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這到北京旅游呀,如果不到胡同里轉轉,就不能算是游過北京。 這話雖然有點絕對,也不無道理,特別是對南方的朋友。 只是北方的人,像我老家山東淄博,在過去,胡同那也是司空見慣的。 到胡同轉轉,見得最多的的就是每家每戶形式各異的大門了。 不用眼花繚亂,也不用審美疲勞, 今天咱就聊聊“大門”的那些事。 相對于隱藏在宅院內部的其他建筑,宅門是惟一的顯露在外、可以顯示主人地位的建筑。 因此在等級制度較為嚴苛的古代,不同身份的居住者,對應的四合院宅門樣式也不一樣。 就像故宮的道路、橋梁、門洞不是可以隨便走的一樣,這叫“規制”。 違規的話是那要吃“黃牌”“紅牌”甚至掉腦袋的。 可不像現在,有時候有錢就可以為所欲為。 這四合院的宅門呢,簡單說一共有以下等級和形式: 1,王府大門 王府大門是除皇城外等級最高的大門,是副國級和部級單位。
大門要建在主院的中軸線上。 門屋間數為奇數,僅開啟其中一部分。 如五間門啟門三、七間門啟門五等。
王府大門前常有小廣場, 正對大門設大影壁。 廣場左右有轅門,大門兩側設立石獅。
屋頂最高檔次可用綠琉璃瓦歇山頂, 就算低檔次的也用筒瓦帶排山溝滴的硬山頂,
門板上有紅油,有門釘。
王府的門釘是七九六十三個;到了公侯家,就不用9了,只能用7,是七七四十九個; 再到官員,連7都不能用,只能用5,是五五二十五個…… 最后到咱們老百姓家,就一個都不能有了。 只要不是官府,不管是多闊氣的財主家,那門修得再漂亮,門上也不能用一個門釘, 所以古時候將平民百姓叫做“白丁”。 還記得“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嗎? 2,廣亮大門 廣亮大門(廣梁大門)在屋宇式大門中,是規制僅次于王府大門的一種。 它有較高的臺基和垂帶式踏跺。 門扉立于門道的山柱位置。 檐枋之下,柱頂端上安裝雀替、三幅云等 這是表現官品等級的飾件。 大門的內外相對處設影壁, 門外有的置有上馬石、拴馬樁等。
3,金柱大門 金柱大門較廣亮大門尺度略小, 門扉立于前金柱位置上, 而且與廣亮大門的架構也不同。 廣亮大門的門道, 在門扉以內和門扉以外是相等的。 而金柱大門的門道,門扉以外有一步架,其余皆在門扉以內。 其余裝修、裝飾略同于廣亮大門。
4,蠻子門 蠻子門的門扉更進一步立到前檐柱位置上,門道整個處于門扉以內。
這種門無法裝雀替等飾件, 其他的裝飾件也較前者簡約得多。
5,如意門
如意門在北京四合院大門中數量很多,大、小、繁、簡的都有。
主要特點是在門屋的前檐處砌一堵磚墻,墻上留出較小的門口, 有兩扇門、兩顆門簪。 門枕抱鼓石也多用“方門墩”
大的如意門,門屋可以與廣亮大門相近,小的如意門室只有半開間大小。
講究的如意門,門楣之上的磚雕極其靜美繁縟; 簡樸的如意門,門楣之上只用瓦組成圖案。
窄大門比如意門等級更低,古時一般是底層百姓所用。
大門的空間不占據一間房,一般只有半間房的寬度。
因為窄,只有門框和門扇,不像如意門門扇兩側有墻面。 大門裝飾也簡單,抱鼓石也只用兩塊方形石雕。
7,墻垣門 墻垣門也叫隨墻門或順墻門。 是指沒有門室的門, 包括小門樓和車門兩種。 小門樓是建在圍墻上的門, 也有屋頂,幾乎沒有門屋,只有很短的山墻。 ? 車門自然就是備有自用車馬的富貴之家可通行車馬的門了。現在富貴之家雖然多,但車大多只能停在胡同里。 下圖就很能說明問題: 8,圓明園式大門
圓明園式門指的是,采用了一些西洋建筑裝飾的大門。
主要特點是在門口砌磚墻、砌女兒墻,墻頂上做一些西洋式的堆塑或磚雕,顯示出中西合璧的風格。
由于清朝皇帝獵奇,在圓明園長春園建立西洋樓, 上行下效,于是就有了這種門的風行。
9,垂花門
垂花門是院里的中門(二門),過去是不會用作大門的。 垂花門的檐柱懸垂不落地, 柱頭雕花刻成蓮瓣、石榴、花蕾等, 有方的有圓的,經彩繪后很漂亮, 所以才叫垂花門。
垂花門實際上就是是分隔外院、里院的門, 舊時稱女孩“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二門指的就是這門了。
10,里弄門
里弄門本是上海獨有的建筑格局, 在里弄(胡同)口設一門洞的建筑
北京的胡同極少有里弄門。 僅有的幾個也可能是由在北京的上海人建造的呢。
其實關于大門,?咱不用分的那么清楚明白,知道點里面的“道道”就行了:門頭越寬,門洞越深,裝修越豪華,大門主人就一定是有錢或有勢。本來想繼續聊聊大門外的重要裝飾品“門當”和“戶對”來著,篇幅太長了,下回接著侃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