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懸疑劇最大的樂趣莫過于根據已知線索跟隨刑偵主角們一起推測真兇,或者站在上帝視角看深陷迷霧的劇中人如何還原真相。 而近日正在熱播的《塵封十三載》,打破了這樣的定式樂趣,提供了又一種新奇的觀劇體驗。 這部劇由一樁連環殺人案貫穿始終,隨著劇情發展牽涉出諸多相關案情,有模仿作案、黑幫亂戰、潑皮鬧事、嗜血情殺…… 時不時的兇手好像漏出了破綻,但每每迎接主角團的是難解反轉無果而歸,案犯留下的痕跡微乎其微,又或者因為客觀原因讓調查陷入瓶頸。 不僅劇中人無處追尋中斷的線索,旁觀的觀眾也很難明了誰是幕后黑手,甚至已經到了看演員的臉熟程度來猜測誰是兇手的地步。 但凡有臉熟的演員露面,彈幕大概率都會出現:“這個演員很面熟,他在劇里出現一定不會是路人甲,那兇手一定就是他了”! 那么這樁連環殺人案橫跨十三年依然懸而未解,到底為何如此難破? 十三年前,陸行知(陳曉 飾)還是個初出茅廬的新人刑警,在他報道的第一天就發生了一件驚駭眾人的兇殺案。 老城東的胡同內,一名漂亮的女性被殺,兇案現場死者赤裸身體被擺成了一個奇怪的姿勢,兇手似乎是想借此表達一種極為變態的藝術感,另外現場只有一支HB鉛筆,再無指紋、血液等兇手的痕跡。 警方很快核實死者名為柳夢,她是劇團的舞蹈演員,摸排柳夢的人際關系之后查到了一個追求她的嫌疑人黃家杰,然后順著黃家杰鎖定了嫌疑人是糾纏柳夢的搖滾歌手姚樂。 然而就在審訊姚樂的同時,又一名被害人杜梅被殺害,她也被擺成了一個奇怪的姿勢,現場有一支HB鉛筆,很顯然兇手是一個連環作案的慣犯。 姚樂的嫌疑洗清了,關于兇手的線索也暫時中斷,警方只能重新排查杜梅的社會關系,尋跡追兇再次從零開始。 只是這次也一樣,真兇還沒顯形,兇案再度發生,就這樣鎖定嫌疑人--消除嫌疑--線索中斷--繼續尋找突破口,如此循環往復,始終沒有找到連環兇手。 而后兇手隱匿行蹤,如此過了十三年,這場連環兇殺案變成了懸案。 負責該案件的老刑警陸行知的師傅衛崢嶸(陳建斌 飾)心寒離職,去做了一個遠離一線的圖書管理員,而陸行知逐漸成長為一個經驗豐富的辦案精英。 直到十三年后又一個漂亮女孩被殺,赤裸的身體被擺成奇怪的姿勢,現場留有一支HB鉛筆,更為重要的是在她帶著的櫻桃頭繩上,發現了十三年前第一個被害者柳夢的頭發。 于是并案重啟,陸行知勸服衛崢嶸回歸一線助力追兇,調轉身份的師徒兩人聯起手來,復盤當年案件重新梳理,再訪當年嫌疑人重做篩查,在甄別手段和鑒定技術都更為成熟的當下努力尋找新的突破口。 現在劇情已經進展到后半段,仍然沒有表露確切的真兇蹤跡,觀眾也只是憑借畫面特寫提示、鏡頭剪輯關聯性、演員的面部表情甚至演員的臉熟程度來猜測兇手真容。 這并不是吊人胃口,礙于案發時的客觀條件,監控無法全覆蓋、計算機未全面普及、DNA鑒定引進滯后等等技術條件所限,對于特大兇殺案尤其是有反偵查能力的案犯,偵破阻力和難度都很大。 以及,《塵封十三載》沒有一些所謂的心理專家、偵緝顧問提點,主人公都是普通人,不開金手指沒有神邏輯,只是按著既有的線索一點點前行,會犯錯會找不對方向,但他們從來沒有放棄過。 也許有人覺得單看這樣一個遲遲追不到兇手的連環案也許會審美疲累,所以在追兇之外,這部劇還有許多有趣有樂或溫情和睦的設計。 劇中用一些笑料緩解了嚴肅緊張的氛圍,比如因為兇手隱匿多時,警方為了引蛇出洞決定讓女同志們在兇案現場附近遛彎引真兇再次出手,但又怕女同志們遭遇危險便讓男同志們喬裝打扮,那場面用正牌女同志的說法就是“沒眼看”; 另外,劇中愛情與親情的表達同樣不缺,啜妮飾演的楊漫既是陸行知的賢內助,也是擁有自我意識的獨立女性,她無限支持男友的夢想,還和陸行知一起收養了心理創傷的受害人女兒,對愛情忠貞理解對生活亦人間清醒; 而劇中最有看點的大概就是師徒人設了,十三年前衛崢嶸經驗豐富,能用鐵血手腕鎮住一方黑惡勢力,雖然心細但性子急燥; 陸行知則是一個初出茅廬的新人,謹小慎微想法多,樂于學習腦子活,雖然經驗不足但為人冷靜能從不同角度發現問題; 十三年后,兩個人的性子像似徹底對調,陸行知從師傅那里學來了狠辣手段,也繼承了師傅的暴脾氣和急性子; 衛崢嶸經過歲月洗禮看淡了許多事情,開始變得平和、冷靜,接受了了很多以前不愿接受的新理論新方向。 所謂的“活成了你的樣子”是網友的一句戲語,卻也是劇集所要表達的一種代際傳承。 衛崢嶸曾說他的目的只有一個,不管用什么方法都要找到兇手然后斃了他,這不僅僅是他對披著警服的自己的承諾,更是為了給受害者討回公道還一方之安寧。 陸行知如今帶的徒弟小明就如同初入行時的他自己,知之甚少但充滿好奇心,更有著一往無前的氣勢。 而陸行知和衛崢嶸如出一轍的責任使命和無畏無悔的精神,亦將在小明身上、在一代又一代刑警間傳承并生生不息。 PS:嚴禁私自轉載!轉載或者合作,請聯系作者 xkxike@qq.com 溫馨提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