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絡拍打養生法,拍打療法好處與禁忌
房中養生榮陽
1、拍打為什能治病?
通過拍打將體內代謝產物“痧”這種毒廢物經過一系列復雜的生化過程排出體外,達到保健養身的目的,同時這種過程又增強了人體的“自我免疫”。
因此醫學專家們進一步發掘這種保健養身法,將其與經絡學針炙學進一步結合起來保健養身。
2、拍皮膚就能治病?
皮膚是人體的重要器官。是人體與外界環境的界限,皮膚具有呼吸功能。防御功能,分泌功能,排泄廢物功能。
皮膚被拍打刺激后,汗孔開泄,毛細血管擴張,加強血液循環,可以活化細胞。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環,加快廢物排泄,排毒解毒。
經絡學說認為皮膚與經絡、四肢、五臟、六腑、九竅均有密切關聯。
拍打皮膚產生刺激后,皮膚局部的良性改變會使人整個機體發生良性反應,增強免疫加強自我修復功能,達到保健養身的目的。
3、拍打到底疼不疼?
一般情況下,會有一點微痛,有的人拍的非常紅,但感覺不痛,還非常舒服,而有的輕輕的拍拭即感疼痛,主要有二個原因:一是緊張,二是經絡不通,中醫認為“通則不痛,痛則不通”
4、什么是拍打?
拍出的痧的顏色呈紫暗為出痧,用同等力拍健康組織不會出痧。拍有病或潛伏疾病的組織或穴區會出現痧斑。
根據出痧的部位可以判斷出相應經絡臟腑發生的疾病或潛伏的病癥。基本原則為:有病就出痧,無病不出痧,病重痧就重,病輕痧就輕。
5、怎樣用拍方法防病健身?
眾多拍打受益者總結出:
拍頭:眼不花來,耳不聾;
胸:氣管暢通,咳嗽寧;
背:骨質不增,腰不疼;
肢:全身輕,老年走路快如風;
面:皺紋不生,更年輕;
拍子隨身帶,一有時間拍起來。
6、為什么拍打可以排毒?
拍打可以活躍汗腺,通過汗腺將毒廢物排出體外,拍打可以改善微循環,活化細胞,通過體內一系列生化過程分解毒廢物
總結:拍打療法屬于綠色自然療法,不打針,不吃藥,免除藥物對人體的侵害,其完全是靠刺激調節人體自身抗病能力的一種最方便、有效的方法。
我曾給一友人講過肖道長告訴我的拍打傳奇。朋友聽得認真,執行力更強。他本無大病,但對拍打法深信不疑,認定它沒病健身,有病治病。
前天見面時他告知,國慶期間,他率領老婆、兒子從看閱兵式就開始全身拍打,一直拍打到晚上的國慶廣場聯歡,除了午飯時間外,全家人拍打了起碼五小時。
結果他全身可謂“遍體鱗傷”,然而其身體則出現前所未有的好轉,精力旺盛、氣色紅潤、睡眠更香。
尤其他老婆臉上的色斑也明顯變淺,腸胃通暢,兒子除了拍打還拉筋,拉完筋一量身高果然增加。全家為此歡欣鼓舞。
鑒于此,特將剛寫的新書中的“拍打傳奇”一節貼于此與大家共享。
拍打原理:
拍打是道家養生治病的秘法,原本叫“調傷”,是通過拍打身體,將體內因跌打損傷和風寒暑濕形成的淤堵垃圾清除體外,從而療傷治病。拍打皮膚=排毒=化瘀。
醫行天下推薦的拍打法,是結合道家、佛家和中醫拍打法后總結歸納出來的一套獨特的自主健康管理方法,它的奇特之處在于強調心存正念,聚精會神,自己對自己用手拍打、持續時間要長、拍打力度要大。
拍打順序:
1、拍打整個頭部,重點是百會穴
拍打頭部主要對頭疼、頭暈、發麻、小腦萎縮、記憶力減退、腦血栓后遺癥有顯著作用。
拍打百會穴主要針對高血壓、失眠,同時對頸椎有輔助治療的作用,根據每個人的個體病情不同,感受也有所不同,表現情況有頭脹、頭悶、深度有痛點等,氣血暢通后不適感會自然消失。
2、拍打整個面部,重點是眼睛
拍打面部可舒展皺紋、祛斑、活膚、增強皮質彈性,起到美容作用。拍打眼部主要是緩解疲勞,輔助治療近視眼,如果能堅持每天15分鐘的自行拍打,一個月下來能減輕100度。
3、拍打囟門及前額
拍打囟門可治療感冒發燒、過敏性鼻炎、鼻塞,及因感冒引起的頭疼等癥狀,輕者幾十下,重者上百下就可暢通。拍打前額時有針刺的感覺,等拍到有溫熱感時,不適現象即可消失。
4、揉按脖頸,輕擊頸椎
脖頸這個部位經絡、動脈靜脈都很豐富,揉按這里會促進頭部的血液循環,對落枕、扭傷、淋巴上火、嗓子痛等癥狀有較好的效果。
輕輕拍打頸椎可緩解頸椎增生、鈣化,供血不足引起的頭痛、惡心和脖頸僵直等癥狀。
經常用雙手揉脖頸是最好的護理方法,可使大腦氣血充足暢通,延緩衰老
5、拍打中府穴
拍打中府穴對氣管炎、肺氣腫、支氣管哮喘等有明顯效果,每天堅持自己拍打20分鐘,一個月的時間基本可以停止用藥,繼續堅持就會痊愈。
拍打中府穴對咽炎、口腔潰瘍等治愈率也很高。沖擊力能穿越心包、肝膽乃至整個胸腔,是輔助調理內臟的最佳選擇。
拍打中府穴時會出現胸悶、肺部痛、氣脹、難受的感覺。堅持拍打不適感會逐漸消失
6、拍打胳膊
拍打胳膊主要緩解肩臂酸、麻、脹痛、筋膜結節、無力或頸椎引起的血液不暢通等癥狀,對因類風濕引起的手腕、手指腫痛都有很好的輔助作用,拍打過后會感覺很累、無力,有腫痛或出痧的現象。
7、拍打雙肋
拍打肝膽區域和脾臟、胰臟,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
雙手用掌或拳拍打腋下兩肋,左手是脾、胰,右手是肝膽,中間是胃,對脂肪肝、肝硬化、肝囊腫、肝氣滯和膽囊炎、小型膽結石、息肉、糖尿病、脾虛、各種胃疼、胃脹、胃氣滯、脾胃不和等病都有很好的療效。
拍打此部位有以下反應:肝部很不舒服、疼、煩躁、難受、脹等現象,胃部有胃疼、胃脹、揪心的感覺,兩側同時拍打有說不出的滋味。當拍到內外發熱時,以上不適感消失后,就會感覺到全身輕松。
8、拍打胃部
拍打胃部是針對那些沒有其他疾病,只有胃不適的人群,如:胃疼、胃酸、胃脹、胃粘膜脫落、胃痙攣、胃炎、胃潰瘍等疾病。
先進行揉按,再輕輕拍打,開始時有些患者不能觸摸,胃部很僵硬;慢慢緩解后再進行拍打。
胃病很頑固,需要長時間堅持拍打才能治愈。
有胃病的人要配合拍打腹部,拍打后腸胃會感覺很舒服,對于胃病嚴重的人拍打時感覺很難受,有一種無法表達的感覺,胃氣滯的人主要表現在排氣、打嗝,拍打到溫熱和輕松即可。
9、拍打腹部
拍打腹部首先是有減肥作用,可促進大小腸蠕動,解決便秘,腸結及不孕不育癥和小型子宮肌瘤等疾病,以上疾病均因氣滯血瘀造成,直至拍打到整個腹腔疼痛消失,有溫熱感即可。
10、拍打腹股溝
腹股溝有貫通上肢下肢、主要動靜脈和淋巴主干道的作用,所以經常拍打此處可以促進腹部和下肢的血液循環,尤其是對治愈股骨頭壞死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11、拍打環跳穴
刺激環跳穴主要是促進血液循環,輔助調理腰疼、因氣血不暢引起的腿部酸痛、脹麻、寒涼等不適癥狀,此部位對于治療股骨頭壞死有顯著療效。
12、拍打腎區
拍打腎區主要是對有腎病的人群,腎炎、腎囊腫、腎盂腎炎、尿頻、腎衰竭、腎功能減退、腰酸、腰痛、身體無力、失眠、耳聾等。
初拍腎區時會出現酸、麻、悶、痛的感覺,總之因人而異,各有不同的感受,從輕到重循序漸進,直至疼痛消失。
13、拍打尾椎
拍打尾椎是因為此處曾經受到傷害,最初拍打時會感覺里面是空的,沒有痛覺,等到血液充滿時才感覺很痛,對便秘、痔瘡有明顯療效。
14、拍打膝關節
拍打膝關節主要是對關節炎、膝蓋疼、關節涼、酸、抽筋、靜脈曲張、骨刺、因氣血不暢引起的腿部煩亂、無法入睡效果很好,拍打后少數人會出現黑痧。
15、拍打大椎穴
拍打大椎穴對咳嗽、嗓子痛、小兒驚風、頸椎、感冒有很好的療效。
16、拍打肩部
拍打肩部主要治療五十肩、肩周炎、肩肌鈣化、肩酸痛、抬舉困難、受涼、落枕等。
拍打肩周時間要長一些,由痛到不痛,由溫熱到肩胛骨、前肩都熱透為止。
17、拍打后背
拍打后背主要治療背部僵硬、沉重、強直,對長期勞作受涼,及背部氣血不暢通引起的疾病有很好的效果。
18、拍打脊柱
脊柱是支撐整個身體的重要部分,保護脊柱很重要,五臟六腑、四肢百骸都和脊柱相關。
拍打脊柱對強直、彎曲、增生、脫臼、鈣化、增強脊髓生長效果極佳。
19、拍手
拍手能促進手部微循環,對于手指麻木、手指關節痛、手掌內脫皮等有很好療效。同時調理內臟,舒緩內臟壓力。
20、跺腳
借用地面沖擊腳底板震動整條腿部,使寒冷、麻木、抽筋、走路困難等腿部疾病一掃而光,還能促進內臟氣血循環。每天半小時,健康到永遠。
拍打的要領:
1.用心拍打:心存正念,會調動體內正面能量,要堅信自己的病自己治療最好。如心存負面念頭,則易起副作用。
2.用實心掌拍打:應直接在皮膚上用實心掌拍打,拍打時感覺痛,說明拍對了,每痛一下表示病業消除一點。
3.用意念拍打:手掌拍打皮膚時,可加上從手掌向體內注入清氣之意念;手掌離開皮膚時,可加上手掌抓出濁氣的意念與動作。
4.正確運用手掌或手指大面積拍打:整個手掌、手指部分要全部用上,比如拍打膝蓋正面。被拍打部位面積若不大,如拍打膝蓋背面的胭窩,可以用手指部分為主拍,拍時腕關節可靈活抖動。
5.拍打力度越大越好,時間越長越好:剛開始拍時比較痛,通常拍打兩分鐘之后痛感會明顯降低。
6.配合念佛念經拍打效果更佳:拍打時若口中念佛、念經或念去病消災咒,則效果更佳;念的內容由個人喜好自定。
7.如果拍打聲音太響,影響他人,可改用拳頭拍打。
拍打的時間和頻率:
1.一天的任何時候都可以拍打。建議養成每天拍打的習慣,早、中、晚各拍一次。
2.身體健康者,每次拍打頭、肩、腋窩、肘、膝等部位各卜5分鐘即可。每天拍打2次,多拍不限。
3.亞健康者的某些身體部位功能不佳,除拍打以上通用部位外,可在病灶處加長拍打時間。一般每處拍5—30分鐘,每天拍2次,更多次不限。
4.有明顯病灶者,除拍打通用部位外,可重點拍打病灶處半小時以上。例如膝蓋痛、“五十肩”、頸椎病、頭痛、失眠患者,可重點拍通用部位。
5.大病患者,如肩不能舉、腿不能走,或被醫院診斷為牛皮癬、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癌癥等患者,建議從頭到腳拍打,可重點拍通用部位及其相應病灶部位一小時以上,每天拍3次,待病情緩解后再酌情減少拍打時間。
6.通常拍打幾次后再拍打便不易出痧了,這時仍應定期拍打。無論出痧與否,只要拍打就會疏通經絡,達到保健治療之功效。
7.拍打時間與頻率如同拉筋,沒有絕對標準,因人而異。無論有病沒病、出痧與否,都可每天拍打。
8.一次拍打如時間不夠,也可分成幾次拍打。
拍打的注意事項:
1.拍打時應避風寒,不可直接對著電扇或空調吹,以免風寒之邪通過開放的毛孔進入體內,引起新病。
2.拍打前后要補充水分。拍打前后各飲用一杯熱水,體虛者喝姜棗湯更好,可適當補充消耗的水分,防止頭暈疲勞,促進新陳代謝。
3.拍打后,要在1小時后方可洗浴,并且要用熱水洗,不可用冷水。冷天拍完最好別洗澡。
4.皮膚病拍打方法:牛皮癬一類的皮膚病須長時間重拍打才有效,拍打出滲液說明有效,可繼續拍打,但皮膚外傷或滲液潰爛的不可拍打。
5.糖尿病、下肢靜脈曲張、下肢浮腫者拍打方法:糖尿病患者皮膚耐受力差,血管脆性增加,要輕拍,再循序漸進拍打。下肢靜脈曲張及下肢浮腫者,宜從下往上拍,循序漸進,以促進血液循環。
6.拍打出痧,還應繼續拍打,以加速痧毒褪色。拍打會在被拍打處聚集更多的氣血,并加速該處的氣血循環,有利于排毒。停止拍打后不做處理,過幾日便會自然退痧,只是時間稍長。消失得快,表示身體素質好。通常孩子、年輕人、健康人的痧消失得較快,而老年人、重病患者的痧消失較慢。
我的病該拍打什么部位?
為提高療效,化繁為簡,建議大家無論何病,首先拍打通用部位,其他部位可根據自己的病情在此基礎上增加。所謂通用部位,就是無論什么病都可先拍打的部位,即雙肘關節、雙膝關節、雙手、雙腳,共八個部位。如果想療效快,建議各部位至少拍打15分鐘以上。拍打肘、膝關節時,須將其前后左右全拍透;拍打手背時,將一手放在膝蓋上,手背朝上,用另一手掌拍打手背;拍打腳時,需將腳內外側、腳背、腳心都拍透。
在此基礎上,可根據每個人的不同病情進一步找拍打重點:
1.頭部、五官科疾病可拍打頭部、面部,如面癱、頭痛、頭暈、感冒、心腦血管疾病、中風后遺癥、抑郁癥、失眠、耳疾等等;
2.頸椎、肩周、四肢、關節上的各類痛癥,如頸椎病、肩周炎、關節炎、類風濕等等,可長時問拍打患處,如肩關節、肘關節、腕關節、胯關節、髖關節、膝關節、踝關節等等。
力氣不夠可請人拍打,因為這些部位遠離臟腑,大力拍較安全,只要忍住痛就有效果;
3.各類心臟病、肺病、乳腺疾病、哮喘、甲狀腺疾病患者,要多拍腕關節內側、腋窩、鎖骨下方及其周圍;
4.各類婦科病(如子宮肌瘤、卵巢囊腫、痛經等)、男科病(如前列腺類疾病、陽痿、早泄等)、生殖和泌尿系統疾病,可多拍大腿根部(這是毒素沉淀較多的部位,也是經絡、血管、神經、淋巴集中區域)、大腿內側、小腹、小腿兩側;
5.陳年舊傷,如跌打損傷、運動傷、車禍傷等等,可拍打病灶如傷痕處、手術縫合處。這就是“調傷”。
因為有舊傷,所以力度要自己掌握。拍打時間要長,每處拍20分鐘以上最好;
6.各類癢癥,除拍打患處,還可拍肘關節內側(含曲池穴)、膝關節內側上方(含血海穴)、站立拍打兩側大腿(含風市穴,手下垂中指貼大腿處);
7.痔瘡、便秘、肥胖病、腸胃病患者,可長時間、大力拍打小腹、膝蓋前后左右、大腿內側、大腿根、肥胖區。
這些部位可用拳頭拍打,大腿根可用手做刀狀砍,這樣滲透力強,聲音小;
8.急性病可直接拍打相關穴位、經絡,可直接參照針灸取穴方法。
如急性胃痛、胃脹可拍打足三里,急性心臟病可拍內關、肘部,酒醉可拍打肘部等等。
9.所有拍打配合揉臍,拉筋療效更佳。
發布于 2020-11-21 1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