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水是生命之源,對于人體而言保證充足的水分攝入,有利于維持人體正常的代謝,促進體內毒素排出,呵護身體健康。 而且人體70%左右都是水,所以人可以一天不吃飯,但不可以一天不喝水,只有保證充足的水分攝入,才有利于身體的健康。 不過在生活中,現在水的種類也是越來越多,除了燒開的自來水之外,現在還有了一些桶裝水、礦泉水,那么面對這么多種類的水,我們應該如何選擇呢? ![]() 目前來說,市面上有很多種類的水。在選擇水的時候,很多朋友會感覺到迷茫。今天,我來介紹一下桶裝水、礦泉水以及自來水的特點,具體的總結如下: 1、桶裝水: 說到桶裝水,大家都會感覺到比較熟悉。其實,這種水主要來源于自來水或者地下水,然后經過工業技術過濾而成的。 桶裝水其實是一個比較大的范疇,它包括純凈水和礦泉水和礦物質水(往純凈水中加入礦物質)。 我們在使用桶裝水的時候,多數都會買一個飲水機,然后把桶裝水插在飲水機上面。桶裝水用的桶并不是一次性的,它是被反復回收利用的。回收的桶在經過處理后,繼續用來裝水。 如果飲水機長時間不清理或者廠家對桶處理不徹底,那就可能會在水中殘留細菌,而這無疑會對健康造成潛在的風險。與此同時,桶裝水被打開后,需要盡快喝完,否則里面的細菌也容易超標。 ![]() 2、礦泉水: 礦泉水的主要來源就是地下深處的水或者未被污染的地表水。礦泉水中含有的礦物質是比較多的,經常喝這種水可以幫助補充人體所需的礦物質。 我們平時接觸到最多的就是小瓶裝的礦泉水,這種小瓶裝的礦泉水攜帶比較方便,所以會有不少人購買。和桶裝水相比,礦泉水的安全系數是高一些的。 但是,礦泉水本身也有自身的缺點。經常喝礦泉水,有可能會造成某些電解質超標,比如鈉離子等。就拿鈉離子來說吧,如果攝入多了,那可能就會誘發高血壓。 另外,礦泉水相對來說也是有點貴的。市面上出售的500毫升的礦泉水,價格都在3元左右。因此,很少有人會用礦泉水做飯。 3、自來水: 目前來說,我們接觸到最多的水就是自來水了。和別的水相比,自來水可以說是最廉價的。 在網上有一些言論認為,自來水不安全,原因是里面的微生物和氯可能超標。 從理論上來說,確實存在這種安全隱患,但是相關部門都會定期抽查自來水是否達標,這無疑增加了自來水的安全性。 有時候,我們在刷牙的時候,會聞到一股消毒水的味道,其實這就是因為自來水中有氯。 自來水廠會利用氯氣給自來水消毒,這樣的話自來水中就會殘留氯。氯雖然對人體有害,但是只要每升自來水中的氯低于0.5mg那就是安全的。 由于自來水從水廠到千家萬戶,會經過很長的距離,所以在這個過程中有可能會造成污染。因此,為了安全,我們平時應該把自來水燒開了再喝。 有些地區的自來水硬度比較高,所以燒開以后口感不好。對于這種情況,可以買一個過濾水的裝置。 自來水變黃了,還能喝嗎? 有些時候我們在停水后打開水龍頭,會發現出來的水是黃的,那這種水還能喝嗎?一般來說,自來水顏色變黃,多由2個原因造成。 一是水管老化,有的老小區,供水管道已經都生鐵銹了,打開水時,自來水流速突然變大,便會將老化水管管壁的鐵銹、微生物帶入水中,使水變得渾濁。 二是小區二次供水污染,有的住戶樓層比較高,市政供水達不到(一般只能供到6層以下。 此時只能通過安裝二次加壓供水(主要有無負壓給水設備、蓄水池供水2種),如果采用蓄水池供水,如果沒及時清洗,就可能出現水質差、發黃的情況。 那這種發黃的水對人體健康有害嗎?不一定有害,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發黃的水,水質肯定一般。 所以遇到這種情況,大家可以先打開水龍頭放會水,如果幾分鐘后水質變清就沒事。如果水還是一直發黃或一直存在這種情況,那最好聯系小區物業等單位對供水管網進行檢查。 那應該怎么喝水最健康呢? 1、量要足 一定要保證一天的攝水量充足,按照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推薦,成年男性應每天攝入1700ml以上,女性在1500ml以上,且應該主動喝水,不要等口渴了才想起來喝水。 2、溫度適宜 其次,注意水的溫度,經常喝65℃以上的水,可能致癌,所以要注意避免,水溫在18-45℃左右會比較適合。 3、白開水最健康 還有一點很重要,不要用純凈水或飲料等完全代替白開水,因為白開水當中的一部分營養素是純凈水里沒有的,而飲料當中多含糖,經常攝入可能引發肥胖,對健康不利。 綜合以上,只喝自來水燒開的水,不喝桶裝水和礦泉水,對人的壽命并沒有什么明顯的影響,畢竟自來水的安全性也是比較高的。 ![]() 既然喝用自來水燒開的水對壽命的影響小,那也談不上是否長壽了!自來水的安全性關系到千家萬戶,相關部門對于自來水的監測也是比較嚴格的,大家沒有必要為此擔心長期喝自來水燒開的水影響壽命。 不管什么水,只要是合格產品,并且注意一些細節,那對健康都是有好處的。在喝水的時候,水溫最好控制在50℃左右,最高也不要超過65℃。 適當喝水雖然對健康有利,但是一次性不要喝太多的水,否則可能會帶來不適感,甚至引起水中毒。 |
|
來自: 千里馬33738602 > 《生活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