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中國的教育資源,北京這座城市可謂是傲立于中國城市中,說他是榜首應該是沒有人想要反對的。北京是我國教育中心,擁有全國最多的名校,包括985和211大學,雙一流大學也是最多的。 ![]() 清華大學 985工程大學:共八所分別是,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農業大學、中央民族大學。 211工程大學:共26所,其中包含八所985工程大學,其余的分別是中央財經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政法大學、北京郵電大學、中國傳媒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北京交通大學、華北電力大學、北京中醫藥大學、北京林業大學、北京工業大學、北京化工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北京體育大學、中國石油大學(北京)、中央音樂學院。 ![]() 北京大學 北京------當之無愧的全國高等學府聚集地985工程,是指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在世紀之交為建設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一流大學而做出的重大決策。1998年5月4日,時任國家主席江澤民在慶祝北京大學建校100周年大會上代表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向全社會宣告:“為了實現現代化,我國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一流大學。”首批“985工程”建設高校共9所(即:九校聯盟),即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獲批建設的“985工程”高校總計39所。 ![]() 985工程大學匯總 清華大學 清華大學的前身清華學堂始建于1911年,1912年更名為清華學校。1928年更名為國立清華大學。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后南遷長沙,與北京大學、南開大學組建國立長沙臨時大學,1938年遷至昆明改名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1946年遷回清華園,設有文、法、理、工、農等5個學院、26個系。目前,清華大學共設21個學院、59個系,已成為一所設有理學、工學、文學、藝術學、歷史學、哲學、經濟學、管理學、法學、教育學、醫學和交叉學科等12個學科門類的綜合性、研究型、開放式大學。 學校以工科為主,兼有理科、文科和管理學科的綜合性大學。占地面積6631.8畝,地址北京市海淀區清華園,據統計清華大學在校學生約有49000人左右,有來自46個國家和地區的在校留學生,每屆大概招收3000多人。所以在十四億人口的泱泱中華大地,現每年超過一千萬的考生中擠進清華大學的概率是百萬分之二,難度可想而知。 ![]() 清華大學錄取通知書 2021清華大學在世界排名中位列第22名,其中10大王牌專業分別是經濟與金融專業、電子和材料專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土木工程專業、土木工程專業、電氣工程自動化專業、數理基礎科學專業、力學、城鄉規劃學、風景園林學。 ![]() 清華園 北京大學 北京大學創辦于1898年,初名京師大學堂,是中國第一所國立綜合性大學,也是當時中國最高教育行政機關。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改為現名。1937年盧溝橋事變后,北京大學與清華大學、南開大學南遷長沙,共同組成長沙臨時大學。不久,臨時大學又遷到昆明,改稱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抗日戰爭勝利后,北京大學于1946年10月在北平復學。2000年4月3日,北京大學與原北京醫科大學合并,組建了新的北京大學。 學校以文理基礎教學和研究為主的綜合性大學,自與北京醫科大學合并進一步拓寬了北京大學的學科結構,促進醫學與人文社會科學及理科的結合,為國家培養了大批人才。學校占地面積7000畝,地址北京市海淀區頤和園路5號。北京大學在校學生總數約為38800人;其中,約有本科生16400人,約有碩士生14600人,約有博士生9600人,約有留學生2600人,還有夜大生4000人左右。同樣的每年全國大學生總數錄取大概百萬分之二,能成為北京大學的全日制本科生真是難如登天。 北京大學在2023全球十大最頂尖大學世界最好的大學排行榜中排名第34名,北京大學專業排名1經濟學類、2計算機科學與技術、3法學、4工商管理類、5中國語言文學類、6哲學類、7歷史學類、8數學與應用數學、9數學類、10臨床醫學、11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12法學類、13國際政治、14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15物理學類、16 社會學類、17心理學、18化學類、19電子信息科學類、20經濟學(排名存在誤差)。2023全國經濟學專業大學排名第一。 ![]() 北大博雅塔,未名湖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1951年,為培養航空建設人才,國家決定將北洋大學、廈門大學、西北工學院航空系并入清華大學航空工程學系,成立清華大學航空學院,將云南大學航空系并入四川大學航空系,將西南工專航空科并入華北大學工學院航空系。1952年,根據全國高等學校院系調整的要求,設立北京航空學院,由北京工業學院航空系(1951年11月18日,華北大學工學院更名為北京工業學院)、清華大學航空學院、四川大學航空系合并成立。1952年10月25日,在北京工業學院禮堂(原中法大學舊址)舉行了北京航空學院成立大會。1988年,北京航空學院更名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簡稱北航)。 北航是新中國第一所航空航天高等學府,現隸屬于工業和信息化部。學校所在地北京,分為學院路校區、沙河校區,占地3000多畝,總建筑面積230余萬平方米。建校以來,北航一直是國家重點建設的高校,是全國第一批16所重點高校之一,也是80年代恢復學位制度后全國第一批設立研究生院的22所高校之一,首批進入“211工程”,2001年進入“985工程”,2017年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名單。學校第十六次黨員代表大會提出以建設扎根中國大地的世界一流大學為發展目標。 學校學科繁榮,特色鮮明。現有82個本科專業,30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40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5個博士專業學位類別,15個碩士專業學位類別,23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涵蓋工、理、管、文、法、經、哲、教育、醫、藝術和交叉11個學科門類。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王牌專業:儀器科學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等,而這四個專業可以稱之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王牌專業。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錄取通知書 學校緊緊圍繞國家戰略需求和國際學術前沿,提出了“頂尖工科、一流理科、精品文科、優勢醫工”學科建設方針,持續優化學科布局,加強學科交叉融合創新發展,拓展各學科服務面向,一體化推進“學科、平臺、團隊”建設,航空航天、信息、理科、文科、醫工交叉五大學科群建設成效顯著。8個學科入選“雙一流”建設學科,高峰學科占比達到25%,在航空宇航、儀器、材料、軟件、控制、計算機、力學、交通、管工、生醫等學科領域具有明顯的比較優勢,形成了空天信優勢突出、理工文醫深度交叉、新方向持續引領的學科發展新格局,國防科技主干學科穩居國內一流水平。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北京師范大學 學校的前身是1902年創立的京師大學堂師范館,1908年改稱京師優級師范學堂,獨立設校,1912年改名為北京高等師范學校。1923年學校更名為北京師范大學,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所師范大學。1931年、1952年北平女子師范大學、輔仁大學先后并入北京師范大學。 北京師范大學由北京校區、珠海校區兩個校區(含四個校園)組成。北京校區現有全日制本科生9832人,全日制研究生13409人,非全日制研究生5171人;珠海校區于2019年4月由教育部正式批準建設,現有全日制研究生2322人,非全日制研究生876人。學校設3個學部、28個學院、2個系、10個研究院(所、中心)、4個書院。館藏圖書540余萬冊、電子圖書820余萬冊。 ![]() 北京師范大學校門 北京師范大學學科綜合實力位居全國高校前列。2002年成為首批擁有自主設置本科專業審批權的6所高校之一,2018年成為首批可開展學位授權自主審核的20所高校之一。現有本科專業77個、一級學科(含交叉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39個、一級學科(含交叉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35個、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2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15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28個。根據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發布的2016年一級學科評估(第四輪)結果,我校教育學、心理學、中國語言文學、中國史、戲劇與影視學、地理學6個一級學科獲評A+,2個一級學科獲評A,7個一級學科獲評A-,獲評A+的學科數量居全國高校第六位。 教育學學科綜合實力位居全國領先水平,是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多年來位居全國教育學一級學科評估第一名。北京師范大學王牌專業包括:教育學、中國語言文學、法學專業、中國史、心理學、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學前教育專業等 ![]() 北京師范大學錄取通知書 北京理工大學 1940年誕生于延安,是中國共產黨創辦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學,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國家歷批次重點建設的高校,毛澤東同志親自題寫校名,首批進入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首批進入“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行列,現隸屬于工業和信息化部。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南大街5號。 1949年,學校遷入北京;1952年,定名為北京工業學院,成為新中國第一所國防工業院校;1988年,更名為北京理工大學。學校現設有21個專業學院、9個書院以及前沿交叉科學研究院、先進結構技術研究院、國家安全與發展研究院等8個其他教學科研機構,現有9個學科門類,33個一級學科點,均為博士學位授權點。設有15個專業學位類別,其中,4個工程博士類別。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9個學科進入全國前10%,兵器學科位居全國第一。11個學科領域進入世界一流行列,5個學科領域進入世界一流前列。 ![]() 北京理工大學 學校現有全日制在校生3萬余人,設有本科專業77個,其中,國家一流專業48個、新工科專業8個。北京理工大學國家級王牌專業(9個): 軟件工程、安全工程、地面武器機動工程、車輛工程、信息對抗技術、機械工程及自動化、武器系統與發射工程、自動化、飛行器設計與工程。 ![]() 北京理工大學歷史沿革 中國人民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前身是1937年誕生于抗日戰爭烽火中的陜北公學,以及后來的華北聯合大學和北方大學、華北大學。學校始終與黨和國家同呼吸、共命運,始終得到黨中央的親切關懷和高度重視。陜北公學時期,毛澤東同志非常關心學校辦學工作,先后十次來校發表演講,他曾說:“中國不會亡,因為有陜公。”1949年12月16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根據中共中央政治局的建議,決定組建中國人民大學。現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大街59號。全日制在校生約28000人。 ![]() 中國人民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以“獨樹一幟的人文社會科學”為學科整體建設目標,致力于構建“引領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卓越的基礎學科、頂尖的社科學科、創新的交叉學科”學科布局。目前學校擁有8個國家重點一級學科,8個國家重點二級學科,在人文社會科學領域均居全國第一。學校設有學士學位專業85個、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169個、博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141個,擁有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5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3個,擁有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26個,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1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21個。 在教育部2017年公布的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中,中國人民大學獲評A類學科的總數共14個,其中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法學、社會學、新聞傳播學、統計學、工商管理、公共管理、馬克思主義理論獲評A+,政治學、哲學獲評A,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中國史、中國語言文學獲評A-,A+學科數量位列全國高校第四。中國人民大學王牌專業有馬克思主義理論、農林經濟管理、社會學、數學與應用數學、統計學、新聞學、行政管理、哲學、政治學與行政學、中國共產黨歷史等。 ![]() 中國人民大學錄取通知書 中國農業大學 1905年成立的京師大學堂農科大學。1949年9月,由北京大學農學院、清華大學農學院和華北大學農學院合并為北京農業大學。1952年10月,北京農業大學農業機械系與中央農業部機耕化農業專科學校、華北農業機械專科學校、平原省農學院合并成立北京農業機械化學院,1985年10月更名為北京農業工程大學。1995年9月,北京農業大學與北京農業工程大學合并成立中國農業大學,江澤民同志親自題寫校名。學校位于北京市海淀區清華東路17號。普通全日制本科生約14000名。 學校于1995年進入首批“211工程”建設行列,于2004年被確定為“985工程”重點建設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2017年入選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2021年學校及生物學、農業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作物學、農業資源與環境、植物保護、畜牧學、獸醫學、草學等九個學科入選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中國農業大學王牌專業有草業科學、動物科學、動物醫學、農業工程、農林經濟管理、化學、農學、生物科學、食品科學與工程、農業水利工程等。 ![]() 中國農業大學 學校共設有18個學院、1個實體教學單位和1個直屬系,涉及農學、工學、理學、經濟學、管理學、法學、文學等7大學科門類;設有本科生院、研究生院、繼續教育學院和體育教學部。中國農業大學已經發展成為一所以農學、生命科學、農業工程和食品科學為特色和優勢的研究型大學,形成了特色鮮明、優勢互補的農業與生命科學、資源與環境科學、信息與計算機科學、農業工程與自動化科學、經濟管理與社會科學等學科群。 ![]() 中國農業大學錄取通知書 中央民族大學 學校源于1941年成立的延安民族學院。新中國成立后,經中央政府批準,1951年在北京成立了中央民族學院,烏蘭夫任首任院長;1993年11月,更名為中央民族大學;1999年、2004年學校先后進入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1993年學校更名為中央民族大學時,江澤民同志為學校題寫了新校名。學校位于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南大街27號。 ![]() 中央民族大學 學校現有1個學部、23個學院,有覆蓋11個學科門類的67個本科專業、27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6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5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國家級重點學科3個、省部級重點學科26個、省部級交叉重點學科4個,其中城市民族學、民族藝術學、質譜成像與代謝組學為北京高校高精尖學科。 學校面向全國34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港澳臺地區招生,現有在校生21759人,其中本科生13729人、少數民族預科生185人、碩士研究生6494人、博士研究生1351人;本預科生中,少數民族學生比例將近50%。中央民族大學王牌專業有民族學、社會學、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歷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新聞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公共事業管理等。 ![]() 中央民族大學錄取通知書 以上是8所北京市985工程大學,都是萬千莘莘學子夢寐以求的高等學府,歡迎網友們點贊轉發,評論區討論一下自己高考那一年的故事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