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了孝順母親,和妻子吵了一架,結果母親說了一句話,讓我們都感動落淚 我叫張偉,今年53歲,是一名在北京一家外企工作的中年男人。 我有一個幸福的家庭,妻子李娟是一名醫生,兒子張浩已經大學畢業,在上海一家互聯網公司就職。 我們結婚已經25年了,感情一直很穩定,雖然有時也會有些小摩擦,但都能很快化解。 我的父親去世已經十年了,他是一名老黨員,一輩子為國家和人民奉獻。 他去世的時候,我很傷心,但我也很驕傲。他留給我最深刻的教導就是要孝順父母,盡孝道。 我的母親王秀蘭一直住在河南老家的農村,由我的弟弟張剛照顧。張剛是一名農民,他結婚生子很早,也很孝順母親。 他每天都會給母親做飯洗衣服,還帶她去醫院檢查身體。我每年都會回老家探望母親,并給她寄錢。我很孝順母親,也很感激弟弟的付出。 去年的一個夏天,我接到弟弟的電話,說母親中風了,需要住院治療。 我立刻請了假回老家,看到母親躺在病床上,半身不遂,說話含糊不清,心里很難過。我握著母親的手,眼淚不禁流了下來。 弟弟告訴我,母親的病情不太樂觀,需要長期護理和康復。他說他自己也有工作和家庭要顧,無法全天候照顧母親。 他建議我把母親接到北京去住,那里有更好的醫療條件和社會資源。 我覺得弟弟說得有道理,我決定把母親接到北京去養老。 我打電話給妻子李娟,告訴她自己的打算。李娟聽了很不高興,她說她剛剛升職為主任醫師,工作非常忙碌,沒有時間照顧婆婆。 她還說她不想讓婆婆住在家里,因為她和婆婆性格不合,經常吵架。她建議我把婆婆送到養老院去住。 我覺得妻子太不孝順了,我說我不能把自己的母親送到養老院去。 我說我可以請一個保姆來照顧母親,或者讓兒子回北京來幫忙。我說我們可以換一個大一點的房子住。 李娟覺得我太不體諒了,她說我們已經為了買房貸款很多年了,還沒有還清呢。 她說她不想再換房子了。她還說她不喜歡保姆和婆婆住在一起,會影響我們的生活和隱私。她還說她不想和婆婆相處,因為婆婆總是對她挑剔和指責。 我和妻子為了這件事吵了起來,兩人都不肯讓步。 我說我不能忍心看著母親在農村受苦,我說我要盡孝道,不能辜負母親的養育之恩。 李娟說她也有自己的父母要照顧,她說她要尊重自己的選擇,不能委屈自己的生活。 我和妻子的吵架被兒子張浩聽到了,他打電話給我,問發生了什么事。我把情況告訴了兒子,希望他能支持我的決定。 張浩說他理解我的心情,但他也覺得妻子有些道理。他說他愿意回北京來幫忙照顧祖母,但他也希望我們能和平相處,不要因為這件事鬧離婚。 我感動于兒子的孝心,但我也覺得自己不能讓兒子犧牲自己的前途和幸福。 我說我會再和妻子好好談談,看能不能找到一個折中的辦法。我說我不想讓家庭因為這件事破裂。 我回到醫院,和母親說了自己的打算。母親聽了很感動,但她也看出了我的為難。 她說她不想給我添麻煩,也不想讓兒媳婦難過。她說她可以住在養老院,只要我經常來看她就行了。 我覺得母親很懂事,但我也覺得對不起母親。我說我會盡量多陪她。我又打電話給妻子,告訴她母親的意思。 李娟聽了有些內疚,她說她不是不想照顧婆婆,只是覺得太累了。她說如果婆婆愿意住在養老院,那就按照丈夫的意思辦吧。 她說她也會盡量多去看望婆婆,給她買些東西。 我感激于妻子的體諒,我說我會找一個好一點的養老院給母親住。 我說我也會多關心妻子的工作和身體,不讓她太辛苦了。我說我們還是一家人,要互相支持和理解。 我辦理了母親出院的手續,帶著母親坐火車去北京。我在網上找了一個評價不錯的養老院,給母親安排了一個單人房間。 養老院的環境很好,有醫生和護工24小時值班,還有各種活動和設施供老人們娛樂。 我每天下班后都會去養老院看望母親,給她帶些水果和零食。 妻子也會在周末去陪母親聊聊天,幫她洗洗衣服。兒子也會在放假的時候回北京看望祖母,給她買些禮物。 母親在養老院住得很開心,她覺得自己沒有給我添麻煩,還交了一些新朋友。 她的身體也逐漸恢復了一些活力,可以自己走路和吃飯了。她感謝我和妻子對她的關心和照顧。 我和妻子也因為這件事化解了之前的矛盾,我們覺得自己做到了對父母和對家庭的責任。我們的感情也更加穩固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