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陽記憶 二商店曾是全國“十佳”之首 ![]() 二百原址近影(張黎明攝) 第二百貨商店曾是國營大型綜合性百貨商店,在沈陽市百貨行業中,歷史悠久,聲譽較高。營業大樓坐落在中街商業區,營業廳除主樓外還包括一個隔路相望的路南“地下室”商場,總營業面積6500平方米。由于企業經營管理水平較高,1983年被評為“沈陽市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標兵單位”,1984年被市政府授予“企業管理先進單位”的稱號,被評為“遼寧省企業全面整頓先進單位”1984年至1985年,連續被評為沈陽物價計量信得過單位,1985年被國家商業部命名為“全國商業系統先進企業?!?/span> 曾是中街唯一的國營零售店 “二百”的前身是沈陽市百貨公司第一分公司的零售門市部。始建于 1948年11月,原址在原東風百貨商店,1949年春遷至原吉順絲房舊址(即二百路北營業樓址)。 1948年11月沈陽解放后,國營沈陽市百貨公司成立,下設4個分公司。其中第一分公司設在沈陽城內中街,下設批發部和零售門市部,這個零售門市部是當時中街地區惟一的一家國營零售商店。1950年12月3日,零售門市部移交給沈陽百貨商店,1951年12月又歸回市百貨公司,正式定名沈陽市第二百貨商店。1956年“二百”接收了市五金公司移交的路南地下商場,同年又接收了軍人商店(東風百貨商店)。1957年又接收了花紗布門市部,至此“二百”有5個營業門點。1958年,由于管理體制改變“二百”劃歸沈河區商業局領導,1961年初又交回市百貨公司。1963年軍人商店、花紗布門市部從“二百”劃出獨立經營。 “包、保、核”責任制享譽全國 “二百”開業以來,就是以零售為主的綜合性百貨商店。進貨渠道主要是二級批發站,經營的品種有5000余種。1956年接收路南地下商場后,經營品種增加到11000多種。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經營品種達1.5萬余種。 ![]() 黨和國家領導人接見十佳代表,三排左四為作者張黎明 “二百”一貫以重視經營管理著稱于省內外同行。1952年文具組收款員徐永倫首創的“卡片售貨法”在全國商業系統得到推廣和應用。1953年劉淑珍小組又在沈陽市首推“連帶上班制”,延長了營業時間,方便了消費者。1979 年以后,“二百”先后建立了多項企業管理制度,1983年起又實行了“包、保、核”經濟責任制和目標管理。 “二百”以優質服務著稱,文明經商、禮貌待客、熱情服務”是商店的服務宗旨。1984年3月實行了全面質量管理,贏得了消費者的信譽,提高了經濟效益。 ![]() 十佳牌匾(張黎明攝) 曾是全國十佳之首 1985年,商業部、工商總局、人民日報社、國家物價總局等多個部門聯合成立了“全國執行物價政策法規十佳商店”委員會,組織全國百萬家商貿企業開展物價計量信得過活動。活動尾聲時,全國評出了全國執行物價政策法規十佳商店,其中沈陽市第二百貨商店榜上有名,在名單排列中,二商店居于榜首。 ![]() 在人民大會堂舉辦的表彰大會上,時任二百總經理曹振江同志代表十佳企業發言。黨和國家領導人習仲勛、雷潔瓊等親切接見了十佳企業代表曹振江同志和本號主編張黎明、沈陽市物價檢查所所長趙永林。雷潔瓊同志緊握著曹振江的手說:你們為平抑市價、穩定物價、搞好經濟,起到了標兵作用,你們做的好!做的十分出色,我感謝你們,人民感謝你們! ![]() 各級領導在沈陽站貴賓室迎接場景(右二張黎明) 會后,十佳代表們還光榮地登上了天安門城樓參觀。在從北京回到沈陽時,時任沈陽市副市長張瑞昌、沈陽市商委主任賈丕仁、沈陽市商業局局長姚維安、沈陽市物價局局長付柏春、沈陽市工商局局長魏玉書、沈陽市計量局局長宏景華等領導和遼沈地區各大媒體記者前往沈陽站迎接。 本文作者為《沈陽商業志》編委 ![]() ![]() ![]() |
|
來自: 新用戶4333Ylrq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