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蘇軾 ![]() 蘇軾(1037~1101年),今四川省眉山人,字子瞻,號東坡居士、鐵冠道人。北宋文學家、書法家、美食家、畫家,歷史治水名人,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親蘇洵和弟弟蘇轍一起并稱為“三蘇”。 ![]() 蘇軾進士出身,自小受道的啟蒙教育,他的一生對道情有獨鐘。 在王安石變法期間,蘇軾雖贊同政治應該改革,但反對操之過急的政策,因此招來新黨排擠,后來又因反對“盡廢新法”,受到司馬光為首的舊黨排斥。由于蘇軾在新舊黨爭中兩邊都不討好導致仕途失意。 1101年,蘇軾遇赦北歸時病卒,時年65歲。宋高宗時追贈太師,宋孝宗時追謚“文忠”。 ![]() 宦海沉浮 1057年中進士。 1060年為福昌縣主簿。 1061年正式步入仕途,年僅24歲,授鳳翔府判官。 蘇軾的第一份官職相當于陜西省寶雞市的常務副市長,官場的起點是非常高的。 1065年,蘇軾被朝廷召集回京,任登聞鼓院。 大致相當于國家信訪局的局長。 1066年為父親蘇洵在家鄉守孝3年。 1069年,蘇軾結束守孝回到京城時,“王安石變法”開始。蘇軾的老師歐陽修因反對變法,被迫離開京城。 1071年,蘇軾因為上書朝廷,指出變法存在的弊病,遭到彈劾。因感到朝廷不是久留之地,便主動申請調離京城。被外放為杭州通判。 相當于現在的杭州紀委書記。 1074年至1079年,蘇軾一直在地方任職,先后出任密州知州、徐州知州、湖州知州。 密州位于山東,徐州位于江蘇,湖州位于湖北,知州相當于今天地級市的市長。 ![]() 1079年,蘇軾對新法實行過程中出現的弊端進行批評和諷諫,遭到新黨彈劾,牽連數十人,史稱“烏臺詩案”。這一事件影響了蘇軾一生的命運。好在蘇軾在王安石等人的救援下,僥幸逃過一死,僅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 團練副使是一種虛銜,沒有實權,類似于現在湖北黃岡市的調研員或者巡視員。 蘇軾在黃州一共居住了5年,由于無事可做,他經常到赤壁古戰場游覽,寫下了《赤壁賦》《后赤壁賦》《念奴嬌·赤壁懷古》等不朽之作。由此看來,“烏臺詩案”是蘇軾個人的不幸,卻是中國文學史上的幸事。 ![]() 1084年,朝廷將蘇軾調到汝州上任。汝州位于河南,從黃州到汝州路程遙遠,途中蘇軾幼兒不幸夭折。蘇軾請求暫時不到汝州上任,留在常州。得到朝廷批準后,蘇軾就在常州居住了幾個月。 1085年,宋神宗病逝,宋哲宗繼位。由于宋哲宗年齡還小,由高太后臨朝聽政。高太后是一個反對王安石變法的人,提拔了以司馬光為代表的舊黨。蘇軾迎來了仕途上的希望,被任命為登州知州,不久被召回朝廷,歷任禮部郎中、起居舍人、中書舍人、翰林學士、知制誥,并主持進士考試。 禮部郎中相當于教育部的廳級干部;起居舍人負責記錄皇帝的日常行動與國家大事,相當于國家黨史研究室的領導;中書舍人和知制誥一樣,負責起草詔令;翰林學士是一種清要而又顯貴的官員,為皇帝提供重要的意見,類似于今天中央辦公廳和政策研究室的秘書。 ![]() 但好景不長,司馬光成為宰相后,拼命打壓新黨,廢除了所有變法,包括明顯對國計民生有利的變法條款。為此,蘇軾發出了不滿的聲音,又遭到舊黨的誣告打擊,被迫再次自請外調,任知杭州,相當于杭州市市長。 蘇軾在杭州當了兩年知州,疏浚了西湖。杭州人民為了紀念蘇軾,將他修建的一座長堤命名為蘇公堤。 1091年,蘇軾曾經短暫被召回京城,隨即又被派到地方上任職,歷任潁州知州、揚州知州、定州知州,碾轉于安徽、江蘇、河北。 1093年,高太后病逝,宋哲宗掌握大權,任命新黨,打擊舊黨,蘇軾被貶到寧遠、惠州、海南儋州等地,奔波于廣東、海南、廣西、安徽、湖南。 蘇軾不屬于任何派別,卻在新黨、舊黨兩派的爭斗中成為犧牲品。不管是舊黨上臺,還是新黨上臺,都要拿他開刀。 1100年宋徽宗繼位后,蘇軾得以從海南返回,被任命為朝奉郎。朝奉郎是一種寄祿官名,沒有實權。蘇軾北歸途中,病逝于江蘇常州。 ![]() 主要成就 蘇軾開創了豪放文風,無論詩、詞、文章都達到了令人景仰的高度。 1.詞 蘇軾在詞的創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他對詞體進行了全面的改革,擴大詞的表現功能,開拓詞境,增強了詞境的哲理意蘊,突破了詞為“艷科”的傳統格局,提高了詞的藝術品味,從而提高了詞的文學地位,把詞堂堂正正地引入文學殿堂,從根本上改變了詞史的發展方向。 ![]() 2.詩 蘇軾學博才高,對詩歌藝術技巧的掌握達到了得心應手的純熟境界,他的詩歌既優美動人,又饒有趣味,尤為難能可貴的是,他能通過生動、鮮明的藝術意象自然而然地表達出詩中的哲理。 ![]() 3.文章 蘇軾主張文章應像客觀世界一樣,文理自然,姿態橫生。他提倡藝術風格的多樣化和生動性,反對千篇一律的統一文風。他的史論和政論都表現出非凡的才華,同時其雜說、書札、序跋等議論文,也能體現蘇軾的文學成就。 4.書法 蘇軾擅長寫行書、楷書,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為“宋四家”。 ![]() 蘇軾書法作品 5.繪畫 蘇軾擅長畫墨竹,且繪畫重視神似,主張畫外有情,畫要有寄托,反對形似,提倡“詩畫本一律,天工與清新”。 ![]() 蘇軾《枯木怪石圖》 蘇軾一生留下大量的詩、詞和文章。 主要文學作品有: 《念奴嬌赤壁懷古》、 《水調歌頭》、 《江城子》、 《定風波》、 《卜算子》、 《臨江仙》、 《題西林壁》等。 主要畫作有: 《枯木怪石圖卷》、 《瀟湘竹石圖卷》等。 ![]() 蘇軾《瀟湘竹石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