生改變,讓一個人開始斷惡修善,讓一個人開始以孝順老人為中心,那么就是改變他的一生,幫助他改變了他的命運,甚至可以說是改變了他的家族,改變了他的子子孫孫! 第六,愛護所有生命。家長如果心地善良,平時愛護各種小動物,那么孩子自然也會效仿,愛護小動物。小孩子的心地在越小的時候越單純善良,所以家長如果懂得呵護孩子的這份善良,那么孩子未來心地就特別的純潔。越是心地善良純潔的孩子,越能夠生起利他之心,當一個孩子有了助人之心,那么他就會有源源不斷的內在動力。 總而言之,父母的修為就是孩子最好的教育,家長給孩子做好了榜樣,孩子自然就會效仿,不管孩子有沒有看到家長做。家長如果處處心存利他之心,盡自己所能積德行善,那么孩子不知不覺也會盡可能想著幫助他人,一個走到哪,常常想著幫助別人的孩子,未來就會一片光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