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我們文化上成就,就不得不說一下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了。尤其是詩詞,堪稱語言藝術的精華所在了。說起詩詞,我們就能說出一大堆的名字,像什么詩圣杜甫、詩仙李白、詩鬼李賀等等吧。詩詞也分了很多派,像婉約派,田園詩派、邊塞詩派以及豪放派等等吧。 但是,要說詩詞,其實有一個地方是繞不過去的,那就是青樓。有人就好奇了,你這是胡說八道呢,怎么能把高雅的詩詞和那種腌臜的地方聯系起來呢?其實,這就是我們現在很多人對古時青樓的誤解了。 在眾多電視劇里的演繹下,青樓變成了男人們解決生理需求的地方。實際上那是不對的。 薛濤 歷史上真實的青樓究竟是怎么回事兒呢?且聽小編為您解說 一番。在古代,青樓是文人騷客們比較高雅的去處。里面也確實有許多美貌和才華并舉的女子,比如和曾寫下“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的元稹談過戀愛的女詩人,薛濤。 還有我們比較熟悉的寫出《雨霖鈴》的柳永也是靠替青樓寫詞曲而名噪天下的。甚至,諸如蘇東坡一類的那些大學士也是經常流連其中,那些文人以能和這些才女對吟詩詞為人生樂事。 總之吧,古代的青樓就類似今天的論壇一樣,誰有才了就都可以去展現一番。你若能取得頭牌的青睞,共飲清酒的話,那你這就成了一生可以吹牛的風流韻事了。這也是為何會在才子前面冠以“風流”二字了,可見這也是有歷史緣由的,比如才子徐志摩,真的是風流倜儻。 徐志摩 估計你也會好奇,那么古代青樓到底是什么樣子呢?我意外發現了清末是時候青樓的一些老照片,拿出來給諸君瞅瞅吧。 上面的圖是拍攝于廣州。廣州是我國最早接觸西方世界的城市。我們熟悉的電影《黃飛鴻》系列就是在那個背景下,十三姨就是留洋回來新時代女性。不過,即使是已經接受了西方先進的一些東西,去青樓依然是上流人士和富商的消遣方式。圖中彈琵琶的女子在古代被稱為清倌人,只負責彈唱。 上圖是某地青樓的花魁頭牌李金鳳。是不是和想象中的頭牌不太一樣呢?其實該女的模樣還算不錯的,受限于當時的攝影技術和化妝技術,并沒有很好地展現她的風采。假如加上我們中國的化妝術的話,估計真的可以成為明星了。 而事實上,當花魁不光是要有樣貌,還是需要有才能的,從她坦然自若中我們也能看出她的這份自信。 看樣子這倆人也是清倌兒,而且是比較有地位的,類似今天的明星商演吧。真的是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總之,這些女子在當時真的算是可憐之人,如果運氣好的遇上個貴人,就能脫離苦海,比如袁世凱,如果遇不到,那只能孤苦終老,下場非常凄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