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回阻陽攝血法治愈便血一例 張某,男,30 歲。 主訴及病史∶昨夜大便下血甚多,色紫黑不鮮,頭暈目花,肢冷汗出。 診查∶脈細弱,舌白少華。 辨證∶脈癥參合,陽虛陰足,真火勢微。 治法∶急宜扶正回陽,攝血歸經治之。 處方;別直參 30g(另煎沖) 淡附片 3g(先煎) 甘草 3g 炮姜炭 9g 茯苓神各 12g 地榆炭 9g 阿膠珠 9g 砂仁 3g 炒藕節12g 熟地炭12g 【按語】本癥便血量多,勢欲虛脫,急予扶正回陽,攝血歸經之法,旋告收功。 十五、滋陰泄熱和絡法治愈血尿一例 吳某,男,30 歲。 主訴及病史∶血尿已逾三載,近日又發,小溲頻數且短,伴有血絲,行尿無痛感。診查;形瘦神疲,腰尻酸楚,夜寐不安,苔薄膩且黃,脈濡弦。 辨證∶此乃熱在下焦,傷及營陰。治法∶治宜滋陰泄熱,和絡止血。 處方;大生地12g 童木通6g 大薊炭 9g 赤苓 12g 蒲黃炭 9g 生草 3g 大玉竹12g桑寄生各 15g 地榆炭 12g 陳皮 5g 川斷肉 12g 琥珀末 1.5g(研粉分 2 次吞) 二診;滋陰泄熱,和絡 止血,尚合機宜,故諸蓋均見,改善。再守原法增刪之。原方去蒲黃炭,加青蛾丸15g(包)。 【按語】 蓋陽經之熱,下注膀胱,傷其營分,熱少血多,瘀成血蓄;熱多血少,熱迫血行,血不得蓄,而走下竅,故為尿血也。方劑以導赤散利而清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