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AB Landsverk公司在上世紀30年代后期,在以往三軸裝甲車的經驗基礎上,自行研制了一款4×4重型裝甲車,也就是Pansarbil m / 39,或者稱它為山貓裝甲車。 山貓裝甲車采用了一些成熟的車輛技術,特意強化了車輛的動力和機動性,采用了當時流行的雙向駕駛系統,一臺140馬力的Scania-Vabis汽油發動機安裝在車體的中部左側位置,采用四檔變速箱,因為結構布置比較特別,它的變速箱比較復雜,并且動力傳輸損失比一般的要大。盡管只是雙軸四輪,不過它的機動性仍然能夠滿足,并且轉彎半徑更小。 車輛的裝甲采用焊接結構,雖然整體厚度不高,但引入了全面傾斜布置的設計,車體正面裝甲最厚為18毫米,傾斜角度較大,車體側面也有多面拼接構成的傾斜裝甲,裝甲最薄處8毫米。 裝甲車安裝了一座小型旋轉炮塔,它源自于L-60的炮塔,并且因為首個購買客戶為丹麥,設計師調整了炮塔,以容納丹麥的無線電設備。炮塔內安裝了一門丹麥麥德森20毫米機炮,以及一挺8毫米輕機槍,在車體的前后還各安裝一挺8毫米機槍。 山貓裝甲車重7.8噸,長5.1米,寬2.28米,高2.2米,最大行駛速度70千米,最大行程200千米,車組成員為6人,分別為正副駕駛員、車長、炮手和3名機槍手。 該車最初向瑞典軍方展示,不過瑞典軍方并不感興趣,反倒是丹麥發出了18輛的首批購買合同,這也是為什么武器和電臺都采用丹麥產品。在1938年4月時,第一批三輛裝甲車運抵丹麥并完成部署,不過第二批還沒有來得及交付,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德軍入侵了丹麥,導致第二批15輛訂單沒有及時運抵丹麥,瑞典隨即取消了出售,并自行購買了這些裝甲車用來補充軍隊,它們被裝備在偵察部隊,參與定期演習任務。 除了“截胡”這15輛,瑞典陸軍還在二戰期間分兩批總共增加了30輛的訂單,AB Landsverk公司一時無法處理這些訂單,于是沃爾沃也加入了生產。 瑞典自行訂購的山貓裝甲車區別在于采用了博福斯20毫米機炮,發動機采用145馬力的沃爾沃汽油發動機,整體上性能沒什么大變化,這只是單純的用國產零部件替代而已。 瑞典裝備的這些山貓裝甲車并沒有參與實戰,也只服役到1943年,在1956年出售了13輛給多米尼加共和國,可能是封存的裝甲車。 作為一輛重型4×4裝甲車,該車在二戰前期并不落后,不過4×4的底盤雖然賦予了它優秀的公路機動性,但是過大的軸距對它的越野性能產生了負面影響,并且4輪的單位壓力更大,在二戰后期重型輪式裝甲車開始往6輪、8輪發展,4輪一般作為緊湊型的輕型裝甲車使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