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大多數20歲以上的人來說,近年來我們對太陽系的認識有了巨大改變。我們從小就知道太陽系應該是從我們的中心太陽一直到冥王星。 太陽系的傳統假想圖 (圖片來源: Christos Georghiou / Fotolia) 2006年8月,天文學家投票將我們太陽系中最小、距離最遠的行星冥王星降級,稱它不應再被視為行星。好幾代人突然不得不重新調整他們對太陽系的理解;太陽系現在只剩下8顆行星,而不是9顆。然而,在2016年初,人們發現情況變得更加復雜:當時科學家提出,一顆我們從未見過的巨大第9行星可能正圍繞著太陽運行。集中精力研究第九行星的存在一直以來十分困難,這使得我們中那些仍然悼念冥王星(曾經的第九行星)離去的人感到十分迷惑。 所以歸根結底第九行星到底是什么?為什么我們只聞其名不見其身? 第九行星理論 首先,我們應該非常清楚地表明,根據NASA的說法,第九行星只是理論上存在,所以我們現在還不能重新繪制太陽系地圖。然而,天文學中一些絕頂聰明的人(也就是那些把可憐的冥王星降級的人)提出,在我們太陽系的某個遙遠的地方,存在著一顆巨大的行星(很可能是一顆冰巨星),比海王星離太陽遠20多倍,海王星是目前技術探測到最遠的行星,離我們的太陽大約28億英里。 第九行星(圖片來源:Vadimsadovski / Fotolia) 在距離太陽500多億英里這難以置信的位置,第九行星或存在于柯伊伯帶,即海王星軌道之外的一個圓盤狀區域,這個區域充滿了數十萬個冰體。天文學家已經探測到某些冰矮星(跨海王星的天體)在那個遙遠的空間區域中無法解釋的聚集行為。天文學的發現常常是建立在目睹天體無法解釋的行為,然后尋找原因的基礎上的。事實上,海王星是在探測到其對天王星的引力影響后,以類似的方式被發現的,但無法解釋。 帶有柯伊伯帶的太陽系細節圖(圖片來源:shooarts / Fotolia) 根據這些計算和柯伊伯帶已知天體的運動,天文學家認為,第九行星可能是一個超級地球,其質量大約是我們的10倍,以一個高度拉伸的橢圓形環為軌道,繞太陽運行大約需要15000年。盡管根據目前的標準,它的大小和軌道模式符合一顆行星的標準,但在正式命名為已知行星之前,必須要在視覺上得到確認。大多數研究人員認為,第九行星是一個冰巨核,在我們太陽系混亂的形成過程中,不知何故從一個小得多的軌道上彈射出來。 研究人員相信,根據他們通過柯伊伯帶對第九行星的引力影響的“追蹤”,第九行星確實存在,但仍可能需要數年才能發現。掃描10000-20000年的軌道模式可能需要很長時間,原因有很多。首先,當這顆可能的行星位于離太陽最遠的位置時,它對其他行星絕對不會產生引力影響,這使得它的運動更難被發現。因此,只有大約一半的軌道在“可搜索區域”內,這使得搜索有點像猜謎游戲——而且是一個極其耗時的游戲!此外,極端的距離意味著它將接收很少甚至沒有來自太陽的光,并且不會產生任何自身,這使得它很難被發現。但別擔心,關于尋找第九行星,有好消息了! 大型綜合巡天望遠鏡(圖片來源:astronomynow) 到2023年,大型綜合巡天望遠鏡預計會在在智利山區完工,它將能夠非常迅速地拍攝整個夜空的完整照片, 320萬像素的照相能力,使它成為有史以來最大的數碼相機。如果第九行星在那之前沒有被發現,這架令人難以置信的新望遠鏡也許能最終給我們一些答案。它不僅能讓我們洞察第九行星,而且還能預測出5到6個類似性質的遙遠天體,其中一些軌道甚至比第九行星還要長。這就是我們天文學之謎! 作者: sciab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