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北京功德林戰犯管理所內掌聲雷動,仔細一看,戰犯中,還有許多國民黨高級軍官,杜聿明、宋希濂、王耀武等人都在。 就在前不久,還戰戰兢兢,自怨自艾的戰犯們,聽完一場講話一個個都抖擻起了精神,有的人甚至對著講話的人叩首拜謝。 到底講了什么?讓這些戰犯感恩戴德。 講話的人是民國一位牛人,和毛主席做過一年的室友,并且在黃埔軍校做過周恩來的學生。 不僅如此,他還是國民黨的一名中校。 ![]() 他叫唐生明,此次來功德林,帶著毛主席和周總理的意思,向戰犯們傳達了對他們未來的安排:
唐在此把這些話傳達給了戰犯,戰犯們都非常開心,多年以后大多數人都得到了特赦。 ![]() 唐生明到底是什么人?毛主席和周總理讓國民黨中校他把信息傳遞給戰犯? 一、驚險的潛伏唐生明是蔣介石的學生,在民國時期,大家對他的評價就是花花公子。但這個花花公子的經歷,卻非常的傳奇。 1940年,蔣介石想要在汪偽政府高層安插特務,但普通人很難進入汪偽政府高層,于是蔣介石就想到了唐生明。因為唐生明不僅是花花公子,他的人際關系處理能力堪稱一流。 唐生明答應了蔣的要求,決定去上海潛伏。但臨行前,為了把“戲”做的更真,他帶上了自己一家人,對外宣稱四處游玩,先去了香港玩了一個月,然后才去的上海。 唐生明一家到達上海,沒過幾天,汪精衛就找到了他,邀請他吃酒席。在酒席上,汪作為一個漢奸,想多拉幾個墊背,所以他非常想要把唐生明拉下水。 ![]() 他之前與唐生智(國民黨一級陸軍上校,唐生明的哥哥)關系較好,拉過唐生智做漢奸,但唐生智把他罵的狗血淋頭,于是他就暫時收了這個心思。 這次他看到了唐生智的弟弟,自己胸中那套“曲線救國”理論又呼之欲出。他想把套理論也運用在唐家,從唐生明下手,唐生明當了漢奸,唐家就成了賊窩,唐生智自然而然成了漢奸。漢奸邏輯無懈可擊。 在酒席上,汪不斷提起自己和“孟瀟”的關系有多鐵;唐生明和汪精衛交集最多的地方,黃埔軍校(汪曾擔任黃埔軍校黨代表),也被反復提及。 ![]() 汪看唐對自己談的這些話題表情冷淡,他急得冒汗,絞盡腦汁攀關系,就差把兩家族譜翻出來合在一起拜天地了。 唐作為一個臥底,表情冷淡才是正常。如果立馬就答應加入汪偽政府,那就顯得自己更像臥底。于是有趣的現象發生了,想做“臥底”的人開始謙虛起來,就像新皇登基一樣。 這只是開席前的小插曲,不久,正式開席。 酒過三巡,大家喝的都很暢快。平時不怎么喝酒的汪精衛,喝的滿臉通紅,不知有意無意,他問出一個讓在場人啞然的問題,對唐生明說:“聽說你和戴笠關系很好,是不是他派你來殺我的?” ![]() 唐生明也喝了不少,聽到這個問題第一反應竟然不是否定,而是說了一句讓在場所有人更驚訝的話:“殺雞焉用牛刀?” 坐在旁邊的妻子聽到這個回答,嚇得一身冷汗,立馬用腳踢了踢唐生明。唐生明意識到自己說錯了話,立馬補充:“我拖家帶口,不要命啦,干這種事?” 潛意識里唐生明對汪精衛是鄙視的態度,也不會怕他,所以才會說出殺雞焉用牛刀。但真正對峙的時候畢竟心虛,仍然有些露怯,所以不斷地對汪精衛解釋。 汪精衛聽著他的解釋眼睛越瞇越小,最后黠成一道縫。就在這個時候,李士群站了出來,他是汪偽政府排前十的漢奸,他替唐生明說道:“季澧(唐生明字)我很了解,他不會干這種事。” 汪精衛聽到李士群這么說,漸漸收起了逼視的目光,換了一副和顏悅色的笑容:“唐老弟啊,我不是懷疑你,你也知道,我們這邊的軍統特務很多!”唐生明松了一口氣,摸了摸鼻子,點頭應和著汪精衛。 ![]() 李士群到底是誰,他為什么要站出來幫助唐生明呢? 二、和唐生明完全相反的人李士群幫助唐生明,完全是把自己看的太重。他老以為自己也是和唐一樣的人。 剛來上海的時候,唐生明帶著自己的人設“不談主義,只交朋友”。他不管什么三教九流之輩都交,第一個接待他的人就是潘三省。潘三省是開賭場的,什么樣人不必多說。 潘三省給他介紹了一個朋友,就是李士群。說來奇怪,李士群竟然對他一見如故,相投甚歡。為何奇怪,因為李士群這個人和唐生明正好恰恰相反,他兩能相談甚歡,可能是“異性相吸”的緣故。 李士群,專門得罪人。一手提拔他的人周佛海想要殺他,日本憲兵隊特高課長岡村想殺他,后來他還做了一件得罪軍統的事情,讓戴笠也動了殺他的決心。 ![]() 這些都不奇怪,而殺他的關鍵人物是竟然是唐生明,唐提供了關鍵情報。他在酒席上為唐解圍過,為什么唐要害他? 1941年10月30日凌晨,戴笠在上海苦心經營多年的情報站被搗毀,破獲這個情報站的正是李士群。情報站的站長陳恭澍被捕,更關鍵的是陳恭澍身上還有唐生明的密報。 ![]() 當時李士群正帶著唐生明在蘇州“清鄉”,接到76號(日本人晴氣慶胤中佐為此特務機構最大后臺)報告,有一封電報非常可疑,讓他回去調查。 他立馬趕回上海,發現電報稿中有一個發電人署名“余化龍”,發給的正是戴笠。信中內容大致如下:
信件內容沒什么好懷疑的,但看說話口吻,并不像下級對上級所說的報告,更像是平輩朋友間的講話。 到底是哪個特務可以和戴笠說話如此隨意?思來想去,只有一個人——唐生明。 三、鬼門關走一遭戴笠還未發跡的時候,他的調查科經常經費緊缺,那個時候,都是唐生明給他的資助。唐生明是富二代,他爹叫唐承緒,外號“唐半城”,家里非常有錢。 后來他兩成了鐵哥們,一起吃喝玩樂,他連最后娶了民國最美的兩個女人,一個叫蝴蝶,一個叫徐來。而此次李士群發現的材料,只有“鐵哥們兒”的唐生明才會這樣和戴笠說話。 李士群的這一“功勞”,無疑得罪了軍統。對于唐生明來說,這一情報如果被日本人知曉,他更是會陷于死地。 李士群叫來唐生明,讓他當面與陳恭澍對質。兩人只有情報傳遞關系,互相不認識,所以開始并沒有露餡。 李士群沒有再繼續問下去,就對唐生明說這件事沒有過去,他會去請教汪精衛。 唐生明肯定心想你這次讓我走,我就溜之大吉,還會等你找汪精衛?不過劇情到此發生了最大的反轉。 唐被李士群派人送往南京火車站,剛下車,路邊又幾個日本參謀和日本軍官在車上等他。唐的內心叫苦不迭,心想這:“次真的完蛋了”。 這幾個日本人把唐帶到總參謀長河邊正三處。本以為到了之后又有一番追問,唐在來的路上一直在心里想著托詞,揣摩河邊正三會怎樣訊問自己。 ![]() 他想了一萬種河邊正三訊問自己的問題,但當河邊正三張口說出第一個問題的時候,唐生明懵了。 河邊正三說:
什么?聽到這一番話,唐生明懷疑自己的耳朵是不是出了問題,他眼睛瞇成了一條縫,死死的盯著河邊正三的臉,想要從他細絲的毛孔中讀出一些詭詐。 想到日本人陰險狡詐,唐生明內心揣摩:“如果我承認了與蔣的關系,那就像傻子一樣承認了自己就是特務,是臥底。” 想到這里唐想要表明自己不認識蔣,但他一想這樣又不妥:
![]() 權衡利弊后,唐慢慢抬起臉發笑,他想起了自己的人設,于是他再次利用人設,對河邊正三說道:“重慶方面,我有很多認識的朋友,如果你們想要找蔣,我可以幫你們聯系。” 這一說法非常微妙,雙方都露出了狐貍般的笑容。 說到這里,唐與日方都已明了對方目的,只是秘而不宣。一番閑談后,唐生明從日軍參謀部回去,有了這一番經歷,他仿佛從冰窟里爬了上來,他整個人都有點癱軟。 但這里非常奇怪,為什么日本人不殺軍統的臥底?明明是敵人。因為日本戰爭的矛盾發生了變化。偉大的毛主席早就在《論持久戰》中預測,日本拖不起。 日本人找唐生明合作,正是因為與我國進入了戰略相持階段。日本人表面上與蔣介石戰爭仍在繼續,其實私下一直想要拉攏蔣介石,采取懷柔政策征服中國。 能打下中國,日本當然不會采取懷柔。因為他們自己作死,發起了太平洋戰役,現在一邊要攻打中國,另一邊又要對抗美國,軍事上捉襟見肘。 就這樣,陷于死地而后生的“福將”唐生明,又搭上了與日本人的關系。看來關系這東西,和錢一樣,多了之后也會衍生孳息。 陳恭澍被捕之后,軍統那邊對李立群動了殺心,而李立群的死,功勞最大的就是唐生明。但在提唐生明除掉李立群這個功勞之前,還需要鋪墊另一個功勞,就是唐生明策反周佛海。 對于周佛海的策反,真是讓人啼笑皆非。 四、策反周佛海周佛海曾經做過蔣介石的秘書,后來進入汪偽政府,成為了第三號漢奸。 ![]() 周一直對自己這個漢奸身份比較憂慮,所以想方設法摘除。但沒有辦法,已經覆水難收。不過遇到唐生明后,問題就發生了變化。 其實唐剛到上海不久,就獲取到一條關鍵信息:周母等一眾親戚都在湖南老家。 這條信息的作用太大了,只不過此時威力還難以發揮出來,需要借助許多其他條件,才能發揮奇效。 戴笠很聰明,了解到這個消息之后,就立馬把周母親戚等人接到了自己身邊,美其名曰為周照顧家人,實則軟禁。 周佛海知道這一情況后,非常苦悶,但唐生明這段時間不斷的開導他,勸他不要執迷不悟。 周佛海是騎墻派,他根本不會執迷不悟,從他的歷史檔案知道,他真的是“三姓家奴”。 先是共產黨人,又成了國民黨,又投靠汪精衛,后來又想回去投靠老蔣。他這次回去也不是有政治覺悟,而是有“憂患意識”。 ![]() 最大的原因就是周不再看好日軍。作為一個漢奸,本來跟著日本人有肉吃,但后來戰爭進入相持階段,日本人被美國吊打,而在中國的戰爭也沒有新進度,他慢慢對日本人失去了信心。 不過蔣那邊現在確實需要周佛海這個內應,所以還是要將他拉攏過來。1944年冬,周母逝世,拉攏周佛海最好的時機到來,一場鬧劇也由此上演。 戴笠想要借助這次機會,給周佛海打感情牌。周佛海人在上海,而且是漢奸,不好趕回家,只能在外空流淚。 不過他得到一個消息,戴笠在得知他母親去世后,披麻戴孝。到周母遺體前,他二話沒說,先跪了下來,哭聲震天。 周家的其他親戚都沒看清楚這是誰,戴笠帶著淚眼看著他們,聲淚俱下:
![]() 他哭的比周家親戚還凄慘,這一幕也被隨行的特務用相機拍了下來,照片送給了周佛海。代替周盡了孝道。原來那個時候就已經有了“代哭行業”,稱戴笠為代哭行業始祖也不為過。 戴笠利用這次機會,事后又偽造周母字跡,勸導周要懂得民族大義云云。周佛海非常感動,也為自己的身份感到屈辱,于是同意在淪陷區戴罪立功。 周佛海策反后,唐生明發現周佛海也有除掉李士群的隱怨。不僅如此,周佛海還告訴了他更重要的線索,就是這條線索,讓大漢奸李士群斃命。 五、毒殺李士群我們之前提過,李士群這個人和唐生明完全相反,人人都想殺他。但他自己不自知,以為自己帶著幾個小嘍嘍很厲害,目中無人。 他和周佛海之間有一段恩怨。他是周佛海介紹給汪精衛的,相當于周佛海提拔了他。但后來他借助汪精衛與汪偽政府最高軍事顧問影佐禎昭少將搞好了關系。 自此以后仗著自己有人撐腰,驕橫跋扈,得罪了不少人。 后來東條英機上任,發現淪陷區非常腐敗,于是決定整治。主要的下手對象就是李士群。東條英機將汪偽政權最高軍事顧問影佐禎昭少將調離中國,調往太平洋地區作戰。 而76號最大的后臺,晴氣慶胤中佐也被調往華北。 ![]() 1943年夏天,老蔣那邊知道李士群破壞大量軍統特務機構,下定決心想要弄死李士群,后來唐生明回憶,蔣介石其實是想要利用李士群,消滅新四軍,而李士群不聽話,所以才做出這一決定。 唐生明得到軍統的這一要求,立馬想起了之前周佛海也和自己提過日本人也想殺李士群,于是就給軍統發電報獻策:讓周佛海執行命令。 周佛海收到命令之后,欣然同意。李士群和他關系本來就不好,這次的機會是他的投誠狀,他必須緊緊抓住。 周佛海知道李立群和日本憲兵特高科課長岡村關系都不好,就想要借助日本人的手殺李立群。 李立群的兩位靠山都被調走,他還沒意識到自己危險的處境。1943年9月7日,日本憲兵特高科課長岡村邀請李士群來家中吃飯。 喊人吃飯,總要有個由頭。理由是周佛海、熊劍東和李士群關系不好,現在戰爭進入關鍵階段,內部要搞好團結。 沒有辦法,李士群只能前去。臨行前他的妻子葉吉卿還提醒他:“到了那里什么都不要吃”。 ![]() 到了之后,李士群確實什么都沒吃,但臨走之前岡村老婆端來幾個空杯,然后倒滿咖啡。李士群依舊不敢喝,但他看見周佛海、熊劍凍、岡村都端起杯子一飲而盡,而自己來了領導家,不吃不喝也太不給面子,于是也就端起杯子抿了一口。 他萬萬沒想到,毒就抹在他喝的那個被子的杯底。回來后他上吐下瀉,臨死前身體嚴重縮水,縮小的就像一只猴子。后來檢測這個病毒是著名的阿米巴病毒,與霍亂癥狀相當。 ![]() 就這樣,軍統的一個心腹大患,被消除。到后來,唐生明還做出許多貢獻,甚至對世界反法西斯同盟都做出不菲的貢獻,而這個貢獻也是來自他的情報提供。 唐生明來到上海后憑借自己的人設,混跡于各大日本高級將領出沒的地方,和很多日本高層混的很熟。有一次在一個大型日本宴會上,他聽到日本官員古川醉醺醺的對他說:“別看美國人現在牛,我們很快就會扭轉戰局。” 敏銳的他意識到這其中一定有情報,于是連哄帶騙,終于讓古川說出了情報:“日本艦隊主力全部撤到琉球群島附近,正策劃針對美國艦隊的大反攻”。 當時日本襲擊完珍珠港不久,日本慘敗,美國以為日本不敢再侵犯,而陰險的日本人反其道而行,如果沒有這個情報,美國人根本不知道防守。 唐生明在抗日戰爭中做出不凡貢獻,抗戰結束,蔣介石給了他200萬元巨款,雖然當時國民政府貨幣貶值嚴重,但相比于只批給上海市局100萬來說,算是給了很大的派頭。 結語解放戰爭勝利后,他又一次發揮了自己的人設,充當起了拉關系的角色。就是我們前文說的向戰犯傳達毛主席的意思。他確實是最合適的人選。 后來他留在了北京,成為了政協委員。1987年10月24日,81高齡的唐生明辭世,他的一生可以用波瀾壯闊來形容,《人民日報》當時評價:“唐生明是中國共產黨的老朋友” ![]() 很多人看到唐游走于各個勢力之間,覺得他非常兩面派。但看人不能看表面,從他的行為來看,他在大是大非的選擇上,一直是擁有民族大義。 而他一直身處其他敵對勢力中,卻沒有被腐蝕,更是體現了他堅定的價值取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