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病,其實就是“痰濕入頸”!把頸部堵住了。一張方子,可以治痰濕型頸椎病!有頸椎病困擾的可以存一下了。 前些日子,看到一篇用活血化瘀之法,治療頸椎病的故事。 其實,治頸椎病有四大思路!就是: 以痰論治 以肝腎不足論治 以外邪郁滯論治 以及以血瘀論治 很多時候頸椎病,你拍片的時候,能看到骨質增生。但是實際上,用中醫的視角來看,無非就是濕氣入頸。把這個叫做痰濕型頸椎病! 有這樣一個患者,大概從2年前開始,就有腦袋眩暈不適的感覺。勞累之后,容易發作。一旦發作,那就惡心、胸悶,周身困重,不愛動彈,而且昏昏欲睡,處于一個即將崩潰的狀態。 不敢扭頭,一旦扭頭,他就眩暈加重,一查是頸椎增生。但遺憾的是,當時是按照頸椎病去治,效果并不好。 他后來想到求助中醫試試! 觀患者脈濡滑、苔白膩,舌淡 于是開方:半夏、天麻、澤瀉、陳皮、木香,白術,茯苓、豬苓、淫羊藿、炒扁豆各,砂仁、甘草各,生姜,大棗。一共是七劑。 結果,患者用藥七劑以后,癥狀明顯減輕。接著再用14劑。這一來,患者諸證悉平。再用14劑,以鞏固治療。隨訪一年未曾復發。 這張醫案,就刊載于2011年的《浙江中醫雜志》上。感興趣的朋友,不妨認真查閱一下。 到底怎么回事呢?說起來也很簡單。 這個人的頸椎病其實就是有痰濕。痰濕中阻,則惡心欲嘔、食欲不振。痰濕上泛于舌,則舌苔白膩。痰濕阻滯脈道, 則脈濡滑。舌淡,那是痰濕困脾,氣血生化乏源。痰濕困阻四肢,所以腿腳乏力倦怠。 痰濕之邪,哪兒都去。痰濕動風,可以上犯清陽之地。腦袋、頸部為痰濕所阻滯,結果一定是眩暈。而病人在扭頭的一瞬間,風痰更甚,于是眩暈感更強。 中醫認為,這就是痰濁中阻,上擾清陽。把痰濁給你化了,風痰給你息了,你也就好了。 現在我們再來回顧這個方子! 為了節省時間,簡單說說你粗略理解就可以。無非就是,半夏、澤瀉、陳皮、木香、白術、茯苓、豬苓、炒扁豆、砂仁健脾燥濕、行氣化濁,利水消痰,解決的是中焦痰濕之邪。天麻,用于熄風,止頭暈。淫羊藿,溫陽,使得痰濕得陽則化。生姜和大棗,固護脾胃,增進氣血生化之源。 ![]() |
|