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永久保留珍貴的歷史文化資源,目前,黃鶴樓文化數據庫初步建成。該數據庫從人物、詩文、古籍、年歷、圖庫等方面歸納收錄了有關黃鶴樓各方面的文獻資料,成為學生、學者、文化愛好者們了解黃鶴樓的智庫,也為文化研究、文化旅游提供強大的內容支撐和靈感源泉。 黃鶴樓因詩揚名,相關詩詞約有1500首。屈原行吟于此、岳飛填詞于此、李白擲筆于此……豐厚的文化內涵,令黃鶴樓成為一首“凝固的詩”。2 在眾多詩篇中,讓大家最耳熟能詳,可以說登上黃鶴樓詩歌殿堂寶座的,就是我們身后看的這首,崔顥寫的七律黃鶴樓詩,也引得我們的大詩仙李白,來到黃鶴樓看見此詩后,擱筆不敢寫詩的一段佳話。 3時至今日,黃鶴樓已成“游必于是,宴必于是”的名樓。 1游客走進景區(qū)南大門,抬頭便可看見北宋書法家米芾題寫的氣勢飛動的“天下江山第一樓” 石刻。 湖北武漢黃鶴樓旅游景區(qū),位于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武漢市長江南岸的蛇山之巔,與湖南岳陽樓、江西滕王閣并稱'江南三大名樓'。黃鶴樓是中國著名的旅游景點,被譽為'天下江山第一樓'、'天下絕景'、'天下第一樓'。黃鶴樓因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詩而名揚天下,李白的詩以其氣勢豪邁、感情奔放,為人稱道。李白還寫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篇。其中,《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尤為膾炙人口:'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黃鶴樓是我國江南三大名樓中唯一尚存的一座,被稱為武漢城市名片之一,是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首批5A級旅游景區(qū)。其歷史可以追溯到三國時期,歷史上著名詩人李白、杜甫、劉禹錫、崔顥都曾登臨黃鶴樓留下了不朽詩篇。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周恩來等國家領導人都曾登上黃鶴樓并留下了墨寶。 黃鶴樓景區(qū)包括黃鶴樓主樓及附屬建筑、古琴臺及附屬建筑、晴川閣和湯顯祖紀念館等三大景區(qū)。主樓為三層四柱五樓式鋼筋混凝土結構,高51.4米,是中國最著名的建筑物之一。登上樓頂平臺眺望長江與漢水交匯處,武漢三鎮(zhèn)盡收眼底,與對岸的龜山遙相呼應。 一、黃鶴樓主樓及附屬建筑 主樓坐北朝南,三層、四柱、五樓式鋼筋混凝土結構,高51.4米,底層寬26.6米,二層寬34.5米,三層寬31.2米,每層檐下均有彩繪。主樓前有飛檐、出挑的兩條龍柱,柱頂為歇山式,上鋪黃色琉璃瓦。樓頂為綠色琉璃瓦頂,檐下彩繪。主樓內有銅鑄黃鶴、銅鑄象形文字銅鼎、銅鑄青銅鶴等珍貴文物。 主樓前是黃鶴樓公園。公園內的三層主樓為明代黃鶴樓遺址,始建于明代洪武三年(1370年)。黃鶴樓位于蛇山之巔,登上樓頂可俯看整個武漢全景。園內有《黃鶴樓記》石刻、李白題詩石刻等景點。 黃鶴樓景區(qū)還有明代的黃鶴閣、三層重檐的黃鶴樓牌樓、銅鑄黃鶴銅鼎和《黃鶴樓銘》石刻等景點。 附屬建筑有三層的主樓觀景臺和兩層的晴川閣以及黃鶴樓詩碑園、黃鶴樓碑廊等景點。晴川閣在黃鶴樓景區(qū)西側,是一座仿明清建筑,與黃鶴樓隔江相望。 二、古琴臺及附屬建筑 古琴臺及附屬建筑由黃鶴樓主樓向東、西兩側延伸而成,南臨晴川閣,北倚長江。主要建筑有門樓、仙女亭、仙鶴雕塑、觀琴臺和碑廊等。 黃鶴樓與古琴臺之間的通道是一條石砌長堤,名為'飛云道',俗稱'仙路'。它由9塊巨大的青石條拼砌而成,長達50多米。在黃鶴樓上欣賞這條石堤,你會感受到'一曲流水盡為歌,一江明月不須歸'的意境。 黃鶴樓與古琴臺之間的通道與黃鶴樓主樓之間的通道一樣,都是由9塊巨大的青石條拼砌而成,長達50多米。它又稱'仙路'或'云道'。是我國古代著名的神話傳說《西王母蟠桃會》中王母娘娘舉行蟠桃大會的地方。 遠遠望去,仿佛是一條長長的玉帶掛在空中,又像一道美麗的彩虹橫臥在黃鶴樓和古琴臺之間,給人以美的享受。 三、晴川閣和湯顯祖紀念館 晴川閣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位于黃鶴樓南面的蛇山之巔,與主樓隔江相望,是中國三大名樓之一。晴川閣原名滄浪亭,又名三勝堂,因《紅樓夢》作者曹雪芹曾在此居住過而聞名。晴川閣坐北朝南,前臨長江,背倚龜山,面對蛇山。全閣占地面積2680平方米。 湯顯祖紀念館是為了紀念明代偉大劇作家、文學家湯顯祖而建立的紀念館,位于黃鶴樓東側。紀念館的主體建筑為一座三層四柱五樓式的磚木結構建筑,共三進三院。湯顯祖紀念館設有專題展覽、學術研究、文化交流等多種功能。此外,還設有一處室內劇場和一座可容納800人的室外劇場。 黃鶴樓景區(qū)有很多地方可以拍照,建議穿著旗袍、旗袍裙或顏色鮮艷的衣服去拍照會更好看。 何日請纓提銳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卻歸來、再續(xù)漢陽游,騎黃鶴。 【解說】公元1134年,南宋名將岳飛屯兵武漢。收復襄陽六州駐節(jié)鄂州后,他登臨黃鶴樓,提筆寫下這首《滿江紅·登黃鶴樓有感》。 黃鶴樓記 閻伯理 〔唐代〕 州城西南隅,有黃鶴樓者。《圖經》云:“費祎登仙,嘗駕黃鶴返憩于此,遂以名樓。”事列《神仙》之傳,跡存《述異》之志。觀其聳構巍峨,高標巃嵸,上倚河漢,下臨江流;重檐翼館,四闥霞敞;坐窺井邑,俯拍云煙:亦荊吳形勝之最也。何必瀨鄉(xiāng)九柱、東陽八詠,乃可賞觀時物、會集靈仙者哉。 刺使兼侍御史、淮西租庸使、荊岳沔等州都團練使,河南穆公名寧,下車而亂繩皆理,發(fā)號而庶政其凝。或逶迤退公,或登車送遠,游必于是,宴必于是。極長川之浩浩,見眾山之累累。王室載懷,思仲宣之能賦;仙蹤可揖,嘉叔偉之芳塵。乃喟然曰:“黃鶴來時,歌城郭之并是;浮云一去,惜人世之俱非。”有命抽毫,紀茲貞石。 時皇唐永泰元年,歲次大荒落,月孟夏,日庚寅也。 #鴻春生活館# #春慧商貿創(chuàng)始人賴鴻春# #我的vlog生活# 黃鶴樓在這1800年的歷史長河中,它是屢毀屢建不絕于世,每個朝代的黃鶴樓都各具風格和特色,(現代)重建的黃鶴樓,是以清代(同治七年)黃鶴樓為雛形,建造而成的。它是正方缺隅呈“井”字,更輕盈,整個樓的建筑看起來更靈動。 岳飛在武漢寫下《滿江紅》,黃鶴樓里岳飛銅像成熱門打卡 在黃鶴樓岳飛廣場東側有一尊岳武穆銅像,這尊岳飛銅像通高8米,重達16噸,系青銅鑄造。岳飛扶鞍勒馬,神態(tài)英武。一塊長達25.6米的青石浮雕再現了當年岳家軍馳騁沙場大敗金兀術的歷史場景。浮雕上鐫刻有岳飛《滿江紅·登黃鶴樓有感》手跡 ![]() ![]() ![]() ![]() ![]() ![]() ![]() ![]() ![]() 岳飛在軍事方面的才能則被譽為宋、遼、金、西夏時期最為杰出的軍事統(tǒng)帥。他的《滿江紅》字體雄渾峻拔,筆墨飛動。岳飛這首滿江紅英勇而悲壯,深為人們所喜愛,它真實、充分地反映了岳飛精忠報國、一腔熱血的英雄氣概。 ![]() ![]() ![]() ![]() 黃鶴樓旅游景區(qū)# 岳飛 @所有人 # 理想 有一種信心叫做“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有一種豪邁叫做“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 有一種清醒叫做“丟掉幻想,準備斗爭”; 有一種態(tài)度叫做“軍民團結如一人,試看天下誰能敵”; 有一種奮進叫做“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 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是教員一生的追求。 # 旅游# 隨手拍# 歷史 @DOU+小助手 @抖音小助手 @時尚達人福建電商花生 @福建鞋服電商達人賴鴻春 @中國網 http:///A6oMfB0L 復制此鏈接,打開Dou音搜索,直接觀看視頻! ![]() ![]() ![]() ![]() ![]() ![]() ![]() ![]() ![]() ![]() ![]() ![]() 武漢市文物保護單位 古郢州城墻 武漢市人民政府 一九八三年四月七日公布 武漢市人民政府立 ![]() 古郢州城垣為武漢市文物保護單位、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郢州城亦稱郢城,位于武漢市武昌蛇山,南朝劉宋就三國孫權所建夏口城擴建而成,為其所置郢州州治。宋孝建元年(公元454年),孝武帝劉駿把荊、湘、江、豫4州中的8郡劃出設置郢州,以削弱方鎮(zhèn)勢力,郢州州治即設在夏口城內。 自劉宋以后,齊、梁、陳一直以此城為郢州州治。隋置鄂州,設江夏縣,鄂州治和江夏縣治都設在郢州城內。此后,鄂州、郢州的名稱雖幾經變更,但州治卻一直在郢州城內。 唐敬宗寶歷(公元825—827年)年間,牛僧儒任武昌軍節(jié)度使時,駐鄂州,改用磚筑城垣,經5年擴筑成鄂州城,但城垣至五代還未廢除。郢州城自劉宋至唐,歷270年,經十數次大小戰(zhàn)事而不壞,可見其城在戰(zhàn)略上的重要和構筑的堅固。 現在黃鶴樓至高觀山脊上有一段硬土埂,就是郢州城的城墻殘跡。 其文物保護范圍:與勝像寶塔沿蛇山走向實行聯體保護,東面至黃鶴樓臺基以東310米;南、北面分別至黃鶴樓臺基以南、以北10米;西面至勝像寶塔以西30米。其建設控制地帶;東面與保護范圍重合;南面至長江大橋道路規(guī)劃紅線;北面至京廣線鐵路邊。1983年4月7日被列為武漢市第二批文物保護單位。 ![]() ![]() ![]() ![]() ![]() ![]() ![]() ![]() ![]() 黃鶴樓故址索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