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 我 行 走 山 西 許 你 萬 里 榮 耀 | 鑒古 |知非 | 旅途 | 視野 | 生活 |
2023年4月21日22時50分,太原氣象臺發布暴雪橙色預警信號,太原市六城區和清徐縣在列。預計未來6小時,預警區域內降雪量將達10毫米以上。婁煩、古交、陽曲降雪量也將達6毫米以上。 橙色預警是預警級別中僅次于紅色預警的較高等級信號,至少它要求市民待在家里,盡量減少戶外活動。一小時后的4月22日,便是農歷三月三,一個郊游踏青的日子,古代叫做“上巳節”,應該是與雪無關,畢竟山上的桃花也開了,春深日濃。最先報警的是有著詩意對仗的兩個縣:大同左云和朔州右玉。20日到21日清晨,左云和右玉出現暴雪。截至21日早晨8時,左云積雪深度達24厘米,右玉23厘米,其中,右玉打破了1951年有氣象觀測記錄以來最深積雪紀錄。此后佛國五臺山又銀妝素裹。再后便是太原,西山疊翠的時節,偏偏白頭銀發。是雪戀春色,還是嫉妒梨花含蕊,不得而知,那是詩人們的事情,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生之歡死之悲,一并交予他們,任他們謳歌和禮贊。但地上皚皚白雪卻無意中擾亂了人們的生活,“山西高速公眾服務平臺”上顯示,一大批高速入口因下雪封閉。 因為旅游、因為工作,當流動和遷徙成為現代人生活的主流后,高速交通管制帶來的困擾不言而喻。“四月飛雪”,已經成為朋友圈的話題,各種賞雪、贊雪、罵雪、恨雪的帖子紛至沓來。更需要指出的是,隨著雪的到來,氣溫驟降,從前天的32°直接地跌至冰點,道路結冰預警、寒潮預警也一并出現,似乎冬天就要來臨,山西氣候開啟了隨機模式。很多短視頻平臺上,已經開始有農戶抱怨青苗被凍死。歷史上,四月雪不足為奇。周威烈王四年,公元前422年,“四月,晉大雨雪”。按照史書記載,今天是在重溫2455年前的一幕。以經常提起的1954年為例,當年這個時間段,即4月18日—20日,山西中南部連日出現霜凍,氣溫降至零下五度,54個縣受災,其中臨汾地區最為嚴重。(錢林清、鄭炎謀、郭慕萍等著《山西氣候》北京:氣象出版社,1991,199~200頁)山西特殊的地理條件,在保證著卓越的戰略地位的同時,也遭受著其他省份難以想象的自然災害之厄。根據史料記載,從公元前730年至公元1948年的2678年中,有“大雨雪”“大雪”記載的有177 年,其中有“冬大雪,人畜多凍死”“百卉凍死”“暴風大雪,人畜凍死”“大風雪,樹木壓折,凜冽如冬,牛羊凍死”等記載的有84年(次) 。史料記載,1932年“三月十八日,左云、大同、懷仁、應縣奇寒,凍死一百七十人”。一句春寒料峭,讓生命在夏天門口止步。氣象學者統計,1949年—2000年間,出現大雪、降溫天氣造成災害的有59年(次)。其中,發生春霜凍災害的有45年(次),造成小麥、秋苗、棉苗、蔬菜殃苗及正在開花的果樹等大部分( 或大面積) 被凍死、凍傷甚至毀種嚴重災害的有13年(次),即1949—1955年、1961年—1962年、1987年和1989—1991年。除上文提到的1954年災害外,1960年5月4日—8日,晉中地區出現大雪天氣,地面積雪深度10厘米——35厘米,最大雪深60厘米,榆次、太谷等12個縣農作物受凍成災面積133.5萬畝,棉花受凍面積25.5萬畝。平遙、壽陽縣凍死羊3319只,左權縣凍死牛17頭、羊84只。再近一些的春雪災害則是1993年3月20日—30日, 繁峙、代縣、神池、岢嵐連降大雪,岢嵐縣最大積雪深度84厘米,岢嵐、神池、代縣因雪災死羊3.86萬只,大牲畜死亡530頭。不僅四月有梨花雪,6月更有奇寒襲擊。1987年6月4日、5日,“雁北地區由于受冷空氣影響,氣溫下降達16℃,天鎮縣出現多年罕見的'六月雪’,局部山區則降了大雪。陽高縣羅文皂、孫仁堡、長城山等6個鄉鎮16個村凍死剛剪過毛的綿羊1665只,凍傷凍病4246只,死亡牛、騾、驢各1頭。(滄桑雜志:2007年6月卷,50頁——64頁,劉慶桐)雪災不僅使農作物受損,而且人的生命安全、財產和社會經濟都受到嚴重威脅,擴而大之,糧食、交通、水資源、能源安全都產生危機。不見楊柳春,徒見桂枝白。在大自然面前,人類渺小如塵埃。但這個小小“塵埃”卻有著改變世界的勇氣和力量。傳說上古時候天有十日,于是羿射九日改觀了天下陰陽。在山西,與自然搏斗的傳說和現實比比皆是。從愚公移山到大禹治水,從精衛填海到神農百草,無不以精神和力量激勵著后人的奮發圖強。右玉將荒漠變為無變森林綠海,陵川在懸崖中開鑿天路從此一馬平川。來源:原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