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網絡) 暑假前期(緩沖調整階段) 7月10日之前 關鍵字詞:體驗生活,親近自然
所謂“見多識廣”,孩子的生活閱歷豐富了,在學習方面的理解能力也會不斷見長。都說生活需要儀式感。那么就讓一次難忘的旅行,開啟孩子們的假期生活吧!
趁這個長假,可以帶孩子回家多陪陪老人。既可彌補家長們平時沒有孝敬侍奉雙親的缺憾。也可讓孩子換個生活環境,增強對不同環境的適應能力。 老人生活在鄉村的,還有機會帶孩子一起親近自然,體驗鄉村田園生活。遠離城市平日的噪音和塵土污染。何樂而不為呢? (柳老師真實拍攝) (柳老師自家樂寶在爺奶處) 3.參加有組織的夏令營活動。 開學后孩子跟人聊天,說不定他還能用自己的語言講述、分享自己的經歷呢! 暑假中期(充實成長階段) 7月11日至8月24日 關鍵字詞:學習充電,親身參與。 孩童的自制能力大多是不如成年人的。上學的時候學校會有統一的時間安排。孩子們的生活、學習都是比較規律的。可是放假在家里,孩子就會陷入放松興奮的狀態。 如果任何計劃都沒有,孩子就容易玩瘋,等到開學后才發現,白白虛度了寶貴的時光,什么收獲也沒有。 家長可以根據自家的實際情況,跟孩子一起討論約定好,幫孩子制定一張暑期作息時間表。并且盡量和上學時的作息時間接近。 同時請記得給孩子一定的自主決定權。例如:每天幾點起床?幾點睡覺?可以玩多長時間?看多長時間的電視等等……分清主次,合理安排。 作息時間表安排好之后,別忘了要張貼在家里隨處可見的地方,全體家庭成員一起實施執行,互相提醒督促。 2.完成假期作業 據我所知,現在很多家長自己都有很深刻、嚴格的教育意識。相信有很多家長給孩子,也布置了一些所謂的家庭作業。 那么既然布置了,就要監督孩子按時按量完成。要不然以后家長說的話,布置的任務,在孩子心中就失去了權威性。
還能幫助孩子發現自己功課的薄弱點,在專業老師的指導下,進行查漏補缺。孩子如果在假期學有所獲,那也算是過得充實有效了。 4.廣泛閱讀。 近兩個月的暑假時間,建議家長給孩子提供良好的閱讀空間并安排好時間。讓孩子在閱讀中找到樂趣。他自然就會把讀書當成一種習慣。 當然這同時需要家長給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切不可在孩子看書的時候,我們自己卻在玩手機電腦或者看電視。 所謂“言傳身教” “耳濡目染”的教育才是最有效的! 只有每天孩子和父母都進行了學習和閱讀活動,孩子才知道這些事情就是我們日常生活的必要環節。 要不然,怎么會有那么多家長反應孩子在家不愛學習,不愛看書呢?因為孩子看到父母在玩,他們當然更想玩了。要讓孩子懂得——看書學習就是生活。 (柳老師自家樂寶每天堅持閱讀) 每天起床之后,讓孩子自己學疊被子。讓孩子學會收拾整理自己的房間。看到爸爸媽媽在忙做飯,要學會提供幫助,偶爾搭把手。比如:幫忙擇菜、洗菜,掃地、擦桌子等等。 看起來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是卻在無形當中鍛煉了孩子獨立生活的自理能力。也能提高孩子的責任心,懂得珍惜父母的勞動成果。 比如孩子明白了:打潑牛奶,弄臟了地板的后果是要親自收拾清理很久,付出辛苦的勞動。他下次自然就會謹慎小心點。更不會隨意搞臟家里其它地方。 6.適量戶外活動,鍛煉身體。 清晨,可以帶孩子出去晨跑、散步。傍晚,可以帶孩子參加體育鍛煉。有利于孩子的成長和身心健康。 (以上均為柳老師真實拍攝) 暑假后期 (收心回歸階段) 8月25日至9月1日 關鍵字詞:收心為主,規律為要。 1.檢查暑假作業。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如果家長都不關注孩子的學習情況,那么孩子自己肯定是更加放松的。人的本性都有懶惰的一面,更何況是個未成年的孩子呢?這時候就需要家長的督促監管。 所以在最后關頭,也要給孩子一點緊迫感,看看作業是否已按要求完成。如果有少量剩余的作業難題,家長應該鼓勵或適時幫助孩子一起解決。 同時也要準備好新學期的學習用品,為開學做好準備。 2.規律作息,調整心態。 當假期接近尾聲的時候。重點是要幫助孩子盡快收心,回歸到上學狀態。 這就需要家長幫孩子從輕松自由的愉悅氛圍中抽離出來。嚴格作息時間,調節孩子的情緒。避免孩子在情緒或者心理上還處于度假狀態,開學后不能較快地適應正常的學校生活。 飲食起居時間大致要跟孩子平日上學的作息時間一樣,收攏孩子“玩瘋”的心。 孩子如果在假期養成了懶散的習慣,過慣了沒人督促,就不自律、不懂努力的生活,這樣開學之后,就很難跟上學習進度,增大學習壓力。 老師也會苦不堪言。因為老師都是需要統一管理的,不可能真正的做到因材施教,個性化管理。 3.適量預習新知。 快要開學進入新學年,知識體系普遍來說是:內容加深、難度增大。這時可以幫助孩子,稍微預習一下新學期的學習內容。 但是不必要求有多精通,對新內容的基礎知識脈絡有一定的了解即可。特別是對于中小學生來說,預習在學習過程中還是挺重要的環節。 這樣就可幫助孩子順利升入更高的年級,體會成長和進步的成就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