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麗卡·普里瓦利希納(Angelika Privalihina),當代畫家,1970年出生于俄羅斯烏茲洛瓦亞。她曾在西伯利亞的克拉斯諾亞爾斯克美術學院(現名為V.I.Surikov)學習美術。
安吉麗卡曾為俄羅斯小學創建了一門藝術課程,后來被國家教育局作為專著出版并用作西伯利亞小學美術學習的基礎。2006年以后她成為俄羅斯藝術家聯盟的成員,也是國際美術協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AIAP的成員。
安吉麗卡的畫帶著一股渾厚的滄拙美感,畫家調配色彩的嫻熟,為畫面物像的造型助升了不少。我并非喜歡她的所有作品,但今天貼出來的畫,都是我喜歡的。
很多時候,畫畫呈現的是畫家的審美感覺,感覺畫對了,物像不清晰依然給讀者帶來美感,感覺不對時,畫得再清晰都屬于平淡無奇。所以藝術創作講究靈感,如果僅僅是臨摹自然物像的客觀,即便屬于有感而畫也未必“靈”。“不靈”則畫作不夠吸引眼球。
許多繪畫愛好者,勤奮的臨摹學習名家作品,但是臨型卻無法臨“靈”,加之眼力不夠,總誤以為自己跟大師很貼近了,其實他的每一筆都在描繪自己的“不靈”。由“不靈”躍升到“靈”,需要被點醒,點醒者可能是老師,也許是其他的刺激。
有句話一直在鼓舞“笨鳥”,即成功是“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百分之一的天份”得來的。所以許多人都誤以為只要付出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就能成功一樣,其實那百分之一的天份,才是成功的鑰匙,大多數人則只能作分母,否則天才就泛濫不值錢了。
自我認知的清晰度,決定了一個人生存路徑的曲直。找一條適合自己快樂前行的人生路徑,比不知疲倦的參與成功之“卷”要強多了。具體到繪畫而言,畫不出專業的作品就不要往專業里逼迫自己,畫著玩玩兒、搞搞美術設計并欣賞欣賞專業的繪畫作品也挺愉悅的。
安吉麗卡的作品,主體寫實背景抽象,通過顏色的調和,把抽象具象混搭得天衣無縫,加之看似凌亂的筆觸,卻有序出一種藝術質感,所以她的作品一出現,我就不得不被吸引而去仔細揣摩。
揣摩繪畫作品,往往是深層次的閱讀,方法得當能提升眼力,為自己的手頭技法和品鑒繪畫作品提供有益的幫助。安吉麗卡的作品大概都源于照片(不確定),但她賦予了這些照片以藝術質感,這是她的成功。
安吉麗卡成功于繪畫創作,而讀者朋友們成功于欣賞到了她的作品。。。。。。分享出去吧,看看有多少同僚也欣賞她的畫兒,為乏味的日子添些煙火嘈雜以外的精神清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