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看《天道》或者原著《遙遠的救世主》的都知道作者豆豆,原名李雪。但是她本人卻異常神秘,極少接受采訪,甚至公開渠道也很少有她的信息。 要知道豆豆三部曲:《遙遠的救世主》《天幕紅塵》《背叛》,可以說不管從經(jīng)濟、文化還是思想層面,可讀性很強,對于中國當時政治經(jīng)濟文化的分析,都可圈可點,現(xiàn)在都不過時,是真正能讓人覺悟、蕩滌靈魂的書籍。 根據(jù)公開資料顯示,作者豆豆只有高中文化,只是一個普通工人,為何能寫出如此高深的書呢?書中丁元英的原型是誰? 不管作家怎么虛構(gòu),怎么創(chuàng)作,一定會有原型的,否則只靠空想寫不出這樣貼合現(xiàn)實的小說的。 尤其是《遙遠的救世主》,出版于2005年,但是成書應該更早,寫的正是從中國加入WTO到經(jīng)濟全球化,文化屬性在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中如何塑造社會,塑造個人,顯然作者對于經(jīng)濟、文化把握非常深刻的。 《天幕紅塵》雖然出版于2013年,但是作者說早就寫完了,但是當時時機不成熟,沒辦法出版。現(xiàn)在看來,正是隨著中升美降,中國改革開放進入新的階段,產(chǎn)生了新的文化沖突和理念競爭,而這部書恰恰就在探討這些新命題。 豆豆三部曲不是隨意而寫的商戰(zhàn)愛情小說,而是有很深的文化烙印在里面,不管經(jīng)濟如何發(fā)展,能深刻影響人的一定是文化,而文化植根在人類的勞動之中,可以說豆豆三部曲一直在探索文化在時代發(fā)展中所起作用的探索。 本是后山人,偶做堂前客;醉舞經(jīng)閣半卷書,坐井說天闊。大志戲功名,海斗量福禍,論到囊中羞澀時,怒指乾坤錯。丁元英一首《卜算子·自嘲》,可以說寫盡了名利背后的文化根源。 能把豆豆三部曲讀透的人,一定能找到自己的成功之路,要追求財富這個果,那就要找成功的因,而你尋找因的過程,就是你自己的修行。想改變自己人生之路的可以入手好好讀一讀豆豆三部曲。 說起丁元英的原型,比較靠譜的說法是國內(nèi)A股市場的傳奇人物:纏中說禪。原名李彪,人稱纏師。 丁元英和纏師有諸多相似之處,有很深的文化造詣,喜歡古詩詞,喜歡聽古典音樂,是股票市場上的鬼才等等。 豆豆在十七歲時因工作關(guān)系認識了李彪,通過李彪的講述以及不斷給豆豆大量的參考資料,才讓豆豆逐步完成了這三部曲的寫作。 而李彪本人在39歲就早早離世,他曾寫過一本《纏論》,雖然沒寫完,但是就這半部纏論也已經(jīng)被認為是股市投資的圣經(jīng),而且這只是他理論中很小的一部分,太多細節(jié)還沒來得及細細道來,人就已經(jīng)不在了。 纏師跟丁元英一樣,是個全才,也是個鬼才,普通人往往干好一個行業(yè)就很不容易了,但是纏師卻是多個行業(yè)的精英。說丁元英大家覺得虛構(gòu),但是纏師李彪那就是真實存在的。 1998年的時候,纏師就操盤了首支百元股:億安科技。從4塊多一路飆升到126塊,可以說成為當時股市的一段神話。 因為這種坐莊的事情不太好細說,所以纏師一直閉口不談,但是對于市場的走向,他看得一清二楚,纏師曾根據(jù)全球市場的發(fā)展情況,預言了美國的次貸危機。 這都不算什么,纏師還曾根據(jù)自己的纏論,推演出A股頂部和底部的位置,07年的6124,08年的1664,這簡直難以置信。 纏師李彪在操盤億安科技后,錢也賺夠了,從其后來操盤中石化可以看得出來,單單中石化一只股票,當時至少動用了10億資金以上,這么看的話纏師基本上是百億身家。 要說纏師是全才,除了股市之外,在詩歌、音樂、文學、數(shù)學、經(jīng)濟領域,都留下了不少佳作。而且他更是把自己對于股市、對于交易的理解,寫成了《纏論》。 直到現(xiàn)在依然是許多投資者學習的圣經(jīng),因為纏師對于數(shù)學和物理非常精通,他的理論都是有嚴格的數(shù)學模型和物理原理的。所以其《纏論》對于后世的影響一直都在,并且長期有效。 雖然不敢說纏師李彪是國內(nèi)炒股最牛的人,但是纏師在A股史上也是一個獨一無二的存在,而且《纏論》更是纏師留給普通大眾的一份厚禮。 很多真正能夠代表纏師思維的東西,都隨著他進入了另外一個世界,也許正應了那句天機不可泄露,纏師能告訴我們的都寫在《纏論》里了,不能告訴的那得靠我們自己的悟性了。 如果想系統(tǒng)性學習纏論技術(shù),光靠看書是不夠的,還要結(jié)合實戰(zhàn),但是如果你還沒看過書,建議你先入手好好讀一讀,然后再去實戰(zhàn)中不斷演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