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總是幻想著成為一個機器人。我不太記得為什么,但我記得我不喜歡我的皮膚,因為它太柔軟了。另一方面,我認為科幻小說很吸引人,作為一個機器人,我應該會很適合。隨著年齡的增長,我的幻想被成年的顯示生活代替。不過我驚訝的了解到人類,是由星塵組成的。 早在20世紀20年代,人們就認為恒星的組成與地球相似。后來我們打消了這個想法,然后回到了同樣的“陳詞濫調”,一個神話被發現是事實。看總的看來,人類與恒星的關系更大,約97%的元素相同。 2016年9月2日,天文學家喬納森·伯德博士以“你去過哪里?導游將帶領你尋找自己在宇宙歷史中的位置”組織了一次講座。討論了證明我們是由恒星組成的科學結果,正如我們所想的那樣。這些數十億年前形成的恒星實際上也構成了人體的基本組成元素——碳、氫、氮、氧、磷和硫(CHNOPS)。 我們通過光譜發現元素。 我們當然不可能伸手去抓幾顆恒星,然后檢查它們的構成,對吧?那么,我們是怎么知道的呢?為了確定星際恒星的確切成分,一種叫做光譜學的方法被用來捕獲不同元素的不同波長。利用紅外波長,位于墨西哥的斯隆數字巡天(SDSS)阿帕奇點觀測星系演化實驗攝譜儀(APOGEE)觀察了銀河系塵埃。 測量明暗斑塊以確定光譜的深度。這揭示了恒星是由什么構成的,是與人類的基本一樣的元素! SDSS-111 APOGEE科學小組主席詹妮弗·約翰遜(Jennifer Johnson)說, “這是一個偉大且有趣的故事,我們現在能夠在銀河系的幾十萬顆恒星中繪制出人體中發現的所有主要元素的豐度圖。” 這是我們與眾不同的地方 但還是有些差異,似乎有些比例是不同的,據估計,人類有65%的氧氣,而恒星和剩余的太空中只有1%的這種元素。 似乎這句老話是對的,我們在許多錯綜復雜的方面與宇宙是一體的。我們是由星塵,神奇的宇宙元素組成的。現在我想,我已經學會欣賞自己的方方面面了,我不再希望成為一個機器人。我對我的皮膚很著迷,還有我的器官和骨頭。你知道為什么嗎? 因為我是由星塵組成的。多酷啊! 圖源glycocalyx.0 [/cp] 補充:斯隆數字巡天項目(SDSS)是一項主要的多光譜成像和光譜紅移巡天項目,使用的是位于美國新墨西哥州阿帕奇點天文臺(Apache Point Observatory)的2.5米廣角光學望遠鏡。 該項目以阿爾弗雷德·p·斯隆基金會(Alfred P. Sloan Foundation)的名字命名,該基金會為該項目提供了大量資金。數據收集開始于2000年;最終的成像數據[1](DR9)覆蓋了天空的35%以上,對大約10億物體進行了光度觀測,與此同時,調查繼續獲取光譜,迄今已采集了400多萬物體的光譜。主星系樣本的中值紅移為z = 0.1; 發光的紅色星系在z = 0.7時存在紅移,類星體在z = 5時存在紅移; 而成像調查已經涉及到探測紅移z = 6以外的類星體。 數據發布8 (DR8)于2011年1月發布,包括了SDSS成像相機拍攝的所有光度觀測數據,覆蓋了天空14555平方度(剛剛超過整個天空的35%)。數據發布9 (DR9)于2012年7月31日向公眾發布,包括重子振蕩光譜調查(BOSS)光譜儀的第一批結果,包括超過800,000個新的光譜。超過50萬的新光譜是70億年前宇宙中的物體(大約是宇宙年齡的一半)。數據發布10號(DR10)于2013年7月31日向公眾發布,包含了之前發布的所有數據,加上APO銀河演化實驗(遠地點)光譜儀的第一批結果,包括銀河系中超過57000顆恒星的高分辨率紅外光譜。DR10還包括了在遙遠的宇宙中超過67萬的星系和類星體的新BOSS光譜。調查中公開的照片是在1998年到2009年之間拍攝的。 作者: learning-mi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