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位金融投資者,這些年走下來,還是有一定的收益,總結就是理性+堅持。現在和大家一起分享我是如何進行每周復盤,其實我是利用編程獲取數據然后程序化來進行匯總整理分析得到,還有一部分內容需要增加完善,讓我們一起學習吧。 主要從指數基本行情、漲跌停數目、板塊權重、場內ETF以及定投以及股指期貨升貼水等思路來進行信息匯總。文中所有統計分析都是基于剔除市場的ST或*ST以及次新股(上市本年內)等股票得到的。 一、指數基本行情 主要對上證、深成、上證50、滬深300、中證500以及創業板指數基本走勢情況進行整理匯總,便于對當下走勢有個初步了解,具體如下: 二、漲跌停數目及信息匯總 無論漲跌,市場總有漲跌停股票,對于這一部分了解還是有一定意義。 (1)過去7個交易日全市場漲跌幅匯總 過去7個交易日全市場股票總體是對半的,市場漲幅還是在熱門板塊,持續性較好,3%以上漲幅有近30%比例,行情偏熱點或熱點板塊。 (2)多次漲停股票名稱匯總 總有人喜歡追求熱點或者打板,這樣子在出現連續漲停介入,不敢說進去繼續漲停,但是至少波動較大,對于短線厲害的投資者還是有很大意義,這里把相關連續漲跌停名稱羅列出來,供各位粉絲參考。 (3)漲跌停及炸板數目 下圖整理每個交易日市場漲跌停和炸板股票數目,已經排除新股、次新股和ST等范圍,尤其是漲停和炸板數目對后市延續性的判斷還是有一些輔助作用。最新一周炸板數目偏高,行情還是不太好做。 三、指數在申萬一級行業的權重分布 (1)指數權重分布 經常聽朋友說:賺了指數,虧了個股,主要是指數的計算公式考慮了不同板塊的權重,權重大的板塊最近漲幅較大,能夠拉動指數較大漲幅,而你如果沒有買入相應板塊的個股自然跑不贏指數,按照申萬一級31個行業來對指數的權重進行分布: (2)指數權重top20的個股名稱 從下面圖中可以看出:滬深300和創業板指數的前20只股票累計占比都較大,尤其是創業板,滬深300中茅臺占比僅6%,創業板指數中寧德時代占比16%,而中證500相對較為均衡。 (3)過去一周漲跌幅前五的板塊 滬深300主要是藍籌股以及中證500是成長股,兩個結合在一起就是中證800,現在對其過去一周板塊進行匯總,上一周情況是:化工和計算機等板塊漲幅領先,而房地產及相關行業和軍工板塊跌幅較大。本周情況是:電子通信計算板塊漲幅較大,汽車煤炭相對較弱。 四、選取場內ETF基金 個股風險較大,但是ETF相對穩定,并且回歸性更強,就是做價差更適合。從走勢分析來看,主要適合從下到上或者從上到下兩種類型。 五、中證800指數ETF定投 定投對于很多上班族是比較好的投資方式,其思想就是:跌下來多買一點,漲上去少買,降低持倉成本,如果未來有一波小行情,那么通過增大投資規模來帶來較大的絕對收益,最適合的行情就是深V行情。 下圖定投解釋:每周五收盤投資500元,遇到節假日遞延,投資比例在0.5-2倍之間,從20230106開始定投以來,截止到20230407這一天,總共投了5500元,目前收益為2.34%,手續費按照0.0015成本來算。 六、股指期貨升貼水 指數和對應期貨有很強的聯動性,一般期貨領先于指數走勢,兩者之間互相影響,多空對沖機制是指數走勢更加穩健。一般而言,牛市里面,期貨上漲幅度較大,所以是升水行情;熊市里面,期貨與指數一般是貼水行情。股指期貨在每個月第三個星期五交割,最后升貼水為0,如果交割之前出現較大的升貼水幅度并且能遠遠包含交易成本和資金占用成本,那么就可以進行期限套利,相對而言風險較小,收益穩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