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起三野戰出身的戰將,很多人會想到許世友、陳士榘、宋時輪、葉飛、王建安、陶勇、王必成、聶鳳智等等。 相對其他將領而言,陳士榘顯得有些“特殊”。 解放戰爭時,擅長步跑協同作戰 陳士榘在土地革命時期、抗日戰爭時期、以及解放戰爭時期長期擔任參謀長。軍事上得到真正歷練的是在解放戰爭時期,雖身為華野參謀長,因為分兵作戰緣故,給他獨立帶兵打仗的機會,經常率領兩三個縱隊獨立作戰。 萊蕪戰役時主力部隊北上,他率領一小部分野戰部隊以及地方部隊迷惑敵人;洛陽戰役時,陳士榘率領3縱、8縱與陳賡兵團4縱、9縱等部隊,協同作戰打一場漂亮的攻堅戰。或許因為華野部隊重武器多,上級讓陳謝集團配合陳唐兵團。 陳士榘是無炮不歡,每次作戰都要配上炮兵,遇到硬茬,一句口頭語:用炮給我掀它! 此后,豫東戰役時,又率領2個縱隊展開開封攻堅戰,掩護粟裕指揮3個縱隊渡過黃河。 淮海戰役時,中野圍困黃維兵團,上級派陳士榘率領幾個縱隊前去支援,與6縱司令員王近山一起打開敵人突破口,國軍精銳被殲滅。 擔任小兵種司令員足矣 新中國成立后,軍隊建設開始正規化,海軍、空軍、炮兵、裝甲兵、工程兵、鐵道兵等軍兵種成立。 陳士榘從南京軍事學院抽調擔任工兵司令員,總兵力7萬余人。1955年改為工程兵,隨著發展需要,工程兵建制不斷擴大,到六十年代中期,已經達到114個團,共計54萬余人。 當五六十年代,軍隊發展原子彈、導彈需要靶場時,他率領工程兵在艱苦的羅布泊,按期完成任務。原子彈試爆成功后,他與張愛萍等人赴京后,領導說:你們一個做臥,一個下蛋,配合很不錯。 工程兵是軍隊的小兵種,陳士榘相比其他大軍區司令員來說,顯得低調不少。 他在工程兵23年之久,1969年當選為中央委員,1972年被選為軍委辦公會議成員,進入軍隊核心中樞,級別上提升一步。 對于他來說,自己只會打軍事仗,不會打政治仗,原本要給予他更高職務,說到擔任小兵種司令足矣! 被免職受審,想到老首長 1975年,陳士榘被免去職務,接受審查,主要問題是在支左時,犯了一些錯誤。有些錯誤他是承認的,有些是夸大或者不存在的。他頗為失落說:如果陳老總還在,他一定會為部下仗義執言,覺得不會搞成現在的樣子。 陳老總是一個性格豪爽的領導,愛護下屬,無論在困境還是順境中,都能保持一個客觀心態。 那時候,他感受到世態炎涼,房屋需要修繕,打申請報告沒有批準,找到總參謀長楊得志才算解決;看病用車,以前都是小汽車,如今給他配備越野車,顛簸離開,給上級反映后,恢復原來待遇。 此后,他的生活逐漸顯得平淡一些,加上與妻子的婚姻不順,結束幾十年的感情。后又建立一段新感情,還算幸福,子女們看他晚年的狀態,也不加干涉。 聲明:刊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聯系刪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