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貼身太監說“魏公不死,何至于此”,魏忠賢真的那么厲害?胡偉立 - 笑傲江湖 (琴蕭合奏版).mp33:11 來自耀眼觀世界 從前有一戶富紳養了條黑狗,黑狗很兇,對府里的下人又吠又叫,下人不干活它還會咬他們。后來無子的富紳病死了,富紳的弟弟繼承家業,聽從下人們的讒言打死了黑狗。下人們不再害怕主人,不僅合謀坑害主家,強盜打進門來還主動投降,將主家家產敗了個精光。 沒錯,這戶富紳是大明王朝,這條黑狗猶如魏忠賢,那些下人們是當時的官僚士大夫。 故事很生動形象,充分應證了那句“魏公不死,何至于此”,那么魏忠賢在當時的大明王朝究竟扮演了什么角色? ![]() 魏忠賢只是一介太監,為何他死后明朝就不行了,他真有那么厲害?魏忠賢在位期間完成了哪些明熹宗想要做而不好做的事?據史料記載,魏忠賢自小家境貧寒,不曾讀書進學,少年時游手好閑不務正業,后因嗜賭導致傾家蕩產。萬歷17年即公元1589年,21歲的魏忠賢為躲避債主入宮當了太監,隨后成為朱由校的心腹。1620年朱由校繼位稱帝,魏忠賢連升三級成為司禮監秉筆太監,大權在握,統領東廠和宮內所有太監。 ![]() 換句話說,朱由校將身家性命、宮內大權全都交給了魏忠賢負責,可見他對魏忠賢的信任。而魏忠賢也不負帝望,替明熹宗朱由校打壓文官集團,以暴力的方式構建了權力制衡,腐朽的士大夫階層及富商階層遭到鎮壓與打擊,維護了明朝統治。也就是說,惡名魏忠賢背了,好處明熹宗得了。 ![]() 那么,魏忠賢都替明熹宗做了那些事?首先,扳倒了東林黨。魏忠賢掌握大權后,以“梃擊案”、“紅丸案”和“移宮案”三件精心策劃的陰謀栽贓陷害東林黨,楊漣、左光斗等為首的東林黨人被殺,一時間東林黨人人自危,明朝政治氛圍由此清明,得以上下同心處理內憂外患,對內賑災、治理黃河,對外抵御后金入侵。 ![]() 其次,開源節流充實國庫。魏忠賢執政時期在商貿發達的江南地區恢復萬歷末年被東林黨廢除的工商稅、海稅,加征鹽礦茶葉稅,并以東廠和錦衣衛等暴力機構進行催收和鎮壓江南商業保護傘的東林黨人對征稅的種種阻攔,籌集了大量資金,一方面滿足前方戰爭所需,一方面免除遭災的河南賦稅,撥款賑災,治理黃河。值得一提的是,整個過程,魏忠賢未對農民加收賦稅,有效減輕了農民的負擔。 ![]() 再次,支持軍隊,穩定遼東局勢。魏忠賢以搜刮東林黨人、江南商業的錢財充盈軍備物資,使得遼東軍隊的軍餉正常發放,不用裁員,也不用餓肚子,同時提拔重用了滿桂、孫承宗、毛文龍、熊延弼、趙南星等名將,知人善任,大力支持他們的抗金策略。 比如否定龜縮山海關的決議,支持孫承宗的推進戰略,從寧遠到錦州構建起了連成一線的城池防御系統;比如遼東軍隊配齊火銃、戰車、地雷、炸彈、紅衣大炮等熱武器,防守能力突出;比如后期任由袁崇煥督師遼東,給予他非常大的信任。 ![]() 于是,我們會發現,寧遠大捷中轟傷努爾哈赤的紅衣大炮是魏忠賢買的,丁卯之役毛文龍擊敗阿敏三萬八旗兵的軍隊是魏忠賢養的,整個魏忠賢掌權時期恰恰與關外捷報頻傳的時間同步,可以說此時的遼東明軍與后金對陣是不落下風的。 ![]() 魏忠賢死后,大明王朝命運如何?正如文章開頭的故事,魏忠賢是一條惡犬,但是可以給大明王朝和皇帝看家護院,而以東林黨為代表的士大夫階層卻是那爛到根的“下人群體”,他們想的是怎么給自己搜刮錢財、加官晉爵。 彼時的大明王朝就像一艘千瘡百孔的大船,修補已經不頂用,只能趁著船沒沉,號召所有船員勠力同心劃槳前行才能茍延殘喘,而魏忠賢恰恰就扮演了一個霸道監工的角色,他用刀子和爪牙,強行令所有船員駕駛大船前行。 ![]() 后來明熹宗因落水病危,臨死前囑咐弟弟朱由檢,說“忠賢恪謹忠貞,可計大事,宜委任”。意思便是讓弟弟朱由檢繼續任用魏忠賢。可惜,文藝憤青的崇禎帝朱由檢人傻天真,沒聽懂哥哥的深意,殺了魏忠賢,清掃閹黨,自此明朝權力體系徹底失衡。 ![]() 明朝皇帝失去了看家護院的忠狗,也銷毀了自己的暴力機構,東林黨重新崛起,取締商稅,壓榨農民,而依附于魏忠賢的武將也受到清洗,盧象升、孫傳庭、袁崇煥等猛人全部冤枉而死。此后的明朝重新回到了內憂外患,內有李自成、張獻忠等領導的流民起義,外有滿清鐵騎的威脅,僅僅十七年就被覆滅,崇禎皇帝與貼身太監跑到煤山,貼身太監說了句“魏公不死,何至于此”,崇禎淚流滿面悔不當初,自縊而亡。 ![]() 彼時,東林黨人基本投敵叛變,要么投降闖王李自成,要么隨后滿清入關又投降了滿清,讀書人的氣節、傲骨通通消失不見。 所以說魏忠賢不死,大明不亡這句話還是有一定道理的,他雖然閹人出身,文化有限,但卻忠君愛國,深知書生誤國的道理,可惜,隨著明熹宗的去世他也遭到誤解身死,挽救大明王朝的一切作為頓成泡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