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習“易經”時,經常會看到“六十四卦方圓圖”,如下圖。 那么,“六十四卦方圓圖”究竟應該怎么看?它表達著哪些含義?對于我來講,一直是個迷。最近在“360圖書館”中看到了“Liliyaa易爻館”發表的“《周易》:詳解六十卦方圓圖”一文,細細讀之,茅塞頓開,以下是我的學習筆記。 一、“六十四卦方圓圖”與先天八卦的淵源 伏羲先天八卦是“六十四卦”的根基,六十四卦及后天八卦都是以先天八卦為本源。先天八卦圖包含著八經卦及八個經卦的方位,卦數及排列順序,如圖。 在先天八卦中,每個卦都有著自己的卦數和所代表的方位。 卦數:乾為1,競為2,離為3,震為4;巽為5,坎為6,艮為7,坤為8。 方位:乾為南,坤為北,離為東,坎為西,兌為東南,震為東北,巽為西南,艮為西北。 八個卦的排列順序則是:自乾開始逆行向下,乾1至兌2,兌2至離3,離3至震4;然后再從巽5開始順行向下,巽5至坎6,坎6至艮7,艮7至坤8。兩條路徑都是起于南(西南),止于北(東北)。 二、六十四卦的組合順序 八八六十四卦,為八行八列。按卦數順序排列,每卦各占一行和一列,自下而上,自左向右,即,乾1占1行1列,兌2占2行2列,.....。 按卦居本行為“下卦”,卦居本列為“上卦”,可排出“乾”卦的“行”及“列”中的15個重卦,如圖。 八個卦最終排出六十四卦,就是“六十四卦方圖”。 1行的下卦均為乾,1列的上卦均為乾;2行的下卦均為兌,2列的上卦均為兌;3行的下卦均為離,3列的上卦均為離;......由此就形成了八八六十四重卦。 三、圓圖六十四卦的排列順序 圓圖中六十四卦的排列順序依據方圖,是從乾(1行1列)開始,由右向左數列,數完一行后,上行到2行,再由右向左數列,直至第八行。這個順序就是六十四卦圓圖中的順序。 從上圖中,可以看到,方圖的下半32個卦都位于圓圖的左半部,也就是從“乾”到“復”的32個卦;方圖的上半32個卦都位于圓圖的右半部,也就是從“姤”卦到“坤”卦的32個卦。這樣一個走向路徑正是遵循著前面所說的八卦卦序走向路徑,即1→4;5→8。 但是,需要明確的是,圓圖中六十四卦的排列順序并不是孔子所作的《周易上經》《周易下經》及《序卦傳》中所說的卦序,《序卦傳》中所述的卦序如下圖中的數碼符號。 四、圓圖中卦的位置代表了這個卦的方位 我們已經知道,八個宮卦各領一個方位。在圓圖中八個宮卦各領七個復卦居于八個方位。 綜上所述,“六十四卦方圓圖”的意義在于,方圖說明了六十四卦組合的基本方式和規律,圓圖中六十四卦的排列順序是由方圖中六十四卦的組合順序所決定的。而這種順序的構成則依據先天八卦中的八卦排序和排序走行路徑,即乾1→兌2→離3→震4;巽5→坎6→艮7→坤8。乾居1行1列;兌居2行2列;離居3行3列;震居4行4列;巽居5行5列;坎居6行6列;艮居7行7列;坤居8行8列。在本行中,卦居于下,在本列中卦居于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