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十四個》是一本一定要在春天讀的書。因為它成書于春天,所談也都是春天的風景和心情。在春天里讀它,更有身臨其境的感受。這本書的書名初看有點怪,但如果知道它的由來是模仿《論語》中的“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詩人十四個”便又多了幾分古雅。
這十四個詩人分別是王維、李商隱、陶淵明、辛棄疾、陳子昂、張九齡、王昌齡、李白、朱彝尊、俞樾、姜夔、蘇軾、周邦彥、晏殊。然而這本書不是講詩人的生平,而是通過這些人的詩詞來講心理。這個感受相信大家都有過,就是無論何種細微的內在感受,古詩中好像都能找到類似的表達,總會有一句說中了你的心事,但你又說不出到底是哪里熨帖了你的心。但這本書說得出來,作者的本領是可以把極細微的感受用文字準確地表達出來。
作者是一個感受力非常強的人,對于古典文學的鑒賞,需要我們對語言、文字有極其細膩、精致的感覺、表達。這些就是所謂的“美”。這個美是多么難以言喻的東西啊。但我們不斷地閱讀,不斷地體會生活,不斷地揣摩和思考,不就是想達到這個境界嗎?如果不能做到此境,讀詩詞也就是過寶山而不入了。
當我們翻開一本詩詞集,如果對于人生中最重要的問題,從中能得到一點解釋,對于人心里最幽茫的心事,從中能獲得一點溫存的慰藉,那我們讀它,也就足夠了。這本書,能幫你離這個愿望更進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