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海釀辣椒 蘭海的真名叫“藍薤(xiè)”,大凡(xiè)的讀音,寧遠人都讀成“海”,例如“螃蟹”,就被讀成“螃海”,所以藍薤就成了蘭海。關于藍薤,民國版的《寧遠縣志》第357頁“食貨”篇“蔬類”欄里有記載。 藍薤,又名大薤菜、野韭菜、苤菜。其形似蒜苗,葉,莖,花,根均可食用,味似韭菜,但比韭菜肥嫩鮮香,根比韭粗壯,腌咸鮮香脆嫩,酸甜適口,勝過韭菜根。藍薤對土質肥力要求不高,它可以在山溪淺水中扎根,在砂石上展葉,一年四季青蔥翠綠,倩影高潔,精神蓬勃,清芬悠遠。因為既可做盆栽飽人眼福,又可做菜肴飽人口福,所以深受人們喜愛。 湖南寧遠南路特別是灣井、水市鎮等地,喜吃一種叫“蘭海釀辣椒”的美食。以豬肉、藍薤、鮮辣椒三樣為主要原材料。先將藍薤、豬肉切碎,加入適當的食鹽、香料再搗爛成肉泥狀(其制作過程類似剁豬內釀豆腐)。再把備好的藍薤肉泥釀進新鮮辣椒里,再將釀制好的藍薤釀辣椒下鍋炒煮,熟透后盛出裝盤,即大功告成。 藍薤口感爽滑,豬肉香嫩膠滑,入口即化,鮮椒調味去濕,一經咀嚼,大蒜、大蔥特有的微苦而略顯甘甜的味道呈現出來,給口鼻喉結帶來一股清新爽朗之氣。它含有纖維素及蛋白質,鈣、磷、鐵、鉀、鋅等元素含量較高,可清潔腸胃、去火涼血、消滯下氣,又能壯腰健腎。 蒜釀豆腐 灣井有俗語“蒜釀豆腐好吃”。嫩蒜苗洗凈甩水,切細待用。五花肉或前腿肉切成肉沫或者攪碎。肉沫+蒜苗以2:3的比例放鹽、姜絲、辣椒粉等調料拌勻,再搗爛成肉泥,粘合在一起,釀進油豆腐內。釀好的豆腐用平盤裝好,開口面朝下,上鍋蒸30分鐘左右。也可用鐵鍋上熱油,翻炒一下,再加水煮干,再加水,待豆腐皮起皺即熟。膠嫩爽口,蒜味十足。 炒喝螺 灣井鎮喜吃炒喝螺。選用河流或山塘的鐵螺,先將鐵螺放于清水中養三五天,待肚中泥沙吐凈后,去其尖尾,用油、鹽、姜、酒急火爆炒,再放入紫蘇葉、辣椒、豬骨頭一同燜煮。出鍋時,吃前,再加入蒜泥、蔥花等調味品、吃時,挑開田螺頂蓋,將湯、肉一并吸入口中,味既辣又鮮,醇香爽口。炒鐵螺的湯是煮喝螺的精華,喝螺時必須得有湯,喝螺時感覺鮮辣得會令人額上冒汗,臉上放光,過癮極了。螺絲肉性寒味甘,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以及維生素C、鈣質和其他礦物質,能清熱、明目、生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