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女人,卻不喜歡甚至反感化妝,不知是好事壞事。 半生只化過三次妝:第一次是拍婚紗照。從化妝室出來,臉上該紅的紅,該白的白,還多了一雙長長的睫毛,準老公明顯被驚艷了。睫毛是用透明細膠帶貼上的,看上去明眸善睞,其實很不舒服——誰貼知道。照片出來果然很美,美的不知道她是誰,反正不是我。另兩次是參加學院的節目,作為集體舞的一員,濃妝上場。大家擠在系辦和學務辦,互相化妝。我一竅不通,只能等別人完工了再幫我。那些小刷子在我臉上工作:打底、隔離、定妝……粉刷一新,只怕一笑就要掉渣。最難過的是涂口紅:涂上口紅嘴就不歸我管了,不敢抿嘴,不敢咽口水,不敢吃東西……就那樣微微張著,象個傻子。節目結束,趕緊擦凈,那張嘴才歸我支配。洗臉水簡直不敢看,如涮鍋水,灰黃渾濁,恐怖! 當我化好妝,我覺得頂著一張假臉說話的人不是我;而當濃妝的人和我說話時,我也覺得在和一個假人說話。 都說女為悅己者容。這個“容”,應該是變得更美的意思。變得更美,可不止化妝一個途徑。反正,讓我想為他化妝的那個男人,從來就沒出現,永遠也不會再出現——因為我能確定自己此生不會化妝了。 都說化妝增加自信。我認為,在人前增加多少自信,在人后就會增加等量的自卑。總得卸妝吧?卸下美艷如花的自己,如何面對慘淡的容顏?據說,習慣了化妝的人,不化妝,跟沒穿衣服似的,不敢見人。 化不化妝,沒有對錯之分,只有喜歡與否。厭之者視為畏途,喜之者樂此不疲。 揚著一張黃臉,坦然而行,既不自卑,也不自豪。愛我者,必愛我天然生就的容貌,不因美丑而增減。比如父母兄妹、丈夫兒子、朋友。厭我者,再美也是面目可憎。既如此,何必耗時費力耕耘這張臉呢? 不化妝的理由很多。說一千道一萬,可能還是因為懶。 化妝是一項浩大的工程。沒有實踐,不敢妄寫。保持妝容完整,更是勞心勞力。一個不小心,眉毛擦掉半邊;又一個不小心,口紅吃掉一片。當事人也許不自知,看官的眼睛可要受罪了。還有的粉沒有擦勻,倒不如不擦。所以,化妝的女人隨時隨地都得掏出小鏡子補妝。哭、笑、吃東西,都要有分寸,切不可開懷大笑或者大快朵頤。所以,化妝的女人時時都得端著點。當然,風度和氣質常常也是這樣端出來的。 化妝界的至高真理,我認為是:至妝即無妝。這句話至少包含兩層意思:一層是,高手化妝,不見妝,只見美。善于就美而妝,不因妝而奪美。另一層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以無妝勝有妝。前者考驗技術,后者仰仗運氣。 我的朋友熟人大多不化妝。最多化個淡妝。可能和職業有關吧,當老師的,總以莊重樸素為佳。所以,偶爾見到一個濃妝艷抹的,我總忍不住多看幾眼。也許心理有些陰暗,我老是想:不知她卸妝后是何模樣? 太年輕不宜化妝,妝容會破壞天然之美;太老了也不宜化妝,因為再濃的妝也擋不住叢生的皺紋。三十歲至五十歲,可以適當考慮。化妝的開始時間,也是越遲越好,因為,一旦開始,可能就收不了手了。 反正,我還沒開始;再過幾年,也就不用開始了。一輩子,真快。 啰嗦那么多,該劃重點了。精致女人,得有一副拿得出手的精致妝容。我神經大條,天性粗糙,與精致女人無緣,在化妝方面,樂得自暴自棄。 悄悄告訴你,自暴自棄也可以很開心。不信試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