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皮膚瘙癢 皮膚瘙癢,在中醫學上稱血風瘡、風瘙癢、癢風等,根據其病機辨證可分為風熱型、風寒型、濕熱型和血虛型。 《諸病源侯論》中說到:'風瘙癢者,是體虛受風,風入腠理,與血氣相博,而俱往來,在皮膚之間。邪氣微,不能沖擊為痛,故但瘙癢也'。 中醫認為:本病多因風邪所致,諸癢皆屬于風,屬于虛。血虛生風,風盛則癢。治則為清熱除濕,涼血祛風,養血平肝,潤燥止癢。 ![]() 醫圣張仲景開一奇方 早在東漢末期醫圣張仲景的《金匱要略》里就記載了一張針對瘙癢疾病的方子——苦參湯,對皮膚濕毒止癢效果極好。 ![]() 苦參湯的做法十分簡單,僅苦參一味,建議先將苦參水煎后趁熱喝上一兩口,此處注意苦參大寒大苦不宜多喝,之后再利用藥液的熱氣熏蒸皮膚瘙癢部位,待藥液溫熱之時再用來外洗患處。 脾胃不好且體內濕熱明顯的人就不建議喝苦參湯,可以在此方的基礎上加入艾葉,因為艾葉陽氣足且性偏溫,與苦參同熬可制約苦參的大寒之氣,加上艾葉本身也有止癢的效果,兩者相結合祛邪又不傷正,熬水后直接外洗患處亦可發揮療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